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还是阅读最重要

来源:人民政协报 | 聂震宁  2019年03月14日07:32

自从2007年在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上我作为第一提案人提出《关于开展全民阅读的建议》之后,直到2017年,每一次两会,我都会就全民阅读相关问题提出提案。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上,我提交的最后一件提案是《关于在我国中小学设立阅读课的建议》。

因为全民阅读事关全民,所以我的每一件相关提案都希望有一定数量的委员联名提出,而每一次邀约都能得到许多委员热情的支持和参与。记得,有一次,一位比较熟稔的文艺界别委员在我提案登记表上签下他的名字后,微笑着对我揶揄道:“聂委员,您总是做全民阅读的提案,是不是因为你们出版社的书不好卖呀?”我笑了。我说:“您说得一点都不错,现在确实书不好卖。不过,书不好卖可不是出版业一个行业的事情。电影票房很重要,剧院演出很重要,小品相声都重要,不过,还是阅读最重要。书不好卖说明国民阅读状况不好,国民阅读状况不好可是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大事。不是有一种说法吗?一个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民族。”

此后在一些阅读论坛上,我时不时会提起上面这段对话,发现颇能引起一些听众的颔首回应。于是觉得似乎可以进一步思考全民阅读的重要性。

我尝试着把阅读跟科学文化传播的各种方式放到一起比较后发现,在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受到高度重视和用力推动的还是阅读。汉代《淮南子·本经》记述:“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说是仓颉创造文字的时候,天上落下粟米,鬼在夜里啼哭。这当然只是一个古代传说。可是,认为人类阅读文字就会“惊天地,泣鬼神”,强烈反映出中华民族对文字发明和阅读的重视程度。两千多年前,孔子在中华民族文化最重要的元典之一《论语》开篇就发出“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召唤,接着忠告人们“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不学《诗》,无以言”,还特别主张“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等等,十分强调阅读的重要性。我们不妨回想,几千年以降,中华民族世代相传,何曾对阅读懈怠过!耕读人家的对联常常是“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传统世家的对联曾经有“数百年旧家无非积德,第一等好事还是读书”,革命者的口号“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等震撼人心……

最早提倡全民阅读的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2年首次发出“走向阅读社会”的倡议,1982年又一次发出“八十年代的目标———走向阅读的社会”倡议。如果说第一次倡议主要面向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第三世界国家提出,那么,第二次倡议则面向全世界,因为当时欧美发达国家遭到“电视病”的侵蚀后国民阅读已经处于很不利的状况。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再一次提倡全民阅读,设立“世界读书日”,并且发表宣言:“希望散居在世界每一个角落的人们……都能享受阅读的乐趣……”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理念中,阅读是关系到“散居在世界每一个角落的人”。

在世界文明史和科技史上,几乎一致的看法是认为我国古代有四大发明中最重要的是造纸术。为什么?因为中国自东汉发明造纸术,使得人类文明成果得以丰富地记载和传承,而这些记载和传承使得人们较早得到了最便利和可靠的阅读。由于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中国古代出版业得到大规模的发展。一直到18世纪中期,汉语出版的书籍比世界上其他所有语言出版书籍的总和还要多。自20世纪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版业又有了加速发展,出版了大量中外文化科学名著。这些书籍承载着中华文化优秀传统和人类文明的精华,覆盖到既往历史中各种科学文化内容。可以说,在人类文明的交流和传播史上,目前还没有哪一种交流和传播方式在深度、广度和细致程度能够超过书籍。

阅读的重要性和好处显而易见,可是为什么自古至今还要那么多圣贤不断去提倡呢?为什么现在还需要国家一再加以倡导呢?事实上,阅读总会使得人们比较费力气,比较地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可是,这又是人类社会发展和个人进步的不二法门,所以需要不断地加以提倡。当今社会,与影视媒介相比较,甚至与其他许多传播方式相比较,书籍阅读受大众的欢迎度显然处于劣势,因为阅读比较费力,不像影视和其他许多传播样式那样来得轻松快乐。可是,阅读,无论是纸介质还是数字介质,只要是文字的阅读,乃是人类最重要的脑力活动,是人们的智商、情商、思维力和想象力得以维持和发展的基本路径。如果阅读消亡,后果不堪想象。每每念及此,我们就会想到国家应当继续加大倡导全民阅读的力度,因为,科学文化要发展,科学文化的各种传播方式虽然都重要,可是比较起来,还是阅读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