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中国作家网与文学爱好者:共建富有生机活力的文学园地

来源:中国作家网 | 周茉  2019年03月23日10:23

3月22日,中国作家网举行原创作品改稿会。

改稿会现场

改稿会现场

“能代表一个时代文学样貌的,从来也不只是经典之作,而应该是一种生态体系,有培育它的时代土壤,有承接它、传递它的众多写作者、阅读者。在大量平凡的人和平凡的作品中,都隐隐闪烁着光亮。他们把自己的生命经验和创作热力,添加到世代相传的文学薪火中……”春回大地,万物复苏,那些在民间发芽的文学种子,正如中国作家网总编辑刘秀娟所言,迸发着炙热的生命力,正待阳光沐浴,雨露浇灌。3月22日,中国作家网举行原创作品改稿会,《十月》编辑部主任季亚娅、《中华文学选刊》执行主编徐晨亮、《人民文学》编辑刘汀对中国作家网原创投稿频道的5篇作品进行分析与点评,并通过线上直播方式邀广大文学爱好者共同参与。

鼓励每一个热爱写作的人,挖掘有潜力的作者

近年来,中国作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积极转变作协工作职能,延伸手臂、深入基层,着力加强对新文学组织、群体和网络作家、基层写作者的团结引领,组织引导广大作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努力以优秀的文学作品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中国作家网作为中国作协主管的专业文学网站,在2018年全新改版,尤其对原创投稿系统进行了升级改造,完善文学功能的同时,更加注重操作体验,贴合用户需求。新版投稿系统上线后,受到全国各地不同行业、不同年龄的文学爱好者的欢迎,激发了大家对写作朴素而赤诚的热爱,投稿数量和质量不断提升。为此,中国作家网精选原创来稿中的优秀作品,结集为《大地上的灯盏——中国作家网精品文选•2018》(上、下册),由作家出版社推出。

此次改稿会的5篇作品均来自该文集,并经由网络投票确定,分别是雪夜彭城的小说《马谣》、宋煜的诗歌《黄昏的时候,所有事物都静默》、梁孟伟的散文《绍兴的水》、王沾云的散文《一寨物景皆如梦》、崔玉松的小说《穿过公路到镇上去》。这些作家中,既有热爱跑马拉松的“60后”中学教师,也有“80后”文学青年、“50后”退休老人;既有布依族的省作协会员,也有在财政局工作的“70后”云南姑娘。

来自民间的文学创作者是不容忽视的庞大群体,自有坚韧旺盛的生长力。主办方表示,团结和服务更多文学爱好者,发现、培育新生文学力量,是中国作家网始终不变的追求。此次改稿会邀请有经验的文学编辑对原创作品进行评点,并开通线上直播模式,就是希望能够建立真诚、有效的文学沟通,提出问题、发现不足的同时,挖掘作品潜力,开拓作家视野,在探讨与理解、倾听与思考的良性互动中营造一方纯粹的文学空间。

散文写作:警惕“散文腔”,呈现真实而独特的自我体验

刘汀读了文集中的大部分散文作品,他从专业读者角度提出一个问题:散文实与虚的关系。散文需要人最真实的情感体验,但很多人在写散文时往往处理不好虚的部分。刘汀以《一寨物景皆如梦》举例,整篇文章出现8次“沧桑”这个词语,使用频率如此高,说明作者可能偏爱这个词,但某种程度来讲作者被这个词的含义裹胁了,或是被绑架了,反而在词语的已有的固定意义下把自己最真实的情感稀释掉了。刘汀说,任何一个词语在流变过程中都会被赋予内容和含义,我们如何用自己的文学经验诠释它,表现它,这就是把已经虚的东西变成实的。

同样,徐晨亮也提到一些词语在散文中出现频率很高,比如岁月的流逝,时光的流逝,诸如这样的说法重复出现,但在重复过程中并没有把这些词的词义重新擦亮,作者欠缺的是把抽象情怀的东西落实到具体细节里。阅读两篇散文,徐晨亮最大的感受是作者的生活积累很丰厚,可以继续深入,用文学的眼光发现更多潜藏在文本中的隐形素材。比如《一寨物景皆如梦》中写到的古寨墙,背后有布依寨子的抗匪故事,这又是一个可以展开的文学空间。具体到散文《绍兴的水》,他认为,水不止存在于文人墨客的诗词歌赋里面,也在老百姓几千年的日用起居之中,这里面有很多供深入挖掘的细节,作者可以发挥本地优势,接触那些鲜活的、民间的、口头的故事,甚至尝试类似于非虚构的写法,打破作品边界。

