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阅读的多张面孔

来源:文学报 | 刘天艺  2018年12月17日07:56

最近,一个以场景式读书为特色的栏目《一本好书》在网络上收获诸多好评。该栏目将经典作品以舞台戏剧、片段朗读、图文插播的方式演绎,在演员和评论家的点评下,文学作品用全新的视听方式展现在观众面前。打个比方,在其中一期,演员赵立新化身为科幻小说《三体》中拯救世界的罗辑,以主人公的视角向观众呈现原著中不同文明之间冲突共存的故事。嘉宾陈晓楠、吴伯凡、蒋方舟则为观众作出解读。通过对原著的再加工和表演,《三体》以舞台剧的形式被搬上了荧屏,又有与原著的实时互动。这种方式将舞台表演和文本解读结合在一起,让人们认识到原来“读书”竟然这么有趣。

随着技术和时代的发展,在当下社会,阅读模式发生了新的变化。一方面,传统纸媒在新兴的互联网时代大有衰落之势,纸质书越来越贵,网购的方式改变了人们的消费习惯,实体书店纷纷转型。网络阅读、电子书的出现,不仅对传统出版行业造成了冲击,还改变了人们阅读的习惯。另一方面,文学的社会影响力也有所变化,相比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文学在当下的位置和作用似乎不复当年之勇。而当代生活的复杂性和紧张感,也是影响“读书”这一精神活动的重要因素。安静地坐下来读一本书,对忙碌于工作和生活的人们来说似乎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总之,种种因素催生了一些阅读模式,尽管它们诞生的时间不长,但这些阅读模式对当下社会人们在摄取知识和文化生活方面都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首先是电子书。将纸质文本转化为电子格式,储存方便、易于使用,解决了传统纸质书占据储存空间和价格高的问题。而电子书也直接催生了另一种形式的阅读——手机阅读。近十年来,互联网时代完成了从电脑端向手机端的转型,阅读电子文本完全可以使用手机而不依赖其他任何专门的设备。因此,除电子格式的读本文档外,微信公众号、朋友圈、长微博、APP等成为人们闲暇之余了解社会动态的主要方式之一。文学阅读也难逃此列,仅专做文摘类、荐书类等的新媒体就不胜枚举。通过这些媒体、APP的筛选和制作,一本书的“精华”和解读被清晰明了地列出来,人们往往只需要读一下推送的文章,就可以大致了解某本书的内容。当然,读者在了解这些信息后选择精读原著,或者就此作罢,都是基于各自的选择。

场景式读书则是另一种更为新颖的阅读方式。传统阅读模式里的场景,往往只是读者读书所处环境的不同,而在上述阅读方式中,文本经过制作,以音频、视频的方式出现在读者(观众)面前,文字从抽象变成了可听化、可视化的具体。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既有以播音的方式朗读文本的喜马拉雅;也有像《朗读者》《见字如面》《一本好书》等明星+场景+音乐的声情并茂的画面式阅读。而线下的实体书店,也在转型过程中形成了“读书会”“书友会”等有一定规模组织的团体,定期举行活动,团体成员可以相互交流读书心得。这类读书会的性质和以往差别不大,但带有更多的社交意味。与此同时,纸质书装帧越来越精致,价格也非常美丽。搭上了网络销售的平台后,一波接一波的促销活动让读者们目不暇接。“畅销书”“珍藏版”“一生不得不读的好书”“××位大师联合推荐”……等诸多标题在首页上循环播放。

于是,一些有趣的现象出现了:一边是各种新颖的阅读方式层出不穷,一边是纸质书从朴实向精致的转变,商品化趋势显著。而关于阅读的定义,无论从具体内涵还是场景设定上都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新媒体时代的多种阅读方式有几个共同点,即互动性、碎片化和经筛选。社交网络的诞生使得原有那些难以量化和分类的受众迅速分化成了许多小型社群。在读者受众里,既可以根据书品的类别、风格将其分类,也可以通过社区理念、书评将其聚拢。一个读书栏目或一本新书的推出,总会有回复和评价在相关的网站和社交软件中出现。而新媒体读书栏目本身,也契合了人们碎片化生活的精神文化需求。通常情况下,以白领阶层为例,他们既需要完成每天常规性的职业工作,又必须担负起生活中对自己、家人的责任,又因为圈子或者工作原因需要一些人文知识的储备。在这种情况下,大块专门阅读时间往往很难实现,而经过筛选处理再以节目、推荐、公众号等各种形式出现在人们视野里的“读书产品”,更具有效性,能在较短的时间让受众群体去了解文本的内容和主题。当然,这种筛选和处理本身已经是包含了某种价值取向的判断了。

这种阅读的实际效用究竟如何?难说。单向度地把这类阅读方式归结为快餐文化、碎片信息显然是武断的。尤其在具体内容上,此类阅读往往推出的都是人文社科的经典读物。倘若把这种碎片化阅读视为一种文化现象的话,我们可以看到,一种文化现象的发生背后往往积聚了一股亟需释放的能量——我们的社会该如何在飞速运转的同时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满足生活中精神文化需求或较浅层次的知识摄取方面,碎片化阅读无疑是一种较好的方式,人们甚至可以通过一篇书评、书摘,一个阅读栏目产生去阅读原著的兴趣。相反,读者可能产生“不求甚解”的情况——在获取这类二手材料后,有的受众觉得自己仿佛也跟着看了一遍文本,进而也就止步于此了,这就是碎片式阅读的缺陷。文字相对于其他符号的最大特点在于它的延展性,在阅读没有经过任何人为加工处理的一手文本时,读者们由于自身经历和文化修养的不同,对语句、修辞和主题的理解有多重可能性。然而碎片化阅读常常因为作品具象化为音频、视频、解读材料等形式,自身包含了某种意识形态,而将这种无限的可能性过滤掉了。尤其是在解读经典文本和推荐书目时,碎片化阅读自身具有了一种权力,这种权力通过媒体和宣传完成了对某些特定群体的规训。

无论是碎片式阅读还是传统阅读,在获取知识这件事上,读书对人的门槛总是亲和的。我们需要谨慎对待的,无非是在选择时保持自己的主体性和判断力,不要被各种“结论”遮蔽了自己在阅读中的主体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