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花城》2019年第1期目录

来源:《花城》 |   2019年01月16日16:59

中国叙事

应天府 / 叶兆言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正式称帝,定国号为大明,建元洪武,以应天府为南京,以开封为北京。彼时天下初定,富庶稳定的江南地区,尤其是南京,是朱元璋最好的选择。从此,南京第一次真正意义的一统天下,第一次告别分裂,第一次成为大中国的首都。

文章以明朝的建立到覆灭为线,把明朝对于南京的历史、经济、人文等方面的重要影响,用新的角度进行梳理,皇子的日常生活、平民的谋生之道和民间文化发展传承等等都在文中被一一解读。作者以这种深入浅出的叙述方式,带领读者理解历史,读通历史。

中篇小说

幻想故事集 / 张 柠

小说用荒诞迷离的寓言笔法讲述了以安达为主角的六个幻想故事。身份各异的安达们在城市中所体验到种种边缘而无望的生活状态:在南方图书馆中发现了一本无题旧书《安达平淡无味的身世》;按照“意念控制法”,倒立,热水净脚等步骤来观摩和记录鸟语;最后,父亲临死时告诉安达,因为他的呼吸节奏与城市的节奏不同因此才得了哮喘……作者以奇崛的想象进入现实,叙述老练沉稳,用深信不疑的口味说出生活中的荒诞和无奈。

孤独的城市/ 李治邦

小说编织了四条悬念线索,书写了名画背后人心与金钱的灰色领域,以及个人深陷巨大旋涡中的孤独茫然。悬念一,父亲痴爱书画,自杀离世后,留下毕生收藏在地下室。父亲为何自杀?父亲的巨额收藏源自何处、未来如何?悬念二,张心计是市博物馆副馆长,却一直为小人举报,屡屡阻挠他晋升馆长。小人为谁,为何目的,如何揪出?悬念三,由张心计负责的一场拍卖会举办在即,董副馆长却将张心计约出,拿出一块“田黄”,想一同参加拍卖。张心计是否会因此遭祸?悬念四,张心计妻子安安是刑侦警察,安安从刑侦角度为张心计梳理分析,能否助张心计拨开迷雾、得到真相?

交界——心识愿者L21 蓝樘实验档案 / 杨映川

来自海澳华星球的外星生物卡西帕拉,在地球已经生活了六百多年,海澳华一直对地球存有好感,为挽救地球急势重坠的危机,卡西帕拉对地球人蓝樘建立了观察档案。蓝樘作为一名动物医学专业的研究生,致力于动物的生理与心理救助。然而他女友的父亲越凡星,却是一位研究仿生动物的专家,他研发出的PAKEY有着动物的外表,并能完全依照人类的心愿来行事。PAKEY让人类欢喜,而真正的动物遭到了人类的赶杀……人类因自私而抛弃了曾经最好的朋友,然而动物们却依旧对人类回报了爱与信任。

青年作家小辑

城北急救中 / 修新羽

小说的故事主体是一对学生情侣的相处和生活。简单的生活片段背后,是年轻人在一座城市拼搏和相爱的幸福与辛酸。小说的亮点在于语言表达的酣畅与内在情感的控制与张力,可以看到作者驾驭文字的才华。

食色两相 / 水鬼

本篇包含4则微型小说,食、色,性也。

兵荒马乱的年头,一位僧人偶遇一位打鱼人,打鱼人发现高僧有一只能将万物煮成食物的钵,顿生杀机;咸丰年间,御厨葛求图因一次失误,连夜逃出了皇城,高超的厨艺却让他再次陷入困境;穷小子小林因家贫无法娶妻,一条成精的鱼人却舍命让他得偿所愿娶得美人归;术士师父将其梦中一座囚禁有罪之人的古塔传给了“我”便撒手人寰,梦境与现实,我与他人之间的界限如此模糊……

夜色袭人 / 王海雪

小说以春、秋、冬、春四个章节细细勾勒、慢慢展开。着重叙述了三十八岁那年的“夜色”对刘圆此后人生的影响。作者频繁使用倒叙和插叙,让故事情节的发展带有几分神秘感,使人物性格在情节的推进中渐渐丰满,刘圆四十余年的情感历程在夜色中坦露出来。

暖之三季 / 陈小手

小说由三个篇章组成:“照片上的春天”,重病的爷爷已病入膏肓,而他的淳朴、豁达永远留在照片之上,给予心爱的孙子小非温暖与力量;“棉田上的秋天”,父亲一走,姐姐崩溃了。整个家支离破碎,剩下母亲与小非苦苦支撑;“手套里的冬天”,父亲终于要去省城看病了,为了撑起一个家,他耗尽心力,仍家徒四壁,唯一可供慰藉的,是寒冬中一家人的爱。小说哀而不伤,向阳而生。一个家庭被贫困和疾病冲击,支离破碎,只要活下去,总有希望,总有阳光。

