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那一代漂在巴黎的求法者

来源:北京青年报 | 王奕丹  2019年03月01日08:58

徐悲鸿 杨仲子一家 布面油彩 59.5×79.5cm 1928年

潘玉良 黑衣自画像 布面油彩 90×64cm 1940年

赵无极 1.12.64 布面油彩 130×89cm 1964年

黄显之 白地樱桃 布面油彩 1963年

吴冠中 爱晚亭秋意 布面油彩 94×55cm 1970年

方君璧 禅者初心 布面油彩 129.5×96.5cm 1961年

展览:先驱之路:留法艺术家与中国现代美术(1911-1949)

时间:2019年1月12日至2019年3月3日

地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二层展厅

2019年是“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一百周年、“五四”运动一百周年、中法建交55周年,中央美术学院百年校庆后的开年首展“先驱之路:留法艺术家与中国现代美术(1911-1949)”应时而至。展览分为一个主展和三个专题展,主展“先驱之路:留法艺术家与中国现代美术(1911-1949)”尽量全面呈现留法艺术家的代表性绘画作品,三个专题展——“他乡之乡:中国留法艺术学会”“他山之石:留法艺术家与中国现代雕塑”及“饮水思源:留法艺术家的法国老师们”则分别进行了详细的史料研究、作品搜集,从不同角度对“先驱之路”的展题进行解读。

“艺术的学习不在欧洲,不在巴黎,不在大师们的画室,而在祖国、在故乡、在家园,在自己的心底。赶快回去,从头做起。”

——吴冠中

百年之前,大批青年学子、仁人志士为拯救国家于危亡、复兴民族文化于疲弊,除力研传统典籍探索新政新法,许多人亲身远渡重洋,愿求得先进西法,以改革乱世、振兴国家。从清政府后期至新中国成立前,通过政府公派、学生自费的留学生数量可观,他们的足迹遍至欧美日,涉猎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各个领域,回国后均成为各领域的奠基者、领头人。在这些“西法”之中,也包含了艺术的门类、观念、技法等。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20世纪初足以促进改变中国发展走向的事件,主力军中不乏多位集体留学浪潮中的艺术家的身影,其中以留学法国的人最多。

在动荡不安的时代,他们都是满怀热情和不舍登上“波尔多斯号”邮轮,经历长达一个多月的海上漂泊到达欧洲。

展览展出了从40余家公私机构及个人藏家借展来的40余位留法艺术家200余件作品。难能可贵的是,展览中还有多件只听闻却无人见过的珍贵画作首次露出“庐山真面目”,更有多位长期被岁月尘埃遮蔽的艺术大师得以重新进入公众视野。

吴法鼎、王静远、王如玖、颜文樑、江小鹣/江新、潘玉良、李超士、徐悲鸿、刘海粟、曾一橹、王子云、郭应麟、方君璧、韩乐然、张弦、常玉、李金发、林风眠、滑田友、黄觉寺、司徒乔、林文铮、谢投八、吴大羽、周碧初、廖新学、蔡威廉、刘开渠、常书鸿、吕斯百、唐一禾、厐薰琹、秦宣夫、雷圭元、唐蕴玉、郑可、黄显之、王临乙、吴作人、曾竹韶、胡善馀、李瑞年、萧淑芳、董希文、吴冠中、赵无极、熊秉明、刘自鸣、吕霞光……这些名字中,有如今家喻户晓的巨匠,也有被历史洪流掩盖的名家。每一位艺术家在他们的时代都曾书写了辉煌,为近现代中国艺术的现代化推波助澜。

早期留法的雕塑家江小鹣,曾配合民国政府现代城市空间的规划,于上海、武汉、南京等地塑造多处孙中山像,成为城市地标,并以实物向当时的社会民众推广了西方“雕塑”的概念。再如王子云,他留学法国拜于著名雕塑家朗多维斯基门下,并同时学习油画。留学期间,他的个人简介及作品入选巴黎出版社出版的《现代美术家辞典》。回国后,他组成中国第一支考古团——西北艺术文物考察团,对中国古代美术遗迹进行了长达5年的考察研究,编著了中国第一部雕塑史专著《中国雕塑艺术史》,并先后任教于杭州美术专科学校、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与国立艺术专科学校、西安美院前身西北艺术学院等高校,培养大批美术史、雕塑专业人才。

此次展览的策展人之一董松对借此展览发掘出的、久被埋没的艺术家之一郭应麟先生作了详尽的考察。在董松的叙述中,郭应麟是常书鸿推崇备至的艺术家,不止一次提到郭应麟是当时画得最好的人,但因历史原因,无人见过郭应麟先生的真迹。黄永玉先生曾在《在集美的日子》一文中谈到对老师郭应麟的回忆:“集美学校我第一个美术老师是郭应麟,他是真正正式从法国巴黎美术学院毕业(有的人不是),油画人物和风景都行。我敬畏他是因为我不懂油画,他提到的一些外国画家我大部分不认识。他原是集美毕业才去巴黎的。他说话喉音、鼻音都重,带点洋味,穿着又很潇洒。跟在他后面去美术馆,穿过油咖喱树和合欢树林荫,心里很神气。”

