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文学内刊,写作者温暖的启航之地 ——首次全国文学内刊工作座谈会侧记

来源:中国作家网 | 虞婧  2018年12月29日08:42

1972年,作家曹谷溪在陕西延川印出第一份小报《山花》的时候,一定没有想到,这朵小花有如此坚韧的生命力,至今仍盛开在黄土地上,成为当地文化和文学的重要象征。40年来,她不仅推出了一批本土作家,而且形成了文学精神的传承。当《莲池》的编辑毛兆晃从如山的自然来稿里,刊出莫言处女作《春夜雨霏霏》的时候,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一位未来的诺贝尔文学奖作家从保定这方小池塘里起航……

时至今日,许许多多像《山花》一样的文学内刊,仍然以非常低调的姿态在众声喧哗之中默默坚守,散发着它的光与热。有的历史悠久,有的刚刚创办,有的已经更名换姓……他们的历史是新时期文学的重要部分,他们在今天仍将深刻参与新时代文学的构建。

与会代表签到

座谈会现场

12月23日,由中国作家出版集团主办、中国作家网承办的全国文学内刊工作座谈会在京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37家文学内刊主编、编辑参加会议,围绕文学内刊在当代文学发展中的作用、文学内刊发展的可能性等相关问题展开了交流与讨论。

搭建作家成长平台,打造基层文学基石

“外面很寒冷,但是我们这里很温暖,热情很高。大家都是带着对文学内刊工作的思考和期待而来的。” 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出版集团管委会主任吴义勤代表中国作协向来自文学工作一线的内刊编辑表示了感谢。“铁凝主席前年的时候收到梁晓声先生的一封长信,信中谈到他的创作跟内刊的关系,并建议中国作协加大对文学内刊的关注和支持。当时,铁主席就做了重要批示,要重视文学内刊工作。”吴义勤说到,许多作家的第一篇文章都是在文学内刊上发表的,文学内刊是各地作协做好文学组织工作的重要抓手,在广泛联系团结作家、发现培养作家、涵养地方文脉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好像我们每个人的文学经历里,都有和内刊打交道的经历,我最初的写作也和内刊有关系,曾是很多内刊的作者,比如《当代散文》、《浙江作家》、《雁鸣湖》等。也有很多内刊已经做得很强大了,比如《山花》、《梵净山》等。” 《人民文学》主编施战军谈到,内刊对于作者的发现、推举和成长至关重要,此外还展现了一种国家文学地貌,所谓的大刊无法顾及到方方面面,但内刊却可以涵养出原生态的文学内容。

“我对这次活动表示赞赏和敬意,据我所知,好像从来没有举办过全国范围的内刊交流会。”《北京文学》社长兼执行主编杨晓升等6位文学名刊、大刊的主编也参加座谈,他感慨举办全国内刊交流会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他谈到,文学期刊在中国是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公开出版的期刊有数百家,加上内刊就蔚然壮观。除了同公开期刊一样要发表优秀文学作品,文学内刊更是本地作者成长的重要阵地。“每个作家的成长它都有一个历程,由弱小到强大,由不知名到知名,这个过程必须要有一个阶梯。正是由于它文学内刊发现、培养作家的职能,它也是公共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公共文化的基石。”

“听到专门给内刊开会,我很惊喜。平时很少有机会能见到内刊的同行,但常能收到很多内刊寄来赠阅的刊物,从内容质量到装帧上都很认真,可以深深地感受到他们对文学的尊重与热爱。”《当代》社长兼主编孔令燕也对内刊编辑们表达了敬意。她认为,文学内刊是孵化器,是援笔,是一个育苗的过程。通过文学内刊的第一道筛选,培育潜力作者,打造基层文学基石,对于国民素养的提高、公共文化的培养,都是善莫大焉的事情。

与会代表向中国作家网赠阅内刊

与会代表翻阅各家内刊

播撒种子,培育广阔文学园地

“我们文学期刊不管是什么样的层级,都有很多工作可以做。文学内刊能够把本地作者组织起来,通过每一个作者、读者,都会有一个新的种子,在他的周边形成一个小小的文学气侯,把他身边潜在的文学读者吸引过来,只有不断的播撒这样的种子,才会扩大文学的阵地。” 《中华文学选刊》执行主编徐晨亮认为,涌现的内刊和正式期刊形成了百花齐放的文学现象,为作者和读者提供了广阔的文学园地。

“如果把省级、国家级等公开发行的文学刊物比拟成中国文学的‘主动脉’,那么,遍布全国各地的文学内刊,就恰似中国文学的毛细血管。相比于主动脉,它们‘血量’少、地位平凡、影响力小,却拥有遍布各地、深入基层的优势。”在福建省南平市文联党组成员、《武夷》副主编陈温萍看来,文学内刊以更贴近作者和读者的定位,不仅将一批批文学爱好者带入了文学的殿堂,使不少人成长为作家,同时也成为了各地亮丽的文化风景线。