在读《一寨物景皆如梦》时,季亚娅感觉到文中描写到的物景,诸如石板路、古墙等,可以出现在很多地方,缺少特别之处,“共通性如何建立在个人化经验表达之上,我觉得这是作者要思考的第一个问题。” 她同时强调散文是开放性的写作,一定不要被传统的抒情美学所束缚。而那些从海量的原创来稿中脱颖而出,获得一次和编辑沟通机会的作者,是幸运的。哪怕几句写作上的建议,都是对原创作者的莫大鼓舞,可能为他们的写作之旅打开另一扇门,助他们走向更广阔的文学天地。季亚娅认为地域特色代表着写作者看待世界的方式、对世界的判断和伦理观,这些都高度依赖地方人文传统体系,“我处事的时候时时刻刻会想到他人的存在,我要面对的不再是一个纯粹的自然,我觉得这种地方性与特色可以带到这个命题。当文学在以这样的方式展开,当你回到自身,回到你的站位,回到地方的站位,你的作品就不再是一个公共的美学叙事,而更加接近我们今天所说的文学,也更加接近文学创新的方式。”

小说:珍惜创作素材,讲究语言和故事逻辑

评点两篇小说时,肯定之余,三位编辑分别从不同角度给出了建议。《穿过公路到镇上去》是写留守儿童的作品,三位编辑同时谈到一个突出问题:作者没有意识到给这个小说提供明确的时代气息或者说时代定位。徐晨亮说,这一类小说会让我们觉得不满足,从第一代留守儿童到现在的留守儿童,二十多年的变化,留守儿童一定会成长,随着年龄增加会面临很多问题,如果作者能够触及到亲子关系、社会关系等很多新话题,肯定还会有新的发展。对于这篇作品,刘汀认为小说本身有强烈的空间感,但是语言上的冗余叙述稀释掉了原本的张力、紧凑。季亚娅直言,作品还需要对语言进行锤炼,“写作者要把头开好,要有语言上的高度自觉,不能过于草率和随意地使用我们美好的汉语。”

《马谣》是一篇给了大家惊喜的小说。“就像一个乐器,先定了一个弦,一上来就知道后面你可以期待他演奏好的乐曲。”季亚娅对这个小说评价很高,但她笑言,以自己“恶趣味”的偏好来设计小说结尾可能会更有意思:在结构中保全和互相保全的的情节还可以设计得更复杂一点,比如弟弟想要哥哥牺牲,哥哥反为弟弟牺牲,这样的反转可能会更值得思考。

刘汀对这篇小说还有不满足,“人物形象鲜明性和丰满性较弱,讲究的小说肯定都有来路,都有前后的勾连,否则会变成功能性的人物,有点可惜。”徐晨亮也有同感:对人物的塑造要能立得住,小说中人物评价都是通过他人直口诉说,没有细节和情节的展示,另外一些基本情节与人物的前因后果交代不够清晰,这是有待提高的。

诗歌:和谐静谧是美,对立和嘈杂也不能回避

刘汀认为《黄昏的时候,所有事物都静默》是文集中比较好的一首诗,他也提出了潜在问题:诗歌需要包容性,这首诗没有任何对立面,所有事物都是安静的,作者又在不断用这些词语来强调安静,等于在打转儿。还有些词语在铺陈中相互消解,丢掉了有效性。

季亚娅谈到,很多写作者在疯狂寻找写作资源的时候,容易形成套路,变成高雅纯粹的趣味,他阻碍你去触摸真实和个性本身。“黄昏的静默”并不意味着可以理直气壮地屏蔽掉其他所有声音,风吹动的声音,鸟飞过的声音…… 这样的美学站位过于简单而自信。“现实世界泥沙俱下,诗歌除了可以处理和谐的美更应该包含破碎,作者不能主动躲进诗歌的趣味里面失声。”

这首诗让徐晨亮印象深刻的一点是,静默之中有很复杂的流动在里面。读完会感觉到提到的三个静默有各自不同的侧重和含义,“这一点确实是通过一种书写,把一个词汇的含义重新来照亮或者是擦亮。” 他认为,这首诗的开头很有画面感,会让你有一个期待,但是诗歌后面的推进,始终没有回应,如果后面有能够相互支撑的内容,对诗意的传达会更好一些,徐晨亮说。

此次全程线上直播、网络互动的改稿会是中国作家网的一次全新尝试,在写作者中引起强烈反响,网友反应热烈。很多网友在线上留言: “改稿会为广大写作者指出创作中的难点和困惑点,非常受益,希望中国作家网将改稿会坚持下去,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作者。”“改稿会是生动的文学课堂,时间太短了,还没听够就要结束了。” 有一位编辑在互动中写道,“下午本来安排修改一篇散文稿件,为了参加这次改稿会,只能晚上加班改了,说不定下午改稿会汲取的营养就用上了。”

从论坛到博客,再到专业文学网站、微信公众号,可以说,文学深度参与甚至推动了中国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广大网民在互联网上不断开拓新的文学空间,催生新的文学形态,纯文学网络平台更需要以与时俱进的探索精神,团结并引导广大文学爱好者,共同建立了富有生机与活力的文学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