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何建明:40年40部,充沛饱满的创作激情

来源:我的好故事(微信公号) | 文艺范  2018年12月13日09:47

1975年底,何建明从军。早先以创作小说和散文为主,出版过长篇小说和数部军旅生活的中短篇小说。后受徐迟《哥德巴赫猜想》影响,于1978年开始从事报告文学创作,一路走来,至今40年整,恰与中国改革开放时代相吻。40年间,何建明至少有40部作品让人记忆和难忘。它们是:

1

1978年,何建明创作了他的第一篇中篇纪实散文《湘西探险记》,将当时的大庸(现为张家界)作为他作品中的主要探险纪行地。为写好这部作品,何建明与他自己所在的工程水文部队转战湘西的每一个村庄、每一座山峰,作品展现了湘西的风俗人情、部队的火热生活,并充满感人的军民鱼水情。

2

1980年,何建明创作的第一篇报告文学《腾飞吧,苍龙》记述了地质工程师赵庆龙在贫瘠的戈壁之地引水开源的故事。当时,何建明向茅盾主编的《时代的报告》杂志(后改名为《报告文学》)投稿,作品被正式刊出后,在建国35周年之际被评为“建国以来优秀报告文学作品”之一,被收入1984年出版的《为了你,我的祖国》知名作家文集。

3

1982年,何建明创作的第一部军事题材小说《第二道战壕》,获得第一届金盾文学奖。

4

1986年,何建明出版第一部报告文学作品集《缉私大王》,收录了《缉私大王》《在那遥远的地方》《母亲颂》《洞天历险记》等多篇纪实题材作品。

5

1988年,何建明出版第一部长篇小说《东方毒蛇》,该书根据上海滩一位拳王的故事写成。

6

1989年,根据何建明的报告文学《大押解》改编成的电影《西行囚车》正式上影,并获珠江电影制片厂年度优秀故事片奖。

7

1993年,何建明创作的以中国矿产资源危机为题材的报告文学作品《野性的黑潮》获得第二届全国宝石文学奖。

8

1995年,何建明走访5个省、17个矿区,采访对象170多人,创作长篇报告文学《共和国告急》,这是第一部揭露中国矿难内幕的滴血报告,以血淋淋的事实揭示了一个个令人恐惧和窒息的严酷现实……本作品获得第一届“鲁迅文学奖”及全国“宝石”文学奖一等奖等奖项。

9

1996年,何建明发表《科学大师的名利场》,首次揭示了大庆油田发现的真相,曾轰动一时,也惹了不小的一场“官司”。这是一部值得历史学家和文学界特别关注的作品。

10

1997年,长篇报告文学《大国的亮点》出版,何建明将家乡常熟服装城从地摊变为国际服饰中心等故事写入作品,产业结构的调整、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带来的是地方经济的腾飞,在当时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具有借鉴意义。该书获得江苏省“五个一工程”奖。

11

1998年,何建明走访40多所大学,采访对象400多人,创作了长篇报告文学《落泪是金》,以“地毯式”的采访挖掘到贫困大学生们不为人知的经历与内心世界,第一次将中国贫困大学生问题摆在公众面前,是对弱势群体的公开呐喊。此作影响巨大,引起国内外强烈关注,轰动全社会。该作品获得第二届“鲁迅文学奖”、首届“徐迟报告文学奖”、中国改革开放优秀报告文学奖,并被拍成电视连续剧《落泪是金》在全国各地播出,后被翻译成英文、俄文等多国版本。这也是何建明的成名作,至今已有10个版本,成为《共和国文库》经典之作。

12

2000年,何建明的长篇报告文学《中国高考报告》再次轰动全国。该作品不仅风靡中国读者,而且被介绍到十几个国家,先后被日本等国家选入大学教材,改编成的电视连续剧《命运的承诺》在全国各电视台公演。

13

2001年,何建明的另一部作品《恐惧无爱:中国另类孩子教育报告》出版,与《落泪是金》《中国高考报告》一起被称为“教育三部曲”。这是一部对“另类孩子”命运的记述,内容深刻而又痛彻,引起社会学界的关注。

14

2002年,大作《根本利益》发表,是一部反腐败的先行之作,同样在全国轰动一时,并受到多位中央领导的批示赞赏。主人公被中纪委树为全党纪委干部的榜样,并成为“感动中国”人物。本作品获得第二届“徐迟报告文学奖”、人民文学特等奖、第六届国家图书奖、第二届全国报告文学奖等诸多奖项,并入选中宣部推荐的党的十五大献礼书。2004年根据作品改编的电影《信天游》在全国上映。

