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如何《听懂一幅画》

来源: 北京日报   | 任晓  2019年03月05日08:53

《听懂一幅画》 将行 著 东方出版社

艺术对于我们,究竟意味着什么?它是平凡生活中那一份“轻”,绝对抵不上日常生活中的柴米油盐。可是,正是这一份“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点亮了我们的生命旅程。这是《听懂一幅画》的作者在书尾处表明的心意。

逛博物馆、看展览,近年来已成为都市生活中的一道亮丽风景,各类艺术类书籍由此成为热门读物。

《听懂一幅画》的作者是位博物馆达人,长年利用业余时间“奔跑”于各大博物馆、美术馆担任志愿讲解员。一下子抓住参观者的注意力,这种在长期实践中培养出来的讲述能力也原汁原味地体现在了本书的写作之中。

许多讲解员,热衷于绘声绘色地讲述画家的人生故事。可本书作者偏偏是个“不爱讲故事的人”,在他看来,画是用来看的。画家的人生经历和创作背景,固然是理解作品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是如果由此避开对作品本身的分析,无疑浪费了每一位参观者到现场观看原作的宝贵机会。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体验:在博物馆里,面对作品,充满疑问:为什么这幅画把人画得这么丑陋?为什么那幅画把红色画得那么突出?

作者将自己多年看画与讲画的经验、将自己从画面中找到的答案,讲给你听——画面构成、色彩搭配、光影明暗、形体塑造……专注于引导读者更加纯粹地欣赏画作本身,犹如将一把把打开画面谜团的钥匙递向读者。

本书精心选取了26幅西方绘画史上的经典名作,设计成了五个“展厅”,按西方绘画常见的五个主题依次呈现,并以颜色区别,一目了然。每个“展厅”不大,只有五六张画,以时间为轴,紧扣画面,一幅幅掰开揉碎、娓娓道来。前面带领读者进入“展厅”的开场白,以及后面“回顾展厅”的总结,无不简短通俗,又提纲挈领。这样的布局,使一本纸质书籍,具有了某种身临博物馆现场的效果。

作者试图从画面中窥探到不同画家的创作心迹,又能在对比中让读者感受到时代变迁对于画家创作的影响。比如第一章节的“宗教画”中,提香的代表作《圣母升天》,以饱满的色调,烘托了圣母接受上天的召唤,升入天堂的荣耀时刻。而紧随其后的是卡拉瓦乔的《圣母之死》。在画家饱含人性关怀的笔下,戏剧化的光影效果,突出刻画了圣母作为一个普通女性死去时的惨白容颜。回头再看这一“展厅”的主题“回到人间”,是否有更多领悟呢。

虽然本书甄选的都是经典名画,其创作者皆非“凡人”,但作者却强调了艺术来自艰辛的思考,更基于经年累月的默默求索。本书开篇讲到15世纪的意大利画家安吉里柯,当了一辈子的修士,一生简净,没有惊天动地的事件发生,却留下了后人难以企及的壁画作品。而生活在20世纪上半叶的意大利画家莫兰迪,其个人生活平淡无奇,每天从家到学校,两点一线,周而复始。终其一生,他在画布上反反复复描绘的只是最为普通的瓶瓶罐罐,却通过交错排列的形式或微妙的色彩,苦苦追逐他在绘画中想达到的本真。通过这些,作者指出,画之所以迷人,全在于敢于打破人们习以为常的看待事物的方式,用新的眼光发现事物的真相。

在讲述名作《最后的晚餐》时,作者除了分析画面的构成与人物心理之外,用更多的笔墨追溯了关于“耶稣之死”这一主题表现形式的发展轨迹,以此说明:任何一个堪称经典的构思极有可能是几代画家不断探究的结果,绝非某个天才画家的偶然灵感。

相关图书

《有生之年一定要看的1001幅画》

[英]史蒂芬·法辛 主编

中国画报出版社

上一次观影经历中,你或许在黑暗中度过了两个小时等待影片的徐徐展开;上一次阅读经历中,你或许花费了一周以上的时间与小说相伴,咀嚼和沉思书中的文字。现在想想看,你观赏一幅伟大的画作,又花去了多少时间呢?

优秀与伟大的画作犹如人物:从照片上你可以知道他们的大致模样,但要了解他们的真实面貌,可得花时间与他们结交了。了解画作显然不是一件轻易的工作,要知道一位美术馆游客驻留在每幅画前的平均时间不超过三秒钟。

然而直到现在这还是一个事实:了解一幅画有多么好,不是听信别人的说法,而是亲自跑去看那幅画,花时间与画待在一起。这是迄今不变的道理。因此,本书的出发点是成为拜访者的随身手册与旅途伴侣,而不是安乐椅上的旅游指南。

确立了这些想法,我着手拟定名单,这些名单又形成了本书——《有生之年一定要看的1001幅画》。  

(史蒂芬·法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