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文学》2019年第3期卷首语、目录
卷 首 语
2000年至2019年,21世纪过去近20年,搜寻我们的阅读记忆,有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浮现出来:20年来,在数量浩大的文学作品中,为何没有出现大家公认的时代之作?所谓时代之作,指出色地表达了近20年来我们的物质现实和精神现实并被读者广泛认可的作品。而在此之前的1980年至1999年这20年,却涌现出了一大批公认的文学佳作《红高粱》《活着》《白鹿原》《长恨歌》等。
正如有人所说,2000年以来有公共记忆的文学作品越来越少。个中缘由是什么呢?难道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们与作品的时间和空间距离太近,无法辨别它们的魅力?难道是“一叶障目”“厚古薄今”——我们的审美偏见让我们对时代佳作视而不见?难道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书写当下时代更难,我们还没有找到写出这个大时代精气神的方法?这几种缘由或许兼而有之,但最重要的或许有两个:一是新媒体彻底改变了人们的阅读视野,具体表现为对当下文学的关注度下降和对作品审美认知的多元化。二是面对一个全新时代,作家们正在失去对新鲜、复杂现实敏锐把握和思考提炼的能力,同时也失去了寻找新的路径和新的表达的勇气和雄心。当然,文学作品远离公共记忆,但并不意味着出色的时代之作会缺席,一切都在酝酿之中。
本期“重点推介”推出福建青年小说家李迎春的中篇《友谊路2号》,小说借用一个案件侦破的故事外壳,揭示了一个乡村奇人复杂的人生经历和精神世界。小说曲折的情节提示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谜团。为向“三八妇女节”献上一份礼物,特别策划“女诗人专辑”,由著名女诗人傅天琳领衔,共有十一位女诗人亮相,尽管这些女诗人风格各异,但细腻、敏感、深情是她们共有的特质。散文“新实力”推出彝族青年作家阿微木依萝的《小镇上》,这组散文与众不同,写出了小说的味道,如美国小说家约翰•契弗那样,在平静的叙述中写出了若有若无的生命忧伤,值得推介。
目 录
小说纵横
重点推介
李迎春 友谊路2号(中篇)
赵 依 文学的通灵:悬而未决,或神秘部落之巫?(评论)
中 篇
黄海兮 画皮
短 篇
陈 融 雨夜狂花
少 一 假人
开 春 听香
高 寒 动车今夜不返程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聂炳福 大山深处的风景
诗歌现场
名 家·傅天琳 / 柠檬黄了(组诗)
女诗人专辑
伊 路 黄灿灿的抽屉(组诗)
安 琪 故乡雨大依旧(组诗)
张映姝 喀拉峻山花书(组诗)
柯秀贤 麻雀时代(组诗)
张牧宇 长白山(组诗)
陈小虾 盆栽玉米(组诗)
微雨含烟 在西餐厅(外一篇)
衣沙贝 爱情穿过心脏(组诗)
李树侠 就这么微微地荡漾一下(组诗)
叶燕兰 斑(外两首)
散文风尚
新实力
阿微木依萝 小镇上
八方文采
维 摩 拾忆书
梦 乡 野性的天空
于燕青 花事
完玛央金 从沼泽来
林思翔 东海之滨的敏灶湾
汤伏祥 回忆郭风先生
张 茜 我从夏朝之都来
林珠妹 母亲
文艺探索
陈子铭 青禾与他的《戏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