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着眼接续重建民族文化范式与鲜活话语体系 回答好中华诗词传承与发展的时代之问

来源:中国作家网 | 杨志新、王贺  2019年03月26日19:43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关于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系列讲话,中央下发《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关于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施意见》等重要文件,正式宣告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新时代重大文化方略进入贯彻实施阶段。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做出的这一重大战略部署,迅速在社会各界,特别是文化界、学术界、教育界产生广泛影响,激发热烈讨论。舆论反应之好,真有雨润千山、人人拍手称快之意!经历了近现代民族危亡之际的救亡图存以及中西文明碰撞,经历了制度层面、体制层面、民俗层面的各种反传统,到今天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越来越近地迎来民族的伟大复兴,走进属于自己民族的文化自信的时代。蕴藏在传统文化中的巨大力量将被最充分发掘,成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原动力。

传承和接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点工作要做。党的十八大后,社会各界在学术研究、教育教学、史料整理、非物质文化资源挖掘传承、文化交流传播、推进文化产业化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在这些工作中,我们认为有一项至关重要,应作为中心工作来做,就是“要接续、重建中华民族自身的文化范式与鲜活话语体系”。民族的文化范式和话语体系包含着中华文明在自给自足的发展演变中形成的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丰富多彩的文化纲目和支系以及从精英到大众强大鲜活的生命图景。经历了近现代种种反传统,包括中西文化碰撞和意识形态更新,原有的支撑我们民族存在和发展的文化范式(包括道统、文统、学统等)遭到了巨大的冲击和破坏,当前话语体系充斥着种种身披“正统”外衣的极端学说和包装成“中国特色”的蛊惑人心的语汇,传统的、优秀的思想文化很难通过现在的话语体系传达到社会各个层面包括百姓日常生活,优良的思想文化基因也难以成长起来、传递开来。重建民族文化范式和鲜活话语体系也是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题中应有之义,推进此项工作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根本的指导思想和方法论。还要辩证地看待历史文化,取其精华,弃去糟粕,尤其是要和时代话语同步、与时代精神契合。

接续民族传统,发展和创新当代话语,古典诗词成为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重要一环。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不光在重要讲话中引用古典诗词,而且多次强调指出作为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份的中华诗词的重要价值和社会功用,他说“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了我们的基因”,“语文课应该学古诗文经典,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传承下去”。这一系列讲话和指示,表明在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党和国家的宏观战略中,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看到了中华诗词,并且把它放到了重要的位置上。中华诗词研究院是国家在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馆名下成立的专项文化机构,其宗旨和在新时代的工作价值定位就是传承发展中华优秀诗词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助推民族伟大复兴。今年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我们对70年来中华诗词的传承发展作了一些梳理分析,提出一些问题,也求教于社会各界。

由“断”到“连”,诗河流过七十年

近代以来,中国社会逐步由传统向现代转变,文化上的裂变尤为突出。与当时先进生产力相关联的西方文化,经由传教士、留学归国知识分子等的翻译传播进入国人视野,西方话语逐渐本土化,在近现代求亡图存语境中发展成为中国现代话语体系,主导近现代以来思想文化的总体走向。二十世纪初期,以提倡白话文为标志的新文化运动爆发,新文学成为时代主流,包括传统诗词在内的文言文创作则成为破旧、落后的代名词,遭受持续的强力打压。作为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诗词,游离在主流文化边缘,艰难而孤独地为民族文化存续一条命脉。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二十世纪后半叶,当代中国在政治、经济以及文化方面再次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身处伟大变革之中,沉寂的诗词走上文化舞台,用中华民族最优雅的方式,黏合新旧文化,一度“无根”的当代文化得以逐步接续强大的民族文化传统,探索构建当代的、民族的话语体系。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文化空前繁荣,包括诗词在内的传统文化逐步回归。周谷城、赵朴初、俞平伯、唐圭璋、夏承焘、王力、王起、任中敏、程千帆、钱仲联等83位古典文学学者发起重组中国韵文学会的建议,经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中国韵文学会及其所属诗学、词学、曲学、赋学等研究会,于1984年11月在湖南长沙召开成立大会。而后,全国各省市自治区陆续成立诗词学会。截至1987年,全国已成立400多个诗词组织。1987年,经报请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务院文化部批准,中华诗词学会宣告成立。在中华诗词学会成立时,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的习仲勋等领导以及赵朴初、叶圣陶等文化界人士先后发表讲话或写来贺信,对当代诗词繁荣发展寄予厚望。

与国家、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在社会变革大潮指引下,中华诗词展现恒久而强大的生命力,涌现数以万计的诗词创作者和数以百万计的诗词作品。在马克思主义文艺观指导下,诗词创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探索古典诗艺与当代生活的融合,有意识推进诗词艺术的发展。庞大的创作体量,引发古典文学、新文学研究者极大关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到二十世纪初,诗词理论研究成为学术增长点,进入当代学术分科。以诗词为媒介的教育普及活动,逐步开展。无论是以诗词学会为主体的“诗词进校园、进社区、进工厂”活动,还是以大中小学校为主体的诗词鉴赏教程,均颇见成效。2011年9月,隶属于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馆的中华诗词研究院成立,标志着传统诗词成为国家文化战略重要组成部分,步入加快发展阶段。

