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全国政协委员白庚胜解读两会文化领域高频词

来源:中国民族报 | 张国欣 王婧姝  2019年03月11日22:50

白庚胜在全国两会期间接受本报记者采访。 张国欣摄

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全国政协第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艺界及社科界委员时,对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文化艺术事业繁荣发展高度肯定并寄予厚望,深刻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文化文艺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就属于培根铸魂的工作”。习近平强调,坚定文化自信、把握时代脉膊,聆听时代声音,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白庚胜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高屋建瓴,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针对性。文化的优势是我们这个多民族国家的显著优势,正因为拥有56个民族文化组成的精神家园,中华文化才多元一体、绚丽多彩、生机无限。我们一定要坚定这种文化自信,发挥好这种优势,保护好五千年优秀文化遗产,并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进一步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创造中华文明新辉煌,为世界文明与人类进步作出新贡献。

今年两会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民族文化领域的高频词汇。如何正确保护、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这些问题,白庚胜进行了解读。

一 、谈民族文化如何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在科学的理念之下保护、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

1.各级政府要树立正确的文化观

在文化保护方面,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文化观。习近平总书记说,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没有文化,人类的活动就只是物质活动,没有精神含量。如果把文化当作点缀,甚至看成是一种负担,那会让我们丧魂失魄。

现在,党和国家强调“五个认同”,其中就包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其实,这“五个认同”不是作为概念而存在的,而是活生生地存在于每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哲学思想等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例如,从史诗就能看出,很多民族的精神内核都是融会贯通的。《格萨尔王》《玛纳斯》《江格尔》是不同民族的史诗,但他们都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也包含着光明战胜黑暗、正义战胜邪恶的美好愿望。这些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吻合的。

对文化的概念要有正确的理解。我们一说到文化,好像只有学者的研究、书籍里的记载才叫文化。其实不然,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比如说,民俗、节日、“二十四节气”等,都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包含了丰富的人类智慧。过去,我们只在形而上的层面考虑文化,事实上,不仅形而下的物质形态可以提升为形而上的文化,而且形而上的文化也可以还原为形而下的物质形态,它们可以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互相转化,并促成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有的地方的官员缺少正确的文化观,盲目追求经济发展速度,要么忽视文化,要么在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将传统文化过度商业化,使其丧失了原有的价值、意义。

2. 转化和发展的前提应该是保护

对于优秀传统文化,不管是创造性转化还是创新性发展,其前提都是保护。新世纪以来,我国为保护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做了大量工作。对于这些有形的、无形的文化,我们要按照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来看待和处理,用学术保护、生产保护、生活保护、法律保护等多种形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有效利用。

比如说在云南丽江,东巴文化过去一直被认为是封建迷信,后来,丽江淡化了东巴文化的宗教性,强化了它的文化性,把东巴文化中蕴含的绘画、舞蹈、史诗、工艺等元素提炼出来,开发成文化旅游产品,丰富了旅游产业的文化内涵,东巴文化还被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促进了纳西族文化的蓬勃发展。

3.要以现代的方式来发展民族文化

现在是一个信息时代,科学技术在飞速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如果不去适应这个时代,用现代科技手段和市场经济形式加以武装,必然面临生存危机。

以博物馆来举例。传统的博物馆展陈方式已经不适应今天的快捷和超时空的信息传播,因而更多科技含量高的手段应运而生,给博物馆带来了新的生机。过去我们到博物馆就是用眼睛看文物、用耳朵听解说,但今天的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技术,可以让观众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身临其境地感受这种文化的魅力。因此,少数民族文化的技术创新,要有一种急迫感。

我曾经对丽江的文化保护提出了一个建议,就是走“两个极端”:一个是将过去的文化基因完整保留下来,进行透彻认识;另一个则是放眼中国和世界,掌握当今最前沿的技术、理念,然后用高、精、尖的技术与最前卫的理念来武装传统文化基因,形成新的文化理念、文化形式、文化产品,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这一理念的推动下,纳西族如今变成了举世瞩目的“明星民族”,联合国甚至推出了“旅游+文化”保护文化遗产的“丽江模式”。

二、谈如何从民族文化角度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对文化的认识越深,越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1.要深入研究文化源头

对文化的认识越深,越有利于认识和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概念。还是以神话为例,在不同民族的神话中,其实能看到相同的精神世界。纳西族的《创世纪》中认为,纳西族、白族、藏族拥有同一个祖先。可见,越深入研究,我们就越会发现各民族的共同点越多。

关于人类文明的共性和个性,可用“枣核”来形容,头尾都很尖很小,而中间很大。我们在中间看到的是多样性和差异性,但不断往前推的结果,是在源头上找到共同点。对于历史的深入研究,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利于强化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2.文化研究者要有家国情怀、世界眼光

文化研究要有一定深度,需要文化研究者具有更高的眼光和站位。如果只研究自己一个民族的文化,可能会产生文化虚无观或文化优越论,甚至“文化沙文主义”。跳出本民族文化,才能看清文化的发展脉络,正如跳出地球看地球,才能看清地球是圆的。

文化研究者要有一种家国情怀、世界眼光。如果只站在本民族的立场来考虑文化,那文化就“做不大”,甚至还会和别的文化产生冲突。在研究本民族文化的同时,还要了解其他民族的文化,发现“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中华文化不是某个单一民族的文化,而是56个民族共同创造的文化。

3.文化研究要有科学的方法

学术研究、文化研究一定要在科学方法的指引、武装之下进行,才可能得出符合客观实际的结论。我们搞研究,既要有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运动、发展、变化、辩证地认识问题,也要有具体的方法,如统计的方法、比较的方法、文献的方法、考据的方法、评估的方法等。只有经过多种方法验证的观点,才可以称得上是科学的研究。

我曾经在云南看见过一位“学者”写有几十本专著,但资料庞杂、观点混乱,缺乏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这种不科学、不客观的“学术成果”流传开来,小了影响自己的形象,大了制造学术混乱,再说大一点还会引发社会冲突、民族矛盾,极不利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要避免这种错误,就需要学者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坚持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坚持严谨治学,对历史负责、对国家与民族负责,勇攀学术高峰,为我国新时代的人文精神重构贡献自己的力量。

(赵琳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