疯鱼 / 三 三

小说刻画了一个小女孩对于家庭和爱的微妙心理。“我”非常喜欢金鱼,把家里养的四条金鱼当成自己的宝贝。舅舅和舅妈带着表妹来到我家做客,两个家庭之间的关系非常微妙,因为有求于舅舅,父母对于舅舅一家非常客气。偏偏表妹萍萍看上了我的金鱼……说从一个小女孩的视觉来写一个家庭的艰难,以及在这种艰难环境下成长的小孩必须出让本来属于自己的精神世界。

花城关注 栏目主持人:何平

本期关键词:新海外华语文学

本期专题关注的是新世纪以后抵达海外的华语作家,他们共享了中国内地改革开放的成果,在中国崛起和全球化背景下到世界去,精英化的教育影响了他们的创作风貌。在新媒体写作的经历,使他们拥有突破国家疆域的读者。中英双语的写作方式,也使他们的语言在母语和非母语之间产生特殊的味道。

塑料时代 / 何袜皮

何袜皮访谈:“一切看起来像真的,却不是”

曾经作为小镇经济文化标志的广治大厦,在爆破中轰然倒下。大厦倾倒,而生长于斯的80代群体精神撕裂,灵魂轻且疲软,无痛却有害,一如塑料制品。

未来的影子/ 胡 葳

胡葳访谈:“汉语很自由,它允许写作者探索属于自己的母语”

1946年,在伊斯坦布尔期间,奥尔巴赫完成了巨著《摹仿论》。荷马史诗、教会文学、骑士小说……中世纪神秘主义的一切想象在奥尔巴赫的意识中,也在读者眼前一一展示。

万物无所遁形 / 倪湛舸

倪湛舸访谈:“新媒体肯定是个搅局的新力量”

倪湛舸的诗是学者之诗,有深度的审视和思辨的哲思,以及,兼有中西方的视角。

岛Isle(组诗)/ 王 梆

王梆访谈: “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世界主义’(cosmopolitanism)的作家”

王梆的诗歌用双语写作,期望与英语国家的作者进入更深层的交流,同时也是海外写作的一种新的样式。

本期点评:来吧,让我们一起到世界去/ 何 平

诗歌

比长空的雷电还要迅疾(十六首)/ 华 清

诗人通过寻常物象去透视人性和神性,在直觉而敏锐的诗性表达中,洞穿世界,让思想的闪电比长空的雷电还要迅疾。

少即多集(组诗)/ 沈 苇

诗人力求在诗歌写作中做减法,关注时代叙事所忽略的细微事物和灵性体验,在喧哗的现实之中,显得尤为沉静。

坍塌时间(六首)/ 玉 珍

诗作用醒觉的语言传递现代年轻人的沉思,赋予诗歌某种原生力量的坚硬和芒刺,撼动人心。

散文随笔

1944 年的麦场小屋/ 艾 云

1944年初春,16岁的父亲全身长满红疹子,被奶奶隔离到麦场小屋。父亲的病对于遭受过丧夫、饥荒和流亡的奶奶来说,只是一个新的人生难题,总有法子克服。几十年来,这个家族历经风雨,而奶奶和父亲是始终在场的人,岁月淘洗不掉他们作为农民的本质:从容、刻苦、坚韧。他们和麦场小屋,是这个家族得以维系的重要构成因素。

蓝色东欧

蓝色阁楼寻梦(节选)/[罗马尼亚]阿德里亚娜·毕特尔 著 陆象淦 译

阿德里亚娜•毕特尔1946年生于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自1980年迄今,出版了《蓝色阁楼藏品》《诞生后的睡眠》《七月的尤利娅》《照片档案》《相遇在巴黎》等多部作品。这位当代女作家清新隽永的文风,如书如画的描述,似童话又似寓言的遐想叙事,得到罗马尼亚文学界的高度评价,称她是罗马尼亚“八十年代的杰出散文家之一”。本期四篇选自毕特尔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蓝色阁楼藏品》。其特点:短小精悍,构思奇特,在一次又一次的“奇遇”中,叙事者身份的不断转换,现实与虚幻融为一体,文笔优美,以凝练和恬淡的风格,娓娓道来,令人神往。

思无止境

被观看和展示的城市

——2018 年上海—南京双城文学工作坊(南京站)作家对谈

本文是2018年上海—南京双城文学工作坊(南京站)作家对谈的节选,对谈以“被观看和展示的城市”作为主题,作家陈楸帆、笛安、唐睿、糖匪、王占黑、张怡微、周嘉宁等,以及评论家何平、张定浩、方岩等参与了讨论。不同观点碰撞,读者可以了解多位青年作家的创作现状。

域外视角

西风不识字:翻译文学在英美的艰难变局 / 凌 岚

非英语语种的外国文学在英美的图书市场备受冷遇,只有零星的杰出作家才能打开英语文学市场的大门,大多数美国人对世界文学毫无兴趣。本文对翻译文学在美国的引进情况做了颇有见地的介绍,对各国的翻译文学情况做了横向比较,也纵向分析了中国文学在美的翻译情况以及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