党的十八大以来,理论创新不断深化,国家文化政策做出相应调整,诗词迎来最适合的发展契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的重要论述多次提及包括中华诗词在内的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党和国家也陆续出台一系列文艺指导方针,中共中央出台的《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和《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特别提出扶持优秀的传统文化,扶持包括中华诗词在内的多种民族文艺形式。这极大激发了传统诗词的当代活力,诗词成为活跃因子,参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

在传统文化复兴的大背景下,中华诗词创作者与研究者们,接受时代赋予的使命,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投入到复兴诗词的洪流中,脚踏实地去创作、去研究、去传播诗词。在诗词参与当代文化建设方面,表现尤为突出。中央电视台的文化类综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影响巨大,收视颇高。2018年第二季诗词大会首轮十场收视人群近12亿人次,微博相关话题的阅读量超过了1亿次。中央电视台大型文化音乐节目《经典咏流传》,全国网平均收视率高达1.33%,豆瓣评分高达9.2,斩获第24届白玉兰最佳季播电视节目奖,实现口碑与收视双赢。这类节目极大地拉近了古典诗词与当代大众的距离,激发了民众传诵诗词的热情,社会上学诗、写诗蔚然成风,诗词理论研究与文献整理日渐深入,诗词写作也步入教育者视野。

经过七十年艰难探索,伴随着汉语言文字独特的美感,深蕴着民族文艺特有的魅力,在新时代,中华诗词走出尘封的历史,激活中国人民灵魂深处的文化基因,成为当代人文艺生活的组成部分,演绎属于我们的时代与生活。

回答好中华诗词发展的时代之问

步入崭新时代,正是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夯实基础的重要时期。如何从历史文化演变规律出发,站在党和国家全局角度去梳理时代之问,启发当代人去思考诗词发展的方向,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

在中国文化发展的内在逻辑中,中华诗词承担哪些不可替代的功能,拥有怎样独特的价值?纵观历史,诗词与其他文学样式一样,具有抒发情感、表达思想等功能。同时,诗词是否具备一些独特的功能,让它在众多文体中脱颖而出,长盛不衰,一直传承到当代。即便在当代,它仍旧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挖掘强大价值,发挥独有魅力,将有利于诗词创造性发展。

在政权更替的历史逻辑中,中华诗词主流意识形态身份是如何同政权共生并互动的?《礼记·经解》篇载:“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诗词一直都是历朝历代教育化人的载体与工具,凸显着其主流意识形态的特有身份。政权更替引发主流意识形态的改变,诗词又是如何彰显时代意识,与政权互利共生的?思考这一问题,将有助于诗词在历史文化发展洪流中,找准自身定位,获取最大的发展空间。

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统诗词的几个重要指示精神正得到落实。截至目前,社会各界对传统诗词的观念发生了哪些变化,还有哪些不尽如人意之处?教育界、文艺界、学术界以及传媒领域,是否能从文化复兴角度去认识传统诗词,从根本上改变近一个世纪以来对旧体文学的忽视甚至歧视。同时,是否能将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落在实处,并与时代紧密结合,发展中华诗词。经验教训,都要不断总结,为今后工作奠定基础。

新时代传统诗词回归日常生活,这对当代社会主流文化建构有何积极意义和影响?以服务大众、贴近生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文艺观,深刻影响当代传统诗词创作。从国家文化建设的角度来看,富于生活气息的当代传统诗词对主流文化建构具有哪些积极意义呢?是否在某些方面可以深入开掘,既能顺应时代潮流,又能较好发展自身呢?

怎样有效利用数量巨大的诗词文化资源,塑造当代社会民众的高雅精神和高尚品格,培育新时代精神文明?传统诗词既是人类精神生活高度发展的结晶,也参与时代精神文明的建构。以市民为主体的当代社会,利用诗词引导人们追求优雅而艺术的生活,引导社会形成具有新时代特征的文明气质,或许大有可为。探索诗词有效运用的途径,有助于将诗词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落到实处。

立足百年诗词流变,促进当代传统诗词重新进入文学史的关键点在哪里,当前需要重点推进哪些工作?关于中华诗词入史,学术界已基本达成共识,但是对于诗词进入当代文学史的途径与方法,还无法完全理顺。那么入史的关键是什么,怎样紧紧围绕它开展相关工作?这是诗词界和学术界应该着重思考的问题,也是真正推动诗词入史的落脚点。

当代诗词写作应该怎样呼应时代关切,如何对它们进行整体评价,如何促进作品经典化,进而书写和定义当代诗歌美学?创作是中华诗词增量发展的重点与难点。作为诗词理论研究者和评论家,怎样去启发或者引领诗词“为时”“为事”而作,表现鲜活的当下?这个问题涉及对诗词的学术评判,涉及当代诗词美学理论的建构,更涉及为当代创作提供优秀范本,引导当代诗词发展的方向,需要我们大胆设问,认真解决。

