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编后记

来源:《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19年第1期 |   2019年03月03日20:00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2019 年如约而至。今天,《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创刊号终于与大家见面了。对于一份刊物而言,这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时刻,它意味着“时间开始了”,意味着开端和启航,也意味着责任与使命。在新的征程上,我们编辑部全体同仁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带着光荣与梦想出发,为中国当代文学批评事业的繁荣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学习习近平关于文艺的系列论述”栏目刊发的是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系列论述的研究成果。张炯论述了习近平关于文艺的系列论述产生的思想和理论背景,指出了其对于当今时代文艺发展的重要意义。马建辉细致解读了习近平总书记两篇文艺讲话的丰富内涵,并结合当下文学状况分析了其指导作用和历史地位。

“纪念改革开放40 年”栏目中刊发对改革开放40 年中国文学的研究与纪念文章。陈晓明回顾并总结了改革开放40 年来中国当代文学理论批评发展的历史轨迹与总体特征,是一篇客观全面总结中国当代文学理论批评发展的力作。孟繁华与蒋寅则围绕古代文论的现代价值这一话题进行对话与探讨,作为分属古代和当代两个不同领域的学者,他们的思想碰撞非常精彩。

“重温经典”栏目是对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具有经典品质的作家作品的重温与新解。杨辉分析了路遥的创作与《讲话》传统的关系,指出了其写作的人民性特征和对现实主义传统的延续,富有新意。王志华从《哦,香雪》的现代性追求、性别政治现象、知识启蒙等角度分析论证作品与主流文学的关系,亦有个人见地。

“诗歌研究”栏目中,叶橹对新诗诗体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诗体是流动的,诗性是永恒的”观点对于新诗诗体问题的探讨具有启发性和针对性。傅元峰、席云舒对于王学芯和布兰臣的个案研究也都有学术价值。

“文学史研究”栏目中,王兆胜以2018年《人民文学》所刊发散文为研究对象,探讨“好散文的境界”,不仅对当下散文创作有及时总结,对于期刊与文学史的关系也不无启发。王金胜以《白毛女》为切入点,总结新歌剧从延安时代到新中国的发展流变及其在社会历史进程中的演变,很有史料价值。

“作家作品研究”栏目中,张福贵的文章从人物形象、善恶观念、历史意识等角度切入莫言的创作,分析其背后超越民族和历史的悲悯,丰富了对于莫言作品的认识。李继凯、张瑶的文章用比较分析的方法研究“二贾”之间的共性与差异,这种互为参照的对比有助于更为全面客观地认识两人的创作以及他们所处的时代。本栏目中颜向红、张丽军、范伊宁、周景雷等人的文章也都各具特色。

“徐则臣《北上》研究专辑”是对徐则臣长篇小说新作《北上》的专题讨论,徐刚、江飞、赵依从不同角度切入作品,在解析小说呈现的丰富价值的同时,也指出了存在的问题。

“最新文本”栏目是对当下文学现场的及时跟进和介入,四位作者所评论的四部长篇均是最新问世的长篇小说作品。对于新作品的及时研究和讨论不仅有助于给作家创作提供参照,也有助于把握文学创作动态,引导文学创作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