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高凉礼赞

来源:南方日报 | 熊育群  2019年04月10日07:25

对一座城市,花甲之年实在是年轻。但茂名却是古老的。一个年轻,一个古老,只能说明这个地方发展之快,城市建设之神速!同时,暗示着这个地方发生了大的事情,产生过质的飞跃。

这不由得让人回想建市之初的缘由——油页岩的发现,茂名石化的诞生。一座油城在岭南大地奇迹般崛起,华南地区最大的石化基地之一在此建成。那时,这里还是茂密的森林,亚热带原始杂木混生林郁郁葱葱。

这片土地发生的又一个奇迹便是橡胶林的种植。化州、高州、电白当年是垦荒种植橡胶林的地方。橡胶林只有北纬17度的地方才能种植。为砍伐林莽种植橡胶树,一场有组织的大迁徙出现在高雷地区。1952年的大移民,是一次大规模又神秘的行动,这片土地的命运与人的命运骤然改变!茂名开始与另一批人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一队队打着红旗走在路上的农民,他们挑着小木箱、小藤箱,穿着木屐、打着赤脚或穿着胡志明鞋,个个黑瘦却热情高涨。沿途自己埋锅造饭、昼行夜宿。他们怀抱的是一种远大理想、宏大抱负和家国情怀,背井离乡的时刻并无伤悲。

理想在那个时代是如此广阔地存在着,它构成了二十世纪特殊年代中国最大的现实。这里至今有建设、胜利、曙光、火星、团结、民富等农场。这是共和国建立之初开天辟地的壮举。这些名字透露了一个时代的文化和气息。

与油城崛起解了国家缺少石油的燃眉之急一样,橡胶为国家解决的是重要的战备物资之需,打破了冷战开始西方对中国的物资封锁。石油与橡胶都是新中国的稀缺资源。这两样稀缺物竟然都出在茂名!茂名与国家的命运联系得如此紧密,她为新中国作出的贡献当然需要铭记。

而今的茂名,橡胶与油页岩都成为了历史,新的奇迹再一次发生,她从一座油城一变而成一座工商业发达的现代化城市与滨海绿城,而全球最大荔枝生产基地、全国最大水果生产基地也在这里建成。茂名正成为沿海经济带上新的增长极。特别是昔日的露天矿一变而成迷人的好心湖,鲲池天降,一时胜景。

在这不夜城五彩斑斓的街市里,我们新的生活该是什么样子?仅有物质的丰盈,文明的生活并不能如期而至,甚至适得其反,变得奢靡、腐朽。精神的因素由此变得弥足珍贵。文明需要继承,人类精神生活不能脱离自己的传统。在世界一日千里的大变革时代,我们更加需要面对地方的人文与历史,面对古老悠久的传统,需要发扬某些精神。

冼夫人对茂名的影响无与伦比。茂名的精神面貌、茂名人的人格养成,离不开冼夫人的塑造。茂名市领导具有深刻的洞见,提出了“好心茂名”的精神文化追求,这是自冼夫人的箴言“我事三代主,唯用一好心”提炼而成,是一个可以千秋万代延续的人文孕育与人格塑造工程。

茂名有许多的人文历史与名山大川,也一直在影响塑造着茂名人。近年来,茂名市政协与茂名市委宣传部,策划、组织一批文人,用心挖掘这块土地的人文历史,重新打量这片壮美河山,以名贤、名山、名水、名地、名校、名村六个篇章,来全面梳理推荐,不只是让茂名人知晓自己值得骄傲的人文与自然资源,也希望影响外面更多的人,让他们认知茂名,了解茂名,进而热爱茂名,这无疑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

茂名曾是南越西瓯之地。西汉是高凉、端溪属地,茂名取名来源于西晋岭南道教先驱潘茂名。对百越族,我们知道的并不多。土著人物成为影响一方能够流传到今天并广为人知的,只有俚僚的部落首领冼夫人。她是南北朝时期高凉大地上出现的一个名震华夏的民族女英雄,被称为“巾帼第一人”。1400多年前,冼夫人以高凉古城为根据地,调动南越俚、僚各部及岭南六州兵马。这里成了岭南的一个军事、政治指挥中心。