现当代文学长期忽视传统诗词创作的背景下,近百年来的诗词创作者仍坚守传统、笔耕不辍,积累大量文献。面对可能散落与遗失的文献,如何开展搜寻与整理工作需要有关部门与学者格外关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诗词文献整理工作则较为滞后。思考怎样将“濒危”的当代诗词文献打捞出来,并给予全面客观的整理,或可帮助我们认清当代诗词发展的源流与方向。

中华诗词是华语文学的重要分支,可以肯定地说,只要有华人的地方就有诗词创作与研究。那么如何有效推进当代诗词与两岸三地以及世界文艺的交流呢?作为中国文化的一张名片,中华诗词既是文化交流活动的本体,也是交流的载体。紧握诗词文化的根本,放眼世界文化的未来,思考促进交流的最佳路径与方式,或许可以推动诗词以及中国文化真正走向国家舞台,迎来更好的发展前景。

为复兴优秀传统文化,党的十八大以来陆续成立一些专项文化机构,中华诗词研究院就是其中之一。作为国内唯一一家专事当代诗词创作与研究的体制内文化机构,如何才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切实有效发挥自身作用?作为专项文化机构,怎样立足国家文化复兴与当代精神文明建设去发展当代诗词文化,如何拓宽视野,从国家层面给予诗词创作与研究以最切实可行的引导等等,都是这个机构包括诗词界、学术界认真思考并努力提出建设性意见的问题。

多措并举,繁荣新时代诗词文化

站在发掘诗词并努力发展中华诗词的角度,中华诗词研究院从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与历史文化演变发展的角度,系统梳理了当前中华诗词传承和发展需要做出回答的诸多时代之问,希望引起诗词界学术界的关注,一同思考并做出回答。作为国家层面的文化机构,我们把努力发挥好她塔尖上的引领带动作用作为重要的价值定位。抓住诗词发展的主要矛盾,将诗词放在国家文化战略的总体布局中,努力推进诗词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应对时代之问,多措并举而且要花大力气去解决。

建立定期研判机制,为诗词发展“把把脉”“治治病”,或可为我们提供及时发现问题、积极面对并着重解决的可靠依据。受各种因素影响,诗词发展不可能永远沿着既定道路行进,甚至有所偏差。建立定期研判机制,对过往诗词发展总结评判,充分肯定其中积极的、正面的成绩,同时收集整理来自各个方面的批评意见,足够重视并逐步拆分解决:对亟待解决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对有待商榷的问题要深入探讨;对较难解决的问题徐徐推进。

要巩固诗词发展既有成果,鼓励各领域、各层面深化认识,创新理论。这是着眼诗词本身,推进长效发展的根本措施。梳理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诗词发展成绩,系统整理与出版优秀作品以及具有理论深度的诗学论著。同时,鼓励诗词创作、理论研究以及教育传播各领域,开展本领域的专业研讨,努力接续传统,提出问题并深化理论。倡导诗词在政治文化、文学艺术、学术研究以及教育传播等层面的交流活动,在广泛沟通的基础上,推进工作深入开展。

利用多种媒介,推出并奖掖优秀诗词作品、诗学论著以及在诗词发展过程中有突出贡献的人物,营造良好的诗词生态环境,将是诗词发展保持长久活力的重要举措。在现有平台基础上,为当代诗词创作与理论研究开辟空间,积极推出经过严格评判的诗词作品与诗词理论文章。同时,谋划建设国家级诗学论文发表平台,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当代诗学作品,吸引越来越多的学者加入研究队伍,构建当代诗学话语体系,进而引导诗词创作。倡导严肃、科学的诗词创作与诗学论著奖项,助推诗词当代发展。

要加强沟通与合作,促进诗词界与社会各界的交流,共同思考时代之问,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这是诗词发挥当代价值、回归日常生活的必由之路。尝试探索中央与地方的合作模式,从国家文化整体部署的角度,将诗词文化推广开来。要切实做好平台搭建工作,创造属于当代诗词的文化场域,让诗词创作者、理论研究者以及教育活动策划者平等公平公正地对话,破除信息不对等与资源不共享,互相监督,互相促进。诗词创作领域,新旧韵使用、语言风格运用、审美诉求等存在不少差异,也要尽量探讨沟通,互相包容。

吸引更多有效资金,合理配置到诗词发展各个领域,为诗词长效发展提供最大助力。依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精神,努力争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艺术基金等向中华诗词有关项目倾斜,鼓励诗词研究者与创作者积极申报课题,促进诗学理论研究向深入发展,提升诗词艺术水准,力求解决诗词发展诸多时代之问。引导社会闲置资金,投入急需资助的诗词项目,助力诗词创作与理论研究蓬勃开展。

传统诗词与书画、戏剧等其他传统文化门类一样,是传统文化的主项,在当代我们重新建构民族文化范式和鲜活话语体系的时代任务中,把它们的价值功用充分发挥出来,作为塑造国家与民族未来的重要精神文化资源,是文明大国复兴之要。往者待复,未来可期,民族同心,当喜见其成。

杨志新:中华诗词研究院副院长

王 贺:中华诗词研究院研究人员、文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