文学内刊的发展与成长离不开对作品标准的坚持和努力。“办刊过程中,凡是昭通作家作者的来稿,我们的编辑坚持每稿必读、必写推荐意见的原则。推荐用则写用的意见,不推荐用则写不用的理由。对于一些初学写作者的稿件,还在读过稿后,电话与他们联系、交流,并适时组织较有潜力的作者举办小型研讨会。”《昭通文学》主编吕亚平谈到,昭通作家群和昭通文学现象在全国文坛已有一定影响力,这与《昭通文学》的办刊理念息息相关。

大家提到,内刊不仅是刊物,更承载着一个地域、一个群体、一个行业的文化责任与使命。比如在深圳这座移民城市,很多打工作家就是通过内刊涌现的,广东的打工文学也由此兴起。又比如,大同煤矿集团公司主办的《同煤文艺》始终扎根于矿山,与矿工相濡以沫,在不断变迁的历史中真实地反映了煤矿的火热生活和煤矿工人的思想变化。

与会代表进行交流与讨论

与会代表认真聆听

与会人员纷纷表示,每一种挖掘文学新生力量的可能性,各行各业中每一个潜在的写作者,都不应该被放弃,内刊有责任播撒具有潜力的文学种子,让普通的写作者通过这个平台成长、交流,并且走出去。尽管文学内刊仍然面临着政策支持少、资金紧缺,稿费、容量偏少,作者队伍难以壮大,编辑队伍薄弱等问题,每一位内刊工作者都在付出努力使内刊得以顽强生存。在当代巨大的生活图景之中,文学内刊涌动着生生不息的文学力量。

联手共创新平台,合作焕发新生机

新媒体时代席卷而来,纸质阅读方式受到冲击,如何利用新媒体做好当前内刊工作,也成了大家关注的重点。大家谈到,尽管文学传播的方式发生了变化,但作为地方的文学作者,能够在家乡的刊物,在自己工作、生活地方的刊物上发表作品,仍然是非常有吸引力和幸福感的一件事。文学内刊的发展要适应新媒体时代的传播特点,积极转变文学传播方式,提高内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多家内刊都注册了公众号平台,拓展了作品推送渠道,部分内刊同时还通过原有网站推荐优秀作品。此外,部分内刊也正在尝试和知名度高、阅读量大的公众号、网站平台合作,更有力度、有宽度、有深度地进行推广。

“我们也期待能和中国作家网有一些合作,建议开展全国优秀文学内刊评选,定期组织全国文学内刊交流联谊活动,互相组织作家采风交流等,来增进广大文学内刊间的联系和合作,激励文学内刊的发展。”多家内刊的负责人提到了与中国作家网合作发展的想法。

中国作家出版集团管委会副主任鲍坚表示,这是首次举办全国范围内的文学内刊工作座谈会,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发挥中国作家网的平台阵地作用和技术优势、资源优势,形成文学内刊工作的长效联动机制,广泛团结作家,激发文学创作活力。

“大家的讨论中,有两个词特别触动我,一个是‘文学生态’,一个是大家提到的‘未来的写作者’,其实就是我们说的广大的文学人口的问题,是以更开阔、更接地气的眼光看待文学全局的问题,这跟中国作家网一贯的工作理念非常契合。实际上,我们一直想要打破相对固化的文学边界,希望更能沉下去,走出去,我们一直在朝这个方向努力。”中国作家网总编刘秀娟在会上谈到,中国作家网在广泛联系和团结作家方面的优势正在显现,这将是未来一段时间的工作重点,要用新思路、新手段开展文学工作,营造严肃文学的网络新空间。

座谈会上,大家普遍感觉到,文学内刊是作者的出发地,是作家成长的摇篮和苗圃。以文学内刊为依托,打造更大的文学阵地,展现各个地域、群体、行业生动的文学生态和样貌,势在必行,未来可期,大家期待越来越多的作者从这里启航,驶向更广阔的文学天地。

与会代表留下内刊签名

与会代表持内刊合影

与会代表与中国作家网总编合影

本次会议的参会代表,由主办方综合地域分布、省市县不同层级、民族、办刊风格、主要刊发体裁等因素选入,既有广泛的代表性,也体现了文学内刊的多样性,包括《北京作家》《西岸风》《海河之北》《河北作家》《荷花淀》《创作研究》《敕勒川》《辽宁作家》《雁鸣湖》《黑龙江作家》《上海作家》《江苏作家》《浙江作家》《海中洲》《亳州文艺》《武夷》《今朝》《未来作家》《当代散文》《极光》《焦作文学》《屈原文学》《湖南散文》《红棉》《紫藤》《陵河诗刊》《重庆散文》《广安文艺》《梵净山》《昭通文学》《陕西文学界》《山花》《金城》《彩虹》《葫芦河》《杜鹃花》《华北油田文化》《同煤文艺》等。

(摄影:王纪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