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赵柏田《中国往事》系列作品研讨会在京举行

来源:中国作家网 | 虞婧  2019年01月12日09:14

研讨会现场

1月8日,赵柏田《中国往事》系列作品研讨会在京举行。会议由中国作协重点作品扶持办公室、中国作协散文委员会、长江文艺出版社和宁波市文联共同主办。中国作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李敬泽,长江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陈义国,湖北省出版局二级巡视员、出版管理处处长周凤荣,宁波市文联党组书记王晓勇等出席会议。会议由长江文艺出版社总编辑黄嗣主持。

“中国往事”系列是赵柏田积十年之功,对近现代经济、文化和革命主题的一次全方位非虚构写作,作品写的是1905年至1949年革命战争年代里的一场场精英的聚会,讲述的是那个遽变年代里最优秀的灵魂的故事:革命者、政治家、知识分子、学者、商人、江湖中人、草根和劳工阶级皆在其中。全书共120万字,三卷四册,分别为:《民初气象:变乱之年的暴力、阴谋与爱情》、《月照青苔:20世纪南方文人生活小史》、《枪炮与货币:民国金融家沉浮录》(上、下)。这个以现代性转型视角重述中国近现代史的系列作品,也是作家对讲好中国故事的一次自觉担当。

“自晚明一直到现代,从文人生活到金融、经济生活,这样一个江南背景下的书写,是极有意思的。”李敬泽谈到,现代性目光下对“中国往事”的考量与书写,是这个系列作品的主轴。近些年来,大众史学的写作,构成了文学和历史的中间地带,这一写作方式成为这个时代特有的大众感受历史、认识时代、推敲自我的一种途径,它的可能性,它在文体上、写作上的伦理和意义,都是值得深入探讨的。而赵柏田作为一个作家,对第一手经验的关切,使他能够重新赋予将要被遗忘或者已经沉睡的历史材料鲜活的生命,恢复人们对历史的丰富性和复杂性的感受。

“《中国往事》体现了赵柏田对社会变革的敏感,以及对历史探究的一份激情,他选择了中国最混乱的历史阶段去探究,这是对历史的反思,对思想的建构,对时代的穿透。”《人民文学》主编施战军说到。

“这套书是作者以人生视角致力于在大历史与小历史的切合点上,抓住一些富有包蕴性的片段,反映时代,描述历史人物的生活、思想和情感,可谓别开生面。” 在评论家吴秉杰看来,《中国往事》把历史与人生裹于其中,打破了历史书写的刻板面貌,也拓展了文学叙事的领域,给历史和文学两方面都提供了新的内涵和活力。

评论家贺绍俊从文体的角度肯定了作品的价值。他认为,赵柏田以细节入手,想象历史,实际上是以一种小说的方式在讲述历史,细节是他想象历史和虚构的一个原点。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研究员马勇认为,近代中国一百年来的历史写作的失败,就在于过分重视所谓的历史事实,忽视了需要想象和逻辑去填补的历史链条,而《中国往事》系列接续了《史记》的传统,回到了中国历史学的强大传统,是中国历史学写作的正宗笔法,这一系列和作者之前的长篇小说《赫德的情人》,都贯穿着 “大历史观”。

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杨早认为,赵柏田用他在文学和历史之间几乎没有缝隙的对接,证明了他是历史写作的一位重要作家。就这个系列中的《枪炮与货币》而言,这种通过对一个时代经济生活的全方位书写来揭示历史逻辑的大体量作品,在当代文学中可能还是空缺。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敬文东从语言的角度探讨了赵柏田写作的意义,认为作品找回了汉语的言和义的本性,赋予其沧桑性和悲悯,恢复了母语的尊严。中国作协创研部副研究员王清辉对此也深有共鸣:“《中国往事》系列在语言、文体方面个性鲜明,作者放弃了宏大的叙事方式,而是选择了朴素的带有个体温度和情绪的生命,由此来呈现一个民族精神的种种面貌。”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邱志杰谈到,赵柏田写下的是一种充满着性格和体验的历史,从《南华录》所写的项元汴们生活的晚明一直到近现代,他一直在书写中国人的心灵地图,进行着心灵和事件的双重塑造。

《中国青年报》记者张彦武特别认同赵柏田所秉持的严谨治学态度,他认为,文史跨界的写作方式带来全新的文学写作视角,书中的很多细节也体现出作者对历史学家研究成果的尊重,这种虚心的态度特别值得推崇。

赵柏田长期致力于思想史及近现代知识分子研究,把田野调查和非虚构写作融于笔端,呈现出知性与诗意交织的独特风格。出版有“晚清系列”《赫德的情人》《买办的女儿》《帝国的迷津》,“明朝系列”《南华录》《岩中花树》《明朝四季》,另结集有《万镜楼》《私家地理课》《让良知自由》《扫烟囱的男孩》《双重火焰》《时光无涯》《我们居住的年代》等。他在答谢致辞中引述了黄宗羲的 “一堂师友,冷风热血,洗涤乾坤”来形容自己的心绪。他表示,出生于1969年的自己经历了改革开放四十年这一与我们关系最近的现代性的转型,这使他的写作不仅没有脱离当下语境,还与这个世界持续发生着关联,而这正是写作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