15

2002年,长篇纪实文学《北京美女》出版,这是何建明在北京探访各路青春美女以及她们的情感生活而著的情感类纪实作品。作品以男人的目光去看美女们的世间百态、美丽人生,从不同角度、分不同职业对象探秘北京这个美女云集的大都市里的一份饱含笑意和泪痕的感性人生。

16

纪实作品《李琬若:从中国留学生到美国市长》,讲述的是李婉若女士的传奇经历,在美国和台湾皆引起反响。

17

2003年,长篇报告文学《国家行动:三峡大移民》出版。何建明5赴三峡移民工地、6个省市的移民点,采访90余人,完成了这部真实客观和形象生动地反映三峡移民工程的优秀文学力作。它用史诗性和文学性的语言,为我们在纪录三峡移民工程的同时提供了一种值得鉴赏的文本。该书获中宣部第九届“五个一工程”奖,入选中宣部推荐的党的十六大献礼书,作品改编的同名电视连续剧获得中宣部第十一届“五个一工程”奖。

18

2003年,长篇报告文学《北京保卫战》在《文汇报》连载6个整版发表。何建明在非典肆虐时期深入北京各个“抗非”的现场所获取的第一手采访资料以及亲身经历,真实记录了首都北京在非典爆发时所经历的一场场惊心动魄、生与死较量的战斗。该作品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获得《文汇报》优秀作品奖。2013年,新世界出版社出版《非典十年祭——北京保卫战》,再次引起热议。

19

2005年,光明日报第一版和第二版发表了何建明的报告文学《永远的红树林》,后又有新华社等重要媒体转载,是何建明开创的“报章体报告文学”之先河,对“科学发展观”作了文学的精彩阐述。该作品获得新中国六十年优秀中短篇报告文学奖。

20

2005年,何建明接受中宣部任务,完成了对吴仁宝的采访,创作了《我们可以称他为伟人》的作品,该作品让华西村和吴仁宝再次成为全国瞩目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带头人。

21

2006年,长篇纪实文学《男人的美丽,男人的梦》出版。这是何建明涉猎商家精英的第一部长篇记实作品,采访的主人公是一个从乞丐到亿万富翁的中国男人,是改革开放的弄潮儿。作品具有强烈的励志意义,很受年轻人喜欢。

22

2007年初,长篇报告文学《为了弱者的尊严》出版,作为《根本利益》的姊妹篇,何建明还是选择主人公、时任山西省信访局副局长的梁雨润作为“立传”对象,再次将视点对准了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优秀党员干部梁雨润,真实记录了“百姓书记”梁雨润的形象,是当年度的畅销书。

23

2007年,何建明先后10次赴大庆油田采访,创作了具有经典文体水准的长篇报告文学《部长与国家》,生动精彩地记述了当年“独臂将军”余秋里受命出任石油部长、带领五万大军在松辽平原上进行大庆石油大会战的传奇故事。本书获得第四届“鲁迅文学奖”、第三届“徐迟报告文学”荣誉奖。后被改编成电视连续剧《奠基者》,成为2010年央视开年大戏,并获中宣部第十二届“五个一工程”奖。

24

2007年,长篇报告文学《国色重庆》出版。何建明以七个色彩篇章描写了重庆直辖之后在完成中央交付的“四大任务”过程中如歌如泣、催人泪下的感人岁月。作品满怀激情地记叙了重庆直辖这个重大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和前因后果,描写了重庆如何借直辖东风驶上发展的快车道,刻画了巴渝儿女豁达爽朗、勤劳聪慧、吃苦耐劳的故事以及山城重庆的跨越式变迁。

25

2008年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之际,何建明创作了《台州农民革命风暴》,该书是以农村改革为背景,运用写实手法,揭密了浙江台州的临海市白水洋镇皂树村及周边几个乡村,冒着风险进行分田到户搞承包的史实。专家们认为此书是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一部改写中国农村改革开放史的好书,它校正和填补了相关的党史史实,为广大读者了解当年改革开放所经历的年轻人无法想象的激烈斗争和严酷现实提供了一个重要文本。

