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还原广式生活智慧:广州“非遗课来了”

来源:中国文化报 | 谭志红  2019年02月25日09:06

2月13日,伴随着喜庆的锣鼓声,由广东省广州市非遗保护中心打造的“依时而作——2019‘非遗课来了’”首场体验课——“广式醒狮迎新年”在广州市黄埔区小坑村启动,贯穿全年、“广味”十足的非遗之旅正式上线。2019年“非遗课来了”以二十四节气和岁时节庆的岭南习俗为主题,开设了36项非遗体验课程,带领市民领略广式生活智慧。

体验课回归“非遗现场”

咚咚锵、咚咚锵……每逢春节,醒狮队伍走进广州的大街小巷为市民送新春祝福已成为广州新年里最热闹的场景。实际上,地道的广式醒狮远不止舞狮这一项,还包括拜祠堂、庆新春表演、群狮闹元宵、狮队走访兄弟村等环节。作为2019“非遗课来了”的首场体验课,“醒狮迎新年”与之前多次举办的醒狮体验课不同:将体验课搬到了传统村落,不仅还原了春节期间醒狮队伍走访兄弟村的过程,还让人们在祠堂体验具有地道广府风格的地狮“采青”、倾听传承人讲述醒狮习俗和礼仪、收获美好的新春祝福。

2月14日,2019“非遗课来了”第二场体验课——“掷彩门,闹元宵”在广州市从化区江埔街江埔村举行。当天,参加活动的人们观摩了传统祠堂祭祖,在热闹喜庆的气氛中食用祠堂饭、参观彩门扎制,并在刺激又壮观的非遗项目“掷彩门”中讨得新年好彩头。

2019年“非遗课来了”由室内搬到室外、由舞台表演转到村落现场、由学习技艺转向感受节俗文化内涵,呈现出新年新气象。广州市非遗保护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把“非遗课来了”活动打造成民众喜闻乐见的优质非遗课IP。

开启传统广式生活探寻之旅

在历史的流变中,人们根据二十四节气,形成与之相关的丰富多彩的非遗活动,反映出先民与自然相处的生活智慧。广州人在一代又一代的口传心授中将其留了下来。立春时辞旧布新、万物复苏,“老广们”舞着热闹的醒狮求吉祈福;夏至时天气炎热,“老广们”带着“冬病夏治”“春夏养阳”的养生理念,排队进行三伏天灸;待到秋高气爽的重阳之时,“老广们”携幼扶老,举家登高望远,助益身心;本着“以鲜为先,追求本味,不时不食”的健康饮食原则,“老广们”则开始了四时皆不同的粤菜寻味之旅。在时代的发展中,这些广式生活智慧有的成为了人们的生活习惯,有的已逐渐被淹没。

近年来,广州市非遗保护工作致力于让传统广式生活智慧融入现代生活、让非遗文化弘扬当代价值,实现“见人见物见生活”。基于此,广州市非遗保护中心策划组织“依时而作——2019‘非遗课来了’”活动,联合社会力量及广州市各区非遗保护中心、非遗项目保护单位和传承人群,举办单次体验课、系列培训班、组合式体验营、研学游、大型公开课和线上直播课等多种类型的非遗课,并设计了元宵节体验“掷彩门”赢取好彩头、惊蛰春耕体验舞春牛、清明踏青学盆景等36项非遗活动。

搭建非遗活化利用新平台

“非遗课来了”为广州非遗资源的活化利用搭建了新平台,衍生出“非遗+”的文化新业态。广州市非遗保护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过去由于原有的经济生态和传承传播模式,非遗传承人群往往以卖产品、演节目为生,这种思维在过去有其生存之道。然而,随着人们对多元化精神生活的追求不断增加,迫切需要从供给侧入手提供多元化的文化服务。“非遗课来了”旨在通过课程形式将非遗项目进行活化。一方面,提供丰富的、个性化的文化活动,让更多人认识、喜爱非遗文化;另一方面,引导传承人群跳出传统的产品思维模式,以更活跃的服务思维让非遗融入现代生活。

2009年以来,广州市非遗保护中心已开设了岭南古琴艺术、广东醒狮、咏春拳、广绣等25个非遗项目学习班共200多期,52种单次体验课共100多堂。2018年,又新增了广州非遗通识课、岭南古琴公开课等四种大型公开课。此外,还组织了多个系列的非遗冬、夏令营,以不同非遗项目组合的探究课形式,为青少年提供节假日的文化活动。为使人们能够依托网络学习非遗,2017年和2018年,原文化部公共文化发展中心全民艺术普及慕课示范项目《广绣慕课》和《广彩慕课》分别立项拍摄;2019年,《广州非遗通识慕课》也正在紧锣密鼓筹备中,使“非遗课来了”活动形成比较完备的体系。

与此同时,传承人群也不断实现着从“物”到“课”的思维转化,自主开设各类非遗课,探寻非遗的当下传承之道。仅在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广州非遗开放日,全市就有50多个非遗点向市民敞开大门,传承人和保护单位自发组织各类非遗体验课,让更多民众走近非遗、了解非遗,参与到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