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夏蒙:与时代同步伐

来源:人民政协报 | 王建国(夏蒙)口述 郭海瑾 整理  2019年03月07日09:27

在现场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对文化自信,对文艺创作,又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心中豁然敞亮,许多话都对我们纪录片人的创作具有指导意义。

我做纪录片,始于一段机缘。

上世纪90年代初,我开始创作电视剧,其中由我执笔编剧的电视连续剧《赤魂》和《林祥谦》都曾在央视播出,并获得了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按说,沿着电视剧编剧的道路走下去,可能会顺风顺水,但一个偶然的机缘却让我改变了创作方向,开始拍摄纪录片。

1995年,我打算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邓子恢同志写一部电视剧。当我带着编写好的剧本大纲请教曾担任福建省委第一书记的项南同志时,他问我:你为什么不拍摄一部纪录片呢?邓老的一生充满坎坷,但他从来不改初衷,勇于坚持真理,你能如实地拍出来,就会非常感人,也会更有意义。我觉得项南同志说得有道理,又去查找了很多与邓子恢有关的资料,决定尝试把这个题材拍摄成纪录片。经过近两年的努力,我带领着几位都没有纪录片创作经历的年轻人摄制完成了六集文献纪录片《大地忠魂》。播出后我们收到了很多观众的来信,还有些老同志打通了我们的电话,却激动地哽咽着半天说不出话来。

观众的认可是最大的奖励,也使我真切认识到,纪录片确实有一种伟大的力量———真实。

特别是当你真实地记录和挖掘出一段又一段尘封的历史,让许多有故事的人面对镜头打开他们的心扉时,你其实就完成了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留下了对历史的珍贵记忆。

从做电视剧编剧转向纪录片创作,其实也有相通之处。现在国际上都公认,纪录片也需要讲故事。真实的故事往往更有力量,能深深打动观众。而我们所做的工作,就是通过大量的田野调查、现场拍摄、口述历史、真实再现等,让这些历史更加真实可信,更富有艺术感染力。

我出生于福建,父亲是解放战争年代南下的老兵,祖籍山东蒙阴。1977年我高中毕业后回沂蒙山老家插队,又从沂蒙山去当兵,在基建工程兵部队担任汽车兵,先后参加了“引湙入津”工程和广西天生桥水电工程建设。1985年,我退出现役后参加高考,进入福建艺术学院学习戏剧,整整比班上应届参加高考的同学大了8岁,格外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正因为此前在农村与部队生活的阅历,我从青年时代就有一种家国情怀,也对现实主义题材的文艺作品有一种偏爱。以后无论是电视剧创作还是纪录片创作,追求真、善、美的同时,更注重其中的“真”。所以,放弃电视剧创作,开始拍摄纪录片,似乎也是一种必然的选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文艺工作者要走进实践深处,观照人民生活,表达人民心声,用心用情用功抒写人民、描绘人民、歌唱人民。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多到实地调查研究,了解百姓生活状况、把握群众思想脉搏,着眼群众需要解疑释惑、阐明道理,把学问写进群众心坎里。

我的纪录片创作一直在践行着为人民创作的理念,在用心用情用功抒写人民、描绘人民、歌唱人民方面作了许多有益的探索。

多年来,我拍摄了关于毛泽东、邓子恢、习仲勋、陈嘉庚、项南等十几部人物纪录片,也拍摄了南方三年游击战争、香港回归、中国共产党95年奋斗历史、人民解放军战斗精神的文献纪录片,片中洋溢着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也凝聚着家国情怀和对真善美的追求。这些纪录片播出以后,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有多部纪录片至今还在网上拥有很多观众。纪录片对人的教育潜移默化,10多年前,有关部门就曾联名将我的纪录片推荐给中小学生作为课外学习读物。许多孩子看了这些片子以后,在作文里写下了感人的文字。

拍摄纪录片往往要经历许多艰苦的旅程,每一部大型文献纪录片都要走过万水千山,克服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

2015年,我接受了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拍摄文献纪录片《筑梦路上》的任务。正进行前期采访调研时,在一次例行体检中被查出胃部罹患肿瘤,通过微创手术从胃中取出一个近五公分的肿瘤,胃被切除了1/5。手术出院后的第3天,我就带领摄制组踏上了青藏高原,开始进行外景拍摄。当时手术的创口还没有完全愈合,到了高原腹压上升,又开始渗出血水,我用大号的创可贴贴上继续工作。对于一部如此重要的作品,你一旦接受任务就别无选择。在后期制作的那些日子里,我有40多天时间没有上床睡过觉,困了就在椅子上眯一会儿,一睁开眼睛就继续开始工作,最后终于完成了这部反映中国共产党95年奋斗历程的鸿篇巨制。节目播出后引起巨大的社会反响,创造了当年央视黄金档节目的最高收视率,数据显示比当时收视率最高的电视剧还高出几个百分点,到现在受众达3亿以上。

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广大文艺工作者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作为一位纪录片导演,我始终紧跟时代步伐,努力展示新时代精神风貌。我在建军90周年拍摄制作的纪录片《永远的军魂》分别以《旗帜》《战斗》《牺牲》《忠诚》《信仰》《英雄》6个主题结构成篇,每个篇章又有8个相对独立的小故事,即可整集播出,又可碎片化传播。2018年播出之后,被制作成短视频版和手机版广为传播,成为许多部队进行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

这部纪录片的创作缘起是2014年在古田召开的全军政治工作会议。1929年,红四军第九次党代会确立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这个永远的军魂,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军魂,才有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到的关于红34师的悲壮故事。红34师在长征过湘江时担任中央红军总后卫,在掩护红军主力过湘江后陷入敌军重围,最后弹尽粮绝,几乎全军覆没。韩伟是这支部队活下来的唯一一位指挥员,在重病弥留之际,他交代儿子韩京应该将他的骨灰送往闽西。韩伟将军生前从未踏上闽西,但他一直牵挂着那些永远不能回来的战友,希望自己能以这种方式永远陪伴那些烈士英灵。1996年,我写了一篇报告文学《壮士一去———红34师浴血湘江》,《血战湘江》的编剧项小米大姐当年就读过我这篇报告文学。

纪录片工作者不是在拍摄纪录片,就是在拍摄纪录片的路上。就在此时,我们《长江之歌》的几个摄制组还在青藏高原和长江的几条支流采访拍摄。一部优秀纪录片往往是靠岁月沉淀而成的,我有好几部纪录片拍摄制作的周期都长达10年以上,这里面付出的劳动和艰辛,是外人难以想象的。

2018年,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我担任总编导、总撰稿与兄弟电视台合作,完成了反映改革开放40年伟大历程的文献纪录片《风云40年》,完成了大型口述历史文献纪录片《潮起珠江》,并参与了《广东改革开放史》的部分章节的撰稿工作。因为十几年不断进行改革开放初期口述历史的采访记录工作,我们为广东改革开放这段峥嵘岁月留下了大量第一手资料。

2019新年伊始,我与团队完成了纪录片《长江之歌》的第一季《长江序曲》,这是一部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大保护指示精神为指导拍摄的纪录片,是一份来自长江经济带建设第一线的报告。我们以纪录片的方式,讲述了以长江大保护为主题的中国故事,这是我们向党和人民交出的又一份答卷。

(作者笔名夏蒙,系全国政协委员、著名纪录片导演、中国纪录片学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