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一条成语的故乡

来源:人民日报 | 马明超  2019年03月18日07:49

穷则思变,这个成语在它的故乡被赋予了新的注脚。

在某种程度上,一个县的沧桑巨变也是国家历史发展的一面镜子,它映照着人们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前进脚步,折射出中华民族在新时代不断进取的精神风采。

成语,是浓缩的文化。九年前,当我调到豫东平原的淮阳工作时,就听到这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小城太多的传奇故事。其中一个说法是,它是成语“穷则思变”的诞生地。

当我们去探究一个成语的历史渊源,不仅会慨叹成语滴水藏海的美妙,也会感慨一条成语在历史中穿越跋涉的艰辛。

据考证,与淮阳有关的成语计五十多条,其中一条就是“穷则思变”。《史记》载伏羲画八卦而易学始,《易传·系辞下》记载太昊伏羲氏都宛丘(今淮阳)、神农继而都陈(今淮阳)时先民们的生产生活状况,以及“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由“穷则变,变则通”,演变成“穷则思变”这个成语,也即成语“穷则思变”与淮阳的渊源。

淮阳是一个历史厚重、风景美丽的地方。其老城区的陈楚故城由龙湖环抱着,被誉为北方水城。它是《诗经·陈风》里 “彼泽之陂,有蒲与荷”的宛丘,是孔子陈蔡绝粮弦歌不辍的陈国,是包公赈灾放粮救民于水火的陈州,更是中国共产党“淮太西”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几乎它的每一段历史、每一个故事,都蕴含着悠久深厚的地域文化积淀。

在历史变迁的长河里,淮阳伴有太多的苦难和辉煌。从淮阳的县志中不难看出,自春秋以来到新中国成立前,淮阳有史料记载的水旱火震、饥荒、兵燹之难就多达七十余次,淮阳悠久深厚历史文化的表象下,夹杂着许多淮阳人民面对灾难的苦难记忆。历史上的淮阳人民越是饱尝着饥荒折磨,越是更加殷切期盼着摆脱贫困。

淮阳县城东北五公里处,有一座建筑名叫五谷台。相传是炎帝神农氏冒死尝百草而兴医药艺五谷、教民农耕稼穑的地方。五谷台这一独特的历史景观,诠释着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穷则思变的勇与智。

当我第一次来到五谷台,望着无垠的农田,总禁不住有许多思考。五谷台之地为什么还有不少人在贫困线上挣扎,国家级贫困县的帽子一戴就是十多年?

淮阳人不想穷,也不甘穷。淮阳人有着改变现状的强烈愿望与动力。在全国如火如荼的脱贫攻坚大潮中,一百多万淮阳人不甘落后。根治贫穷,甩掉贫困县的帽子,成了全县最急迫的事情。

在脱贫攻坚的日子里,我时常从精准扶贫的政策含义中想到“穷则思变”这一成语。成语之思,在当今不就是让我们寻找“精准”之点吗?成语之变,在当今不就是让我们创新求变、向着全面小康前行吗?

从伏羲氏至今,我们不知道历史的道路上有多少人在为脱贫奋力前行。但我们深信,摆脱贫困一定需要有独到的智慧与创新的魄力。

我们思,淮阳作为千年古县,很多文化名人对它的厚重文化和自然景观由衷赞叹。对几千年躬耕陇亩的淮阳人来说,这何尝不是在思变过程中寻找到的优厚脱贫资源!

巍峨羲陵,寻根祭祖人接踵;浩渺龙湖,观鸟赏荷客满舟。勤劳智慧的淮阳人民,泥里寻金,折草成画,泥泥狗、陈州黑陶、芦苇画、布老虎、雕葫芦等成为了当地紧俏的旅游商品,并且通过电商平台销往世界各地,带动一方群众致富。变废为宝,借梯上楼,不就是一变吗?

修路,致富,这一被很多地方奉为致富经验的好理念,在淮阳推广得并不早。但让我感动的是,它见证着淮阳人的精神。2017年,途经淮阳的S324省道项目建设需要进行征地拆迁,冯塘乡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跟我说,“只要是修路的事,拆屋迁坟哪怕没有一分钱补偿我也愿意。” S324线淮阳段二十余公里仅用三天就完成了地面清表任务。

那个夏末初秋,干群不避熊光溽暑,不言清辉露冷,小雨不停大雨搭棚,连天加夜地清障开路,参战的干群在微信里不断相互鼓劲,其情其境,令在现场的我深深感动,同时又重新审视着“穷则思变”的意义。

如今的淮阳,全县四百六十七个村村内主干道全部硬化,其中一百四十五个贫困村水泥路修到群众家门口,实现了“户户通”。告别千年泥沼,驭车行于坦途,是为又一大变。

我们再思,走出贫困,不但是要摆脱经济上的贫乏,更要走出精神上的窘困。比如,如何改变“儿住瓦房孙住楼,老头老婆住村头”的现象。

仓廪实而知礼节,教化善则民风淳。近六七年,淮阳县、乡、村三级每年评选表彰孝顺媳妇、好婆婆、文明市民等,让先进人物有名有利受尊重。“精神的颜值”写在百姓的脸上,层出不穷的好人、模范、榜样擦亮了淮阳名片。

如今,“把老人请回家”已蔚然成风,熙熙攘攘的文化广场替代了村头孤寂的小矮房。目前淮阳仅健在的百岁老人就有近两百位。每年春节的时候,我和我的同事们都会到百岁老人家中去给他们拜年。这些见证了故乡百年沧桑的老人们,说起今天的淮阳的变化,无不连连称道。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穷则思变,这个成语在淮阳被赋予了新的注脚。“郡县治则天下安”,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正在永不止步的思与变中一一实现。在某种程度上,一个县的沧桑巨变也是国家历史发展的一面镜子,它映照着人们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前进脚步,折射出中华民族在新时代不断进取的精神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