郭应麟在1937年7月抗战全面爆发后出走南洋,到新加坡出任南洋美术专科学校美术教员,而南洋美专是厦门美专在海外的延续,被视为中国现代美术教育体系向海外华人延伸的典范。经过本次大展工作人员的大量调查,郭应麟三件尘封在中央美术学院藏品库半个多世纪的作品首次与公众见面,使一位传说中的人物形象通过真迹丰满了起来。本次展览进行的大量艺术家生平资料整理、艺术作品搜集的工作,也有利于对如郭应麟等这类被历史选择性遗忘的艺术家进行更深入的学术研究。

展览中有两幅油画《花卉静物》,是谢投八先生的作品,因尺幅较小,才得以在战火纷飞的时代留存下来。在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中,很少听到谢投八的名字,可这位在巴黎留学六年的艺术家,曾负责创办了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在祖国东南承担起了教育传播西方现代艺术的重任。

说到中国美术教育事业,这场展览可以算是通过作品串联了中国现代美术教育大部分的领军人物。如一进入展厅就可看到几幅徐悲鸿先生的作品,其中《杨仲子一家》是其学成归国后于1928年创作的,当时徐悲鸿任国立北平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时局动荡之下不忘好友曾经的帮助,对友人的情谊跃然于画面之上,这也是这幅作品的首次公开展览。画面有着典型的西方古典主义构图,并融合现代派的笔法、色彩。此时的徐悲鸿,胸怀复兴中国美术的大志,开始探索将其所学与中国传统美术结合发展的道路。在《中国画改良论》中,徐悲鸿指出:“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绘画之可采入者融之。”中西融合的观念,成为指导中国现代艺术发展的主流道路,直到现在仍影响着学院派艺术体系的建构和中国人对当代艺术的理解。

在遥远的西北,早在抗日战争时期,就有韩乐然、常书鸿、王子云、吕斯百、董希文、吴作人、司徒乔等一大批留法艺术家纷纷来到甘肃、青海、新疆等地区进行写生和临摹考察。1943年敦煌艺术研究所(即今敦煌艺术研究院)的成立,得益于以常书鸿为代表的艺术家的坚守。1950年9月,原为中央大学艺术系主任的吕斯百,奉调到兰州担任西北师范学院艺术系主任。在受法国古典主义、现实主义艺术滋养的吕斯百先生的带领下,西北地区的现代美术教育事业逐渐步入正轨。

走过以西方古典主义、写实主义、现实主义风格为主的展厅后,可看到众多学习西方现代主义诸流派的先驱,如创办了北平艺专和杭州艺专的林风眠、与乌始光等人创办上海美专的刘海粟、与倪贻德和张弦发起现代美术社团“决澜社”的庞薰琹、曾担任《辞海》编委会委员的秦宣夫等。他们在现代主义各流派的基础上,同样探索着融入、转化中国绘画的笔法、精神,力图开辟出一条新的中国现代美术道路。如林风眠回国后,就提倡“到民间去,使民众艺术化”,因为他认为“民族文化之发达一定是以固有的文化为基础,吸取其他民族文化,造成新的时代”,要在国内“介绍西洋艺术、整理中国艺术、调和中西艺术,创造时代艺术”。

现实性与现代性、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艺术思想在20世纪的中国相互交融、碰撞,形成的百家争鸣、百舸争流的繁盛局面,自1933年4月2日在巴黎常书鸿寓所成立的“中国留法艺术学会”就已经开始了。直到20世纪50年代,“中国留法艺术学会”活跃的20年里,先后聚集了常书鸿、滑田友、潘玉良、吴冠中、赵无极、吕霞光等111名旅法艺术家。他们经常探讨切磋艺术、通过与《艺风》杂志合作传播艺术观点、举办会员作品展览,是当时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海外艺术团体。本次展览为此专门开辟出一个专题,通过长期资料搜集,以照片、文献结合的形式向观众和学术界再现中国留法艺术学会曾经的盛况。

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到法国之后,吴冠中先生毅然踏上了归国的征程。回国之前,他给老师吴大羽先生去信说道:“艺术的学习不在欧洲,不在巴黎,不在大师们的画室,而在祖国、在故乡、在家园,在自己的心底。赶快回去,从头做起。”吴冠中先生说出了无数曾远渡重洋的艺术家的心声,回国后的他们,改变了20世纪上半叶中国美术的发展面貌,影响至今。然而,他们踏上怎样的征途、如何成为“他们”,许多人仍是模糊的,在此次大展中,我们可见微知著。这一条“先驱之路”,有崎岖,有无畏,有踌躇,有坚毅,终将走向宁静的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