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北京大风

来源:文艺报 | 徐春林  2019年05月10日11:22

我意外发现北京的风停了。

那天下午,我一个人出门。来回坐了三条地铁线。上午去了北面,下午去了南面。南北都是六环之外。房屋不高,阳光正好,来往的人极少,像是离开了北京城。回来时,我在地铁上睡着了。

冬天刚过,春天刚刚开始,我从南方修水小城来到北京。凌晨两点,出租车司机把我载到文学馆路45号时,门卫室内还亮着微光。我轻轻地敲着玻璃窗,里面有人走了出来。他揉了揉睡意的眼睛看着我。我说,鲁院新来的学员。他打开门,把我让了进来。我不经意间一抬头,看见一幢建筑物,上面写着“中国现代文学馆”的字样,落款是巴金题。

我问鲁院在哪儿?他指着旁边的小道说,你走到最里头就到了。

刷刷的风声像是在打扫空气中弥漫的尘埃。我轻轻地朝前走着,害怕扰动了路旁的草木。前面,“鲁迅文学院”几个字赫然在目……我的心一阵悸动。我想,此刻我已抵达了光泽之地。

鲁院的门是关闭着的,灰灰的光从玻璃门内透出来。我敲了敲门,里面鸦雀无声。记得来鲁院之前,我问过老师,他说这个晚上通宵达旦都会有人报到。我又连敲了几下,还是不见动静。我想,他们大概忘了下半夜还有人来吧,于是计划到外面找个宾馆先住下来。正打算离开时,里面瞬间亮堂起来。“你是新来的学员吧?”我点了点头。“门铃就在那个地方。”他指着门框边说,然后打开了门。“实在抱歉。”我说。我一进去,风很快就把门关上了。

院内暖融融的,没有丝毫的冷气。

我住在六楼,611室。是一个套间。

很舒适。床,电脑,电视机,水壶,包括电蚊香器,桌子上的书、本子和笔像是列队等待我的到来。

“终于见面了。”我对自己说。

洗完澡后,我开始一个人不声不响地在房间里翻找,被子、被套、衣架。在抽屉里找出一个厚厚的黄皮本子来,这是一本旧旧的留言簿。

2011年元月10日凌晨1点29分。鲁院此刻很寂静,我们的结业典礼要开始了……

2012年2月28日凌晨3点10分。睡不着,收拾东西……

2018年元月8日凌晨2点48分。来过!体验过。都值得怀念。

拿着留言簿,我感觉内心沉甸甸的。我想着,我在南方小城里的生活。一路走来,有一串痛苦而美好的记忆。一个人住在县城的一个破屋子里,夜以继日地写作,写得不见阳光,写得像只幽居的病蝉。如今,总算是看见了细软泥土里向上的高枝。然而,想着数日后的离别,也要在这本子上留下记忆,内心有种涩涩的味道。

是的,我想于我而言,611室会是我人生里最为值得记忆的时光。一个人,静守着一间房。一个人,静守着一份寂寞。守着一方可眺望星空的窗台。

天明时分,大风响起。像是做一场猫抓老鼠的游戏,像是要把整个北京城翻个底朝天。到处是杂草撞墙,树屑划破苍穹的声音。

北京的风大。忽远忽近,纠缠不休。

接下来数日,风愈吹愈烈。从南吹到北,又从北吹到南。似乎要截住形形色色的路人,要把树杈上的鸦巢吹得七零八散,把天空吹得洁净澄明。

鲁院被吹得一尘不染,到处都像是新的。像是为了迎接我们这些学员到来,重新洗去了一些尘埃和旧色。

门前的鱼塘里鱼儿欢跃着,玉兰花无拘束地放肆着。听老师们说,今年鲁院的春天比往年来得更早。你看,那些花丝毫没有害羞的意思,像是赶着把春天的静美定格在画中。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我想,人生有很多可遇不可求的机会,但自己要把握命运之神,不断地进取、抗争,就会有新的希望。

在这个被大风吹醒的春天,我的内心是柔和的。每天,我的生活简之又简,只做着重复的几件事情。从房间到教室,再从教室回到房间。早上去食堂,中午去食堂,晚上去食堂。从食堂回来后,窝在屋里写写字,翻看各种书籍。然后拉开窗帘,看远处落日的霞光。我想就这么幽居下去,不问时间。

北京的风大,天气就会干燥。夜半口干舌苦,起床喝水是经常的事情。起床后,便再无睡意。于是立于窗前,看看星空,和风说说话。我忽然发现那被风吹得干净的夜空中的星星点燃的才是自己发光的灵魂。

北京的风大。风从四面八方吹来,整夜窗外呼隆呼隆地乱响。觉得山墙在摇动,屋瓦被揭开。

白天出门,逆着大风走。泥沙像是从地里钻出来的,不停地朝眼睛飞扑而来。四面八方的大风就像惊涛骇浪,把街上的行人吹得摇摇晃晃。

数日后,我的指导老师徐则臣来鲁院,第一堂课和我们说天气。说外面天气好,阳光好,该出去走走。不要成天埋在屋内看书写字,错过了北京的大好春光。

我似乎觉到了则臣老师的话外之意。我先前来过一次北京,那次也是来学习的,待了一星期。回去后,有人问起,不要说北京的风物,就连地名都说不上来。

我开始躁动不安,喝开水也不顶用。

每到深夜,我就像变成另外一个人。除了倚在窗前听风言风语,就是一个人在鲁院的走廊内来回走动,熟稔四壁的大师们的神情。我想,大自然用三个季节孕育一个春天,我用一生博取一个梦想,定会加倍努力,不辱“黄埔鲁院”的门风。

我的家乡在修水,那里是一个风比较少的地方。水气充足,光线柔和,充满鸟语花香。对于风的理解,大概从来没有这么鲜明过。所以于我而言,北京的风变成了我印象最深的体验。

风停下来时,我似乎听到无数的风声从文字的缝隙里穿流而过。

我听见大风吹过时,鲁院已遍地芳华。

(作者系鲁迅文学院第三十六届高研班学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