26

2008年,何建明在震惊世界的5•12中国四川“汶川大地震”后快速抵达地震救援现场,走访都江堰、北川、龙门山、汶川等一个个大地震发生与救援现场后,创作了长篇报告文学《生命第一——5•12大地震现场纪实》,该书将读者带入了震惊世界的5•12中国四川“汶川大地震”的现场,通过聚焦现场镜头,以众多感人故事为视点,真实记述了一幕幕震憾人心的全面救援行动。作品强烈的现场镜头感和感慨激昂的文字诉说,带我们一起进入了那场惨烈的地震现场,让我们有了一次彻骨之痛的生命体验。该书获得第二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和第四届“徐迟报告文学奖”。

27

2008年,长篇报告文学《破天荒》出版。何建明借助历史档案和当事人的回忆,还原了30年前“中国对外开放第一事件”的决策与实施全过程。该书以中国决策让“多国部队”到中国领海开采石油为主线,引出中国曾经历的一段真实历史,揭秘30年前中国对外开放惊心动魄的历程。该书获2008年度十佳畅销书。

28

2009年,长篇报告文学《我的天堂》出版,这是何建明对其故乡的深情咏唱,他将本书反映苏州的改革开放发展史的厚重大作看作自己生命中的一项使命来完成。整个创作过程前后历时三年,何建明利用工作之余和节假日去接触、采访,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去感受家乡的巨变,体验家乡人民的思想变化和生活变化,记录了中国历史与旅游名城——苏州近三十年的发展历程,是表现现实苏州的最好的文学读本。该书获得中宣部第十一届“五个一工程”奖。

29

2010年初,报告文学《炫风:中国明星城市发展史》出版。这是何建明专门为上海“世博会”所作。该书讲述了中国当代发展速度最快的9个明星城市——苏州、昆山、重庆、三亚、东莞、义乌、张家港等等的变迁史,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新兴城市发展的史诗性作品。

30

2010年,何建明6次赴重庆采访调研,执笔创作完成了重要作品《忠诚与背叛》。该作品以第一手史料,生动、翔实和深刻的笔法,以大量鲜为人知的细节和故事,给我们讲述了一个“真实的红岩故事”,一反小说《红岩》的虚构故事,再现了一大批共产党人在极其险恶的环境下真实的斗争和生活,深刻地揭示了共产党人保持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意义,对深入了解那一段革命历史、对今天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和青少年进行革命理想教育,都有重要意义。该书是“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被列为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庆祝建党90周年重点出版物,获得中宣部第十二届“五个一工程”奖。之后也推动和影响了全党、全国的“忠诚教育”活动。

31

2010年,何建明的长篇报告文学《天堂创造者》发表,该作品描写的是全国劳动模范江苏蒋巷村书记常德盛四十年如一日艰苦奋斗、呕心沥血、排除万难带领蒋巷村百姓过上了天堂般美好生活的事迹。

32

2010年,长篇纪实文学《红墙警卫》的修订本重新出版,这部创作于1992年的作品,是何建明根据毛泽东卫士李银桥的回忆,记述了跟随一代伟人毛泽东的许多鲜为人知的生活工作片断、描绘了真实生活中的毛泽东伟大而又平凡的一面,是一部被称为“本色毛泽东”的好作品,至今已再版多次。

33

2011年,何建明应外交部之邀,先后采访48位外交官员、撤侨30余人,进行了大量的调研,饱含深情地创作了长篇报告文学《国家——2011•中国外交史上的空前行动》,以全景式、多层面、立体化的手法,真实再现了利比亚撤侨行动这一历史事件。该书是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首部反映国家重大外交行动和外交队伍精神风貌的纪实性文学作品,以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故事、一个个感人至深的细节、一个个热血沸腾的场面,让人热泪盈眶。从书中读者能了解到,高层领导心系民众安危,如何运筹帷幄;外交部大楼灯光彻夜通明,外交官怎样废寝忘食;驻海外使领馆工作人员打破常规,殚精竭虑处理复杂的外交事宜;特别行动小组舍生忘死亲临一线,普通员工随机应变、行侠仗义。该作品获得人民文学特等奖,入选中宣部推荐的党的十八大献礼书,并被翻译为英文版,在美国书展首发。

34

2012年3月,何建明长篇报告文学《天歌——走近中国火箭的摇篮》出版,本书以激情迸涌、气势磅礴的纪实性文学笔力,讲述了半个世纪以来一直被保密之网笼罩的中国导弹、运载火箭的研制故事,以真挚、鲜明、亮丽、感人的细节和震撼人心的场景,还原了中国神箭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一路崛起的时代真相。