冼夫人历经梁、陈、隋三朝,都很好地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民族团结。她与高凉太守冯宝联姻,先后平定了高州刺史李迁仕、广州刺史欧阳纥的叛乱,剪除割据势力番禺俚帅王仲宣。处决了贪官赵讷。岭南的和平、民族的融和、生产的发展,她居功至伟。岭南各族人民都敬奉她为圣母,修建祠庙,代代祭祀。全球冼庙建有2000多座,茂名市有380多座,这里成了海内外冼夫人信众的朝圣地。

曾经,在这片土地上,土著们强悍、粗犷、野性,他们朴素浑厚、稚拙天真、不拘法度、自由率性。随着闽南兴化府、泉州府、漳州府的汉人从大海和陆地来到这里,他们在这片丘陵起伏的土地上圈地造屋,中原文化开始影响俚僚人。宋代这里开始道教风行,风水堪舆术流行,石敢当、八卦镜、镇符出现在一栋栋房屋中。俚僚接受了道教文化中狗能辟邪的观念,石狗如石敢当一样在吉宅的大门、巷口出现,开始从神坛走向民间生活。

我在罗定凤阳村看到南朝时期最早迁入罗定的中原人陈法念故居,西江南岸、高凉以北地区的僚人都尊其为酋长。在村里我听到了两种语言的泷州歌,其中一种㑷古歌听得懂的人非常少。这是一种土著语言。陈法念是最早把中原的儒家文化带到西江南岸的人。唐末瑶族南迁,明初汉人大量迁入,俚、僚人的身影渐渐淡出。俚僚的退场是因为与汉人的大融合还是往西南的迁徙,或者兼而有之?他们的神秘消失并不为后人所知。他们神奇的文化后人研究得更少。

我们常常不自觉地怀有一种文化优越感,潜意识里把土著文明当作落后的文明,因而认为他们的价值不大。这实在是一种文明中心论、文明等级论作祟。任何文明都有其长处,也有其短处。文明的多样性要求一视同仁、平等以待。冼夫人就是俚僚人杰出的代表,她能审时度势,临危不惧,运筹帷幄,尤其能把握大势,洞悉人心,大事上她从不糊涂,其智慧胜过众多政治家。

这片土地上出土的青铜器、陶罐、铜鼓、石狗雕塑等,它们并不比中原逊色。硕大铜鼓上精美的云纹雷纹令人震惊。石狗的雕塑率性而作,稚拙可爱,其性情表现艺术可以改写中国雕塑的历史。但是,我们对它们的作者却一无所知。他们的离场,也许只是汉人大量南下的结果。这使得他们的文化成为了弱势的文化,难以立足。

但他们对这片土地的影响并没有完全消失。一天晚上,在化洲地界的村庄塘根,我看到了一条火龙,那是无数大红灯笼组成的人流,村民们高举着灯,抬着神像,吹奏着器乐,从村庄的小路上走过。这是乡村游神,村里过“年例”邀请神灵们光临。

茫茫黑暗中一条流动的灯河,颤动、起伏、盘曲,像龙蛇独行,像不可知的世界,神秘之光勾画出大地的肌理。远处的村庄,一团跳跃的灯火迎在村口。点灯相迎的人都是当年家里添了男丁的人家。队伍一到,他们就加入进来。队伍里所有的灯都是这样,来自一个家族里有男孩出生的人家。这也是传宗接代、香火永续的一种仪式。这是表达生命的崇高、神秘,对它膜拜。我悟到了,我正在神灵们的中间,在古老的传统中间。礼炮轰鸣,一朵一朵从远处的树林后面升向天空。我似乎又看到了土著们的生活。尽管村里的人都迁自闽南,但几百年来,他们已与这块红土地的神灵融合到了一起,祖祖辈辈的灵魂化作了四野的尘土,从前遥远的生活依然保留到了全球化时代的今天。

茫茫云开山脉,滔滔鉴江长流,茂名源远流长的历史就像一条奔腾的大河。这里有两种文化与双重历史,百越族的历史还有待撩开其神秘的面纱,汉人的历史沉淀在时光里,等着我们走来。这里隋唐的古荔枝园仍然枝叶婆娑,它曾是大唐进贡荔枝的贡园;信宜的窦州古城和粤西最大的古书院群;宋元造的岭南三大古船“高州船”……它们就像长河上的浪花,折射着人世间的光芒,等待着善忘的历史前去打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