35

2012年,何建明受中组部之邀创作的报告文学《三牛风波》,记录了一批以焦三牛为代表的清华大学学子投身老少边穷地区、支援西部建设的形象,反映了当代青年坚定信仰、在艰苦的实践中实现崇高理想和追求的爱国精神。本书获得北京图书大厦年度畅销书。

36

2013年,长篇报告文学《江边中国》出版。何建明使用作家和学者的双重视角,对江苏永联村的发展历程予以真实记录和全面解读。永联村原本是长江滩涂上的一个贫穷村。1978年以来,永联村在吴栋材的带领下,用30多年的时间,一举成为富庶之地——苏州的最富裕村庄。《江边中国》翻译成英文后进了哈佛大学“中国问题”的教案。

37

2014年,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何建明完成长篇巨著《南京大屠杀全纪实》,成为第一个由中国人创作的全面记述日本侵略者在南京犯下的暴行,并以犀利的拷问向今人提出了“十问国人”的警世之言。该作品成为国家第一个公祭日的献礼作品,入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4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出版重点选题”,获《人民文学》特等奖,先后被翻译为日文、英文、越文、西班牙文等多种版本。

38

2015年天津8•12大爆炸震惊世人,何建明受国务院事故调查组之邀,于2016年创作完成了《爆炸现场》这部重要非虚构作品。该作品在《人民文学》发表和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后,获得各界好评 ,成为首印20万的中国出版集团优秀销售奖。

39

2017年,《死亡征战》出版,这是何建明继《国家》后又一部外交题材的大作。作家以独家采访数十位援非抗击埃博拉的中国医务工作者,记述了新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对外援助行动,以饱满的情感和精彩的故事,张扬了中国援非医疗队的崇高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彰显了大国气魄、大国风范的中国新形象。该书还被翻译为英文、法文版。

40

2017年,长篇报告文学《那山,那水》出版,这部重要作品,是何建明五次深入到浙江安吉采访,第一个以文学形式,解读了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理论和产生过程,及给浙江大地带来的历史性巨变。作品在党的十九大前,第一个提出了“新时代”概念,被理论界誉为“新时代文学的开篇之作”。该书入选中宣部推荐的党的十九大献礼书,被评为“2017年中国30本好书”之一。

…………

40年,40部……每一部都能感受到它的影响力和一位作家对国家、对人民、对时代的赤诚之心!

40部作品之后的2018年,何建明不仅没有停止锐利的笔锋和攀向高峰的步履。他的新作依然如潮流般地向我们涌来——

2017年底,他创作的“两弹一星”功臣即大科学王淦昌的《惊天动地的“两弹”元勋》出版。

2017年下半年,何建明深入贵州山区,冒着生命危险三次走上千米高的悬崖,发现和挖掘了“当代愚公”黄大发带领村民用36年时间筑叠一条“天渠”的感人故事,作品《山神》,被文学评论家誉为“具有非虚构经典意义的作品”。作品发表几个月后,主人公黄大发被评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和“时代楷模”。

2018年初,何建明4赴贵州毕节,采访扶贫队友、贫困户90余人,创作出《时代大决战——贵州毕节精准扶贫纪实》,以报告文学的形式全景展现了恒大集团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结对帮扶贵州省毕节市的精彩事迹。

也就是在最近——全国上下纪念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何建明隆重推出了纪录上海浦东发展的40余万字的鸿篇巨作《浦东史诗》,为上海、为中国庆贺和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献上了一份厚礼……

何建明的作品仍在继续高频率、高质量地创作着。有人甚至怀疑他怎么可能长期以来一直保持着如此旺盛的创作激情与创作精力,何建明的回答是:别人休息的时候,我都在写作和采访;别人劳动的时候,我更认真、加倍地在劳动;别人以为千米就是高峰的末端时,我在万米之巅仍在向上攀登……

他是新中国成立近70年来全国作家中唯一的全国劳动模范。何建明说:“我非常珍惜这个荣誉,因为它绝对不比任何一个外国给的什么什么奖差,因为这是我的祖国给予我的荣誉。”

何建明还说,他是一名文坛的战士,是战士便永远在冲锋的状态。文学也一样。

因此,我们的作家他还在冲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