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木心的底气与灵气

来源:北京日报 | 钱红莉  2018年12月06日07:26

把木心两厚本《文学回忆录》又翻出来读一遍,许多震动,有些地方禁不住拿红笔画一道道杠子。大半是午后,把孩子哄睡,长吁一口气,回到自己卧室,躺在那里慢慢翻。看着看着,就挺难过的,觉得他这个人简直把一辈子都献给了文艺……眼看上班时间到,把书页折起,急惶惶骑车,赶在路上也是茫茫的,身边尽是光秃秃的树,寒风尽找人的脸抽,木木的痛,却还不了手。

为什么难过?说不清,淡淡的雾霭一样弥漫开来,不为天上的云,也不为远方的烟,就是难过,好像木心是我家远房的一个亲戚——觉得自己特别能懂得他。

他说自己有一段时间,特地把教员的职辞了,简单挑了一点家什上了莫干山,干什么?去读书,去吃苦……到这里,仿佛更加懂得他的心意了,所以难过。

木心往那里一站,就有一种气质,仿佛从过去时代直接穿越过来的,民国气息特别浓厚的一个人。叶嘉莹先生也有这种气质,钱锺书身上也有,再有就是陈梦家……同样生在民国,鲁迅却似乎永远是个刺头的形象,因为他热烈。我是中年以后才开始读他东西的,简直是颠覆性的,我读出了一个宽厚、纯粹的鲁迅,并非那个把梁实秋往死里骂的刺头。

两厚本《文学回忆录》,从《诗经》讲到《楚辞》,从白雪皑皑的俄罗斯讲到火热的文艺复兴中的意大利……篇篇都是情怀,有底气,有霸气,也有自由散漫气。这里的底气也是一种阔气,他拥有的知识量惊人,他讲课,就是在开采自己的知识金矿,无论古今中外,都能挖一些东西出来,有大量乌黑的煤层,最不缺少的钻石,语言的钻石,星光闪耀……《诗经》篇他讲得好,这些源头性的东西让人安宁。我特别期待他讲杜甫……可惜没看到多少内容,可能陈丹青漏记了。像木心这样赤子之心的人,怎么可能不在杜甫这一章里浓墨重彩?我想象着木心想必是讲了杜甫的《秋兴八首》,昂扬的,热烈的,少有的晴空万里。杜甫这个原本沉郁的人把自己一身的热烈大抵都绽放在《秋兴八首》里了,木心怎么可以不讲?

木心在别的文本里讲贝多芬,讲贝九,都是惊人之语,醍醐灌顶……读着读着,就觉得自己跟这个木心好有共同趣味啊——一样喜欢《诗经》,喜欢杜甫,喜欢贝多芬……况且这个人又比自己的段位高了许多层次,就更要交这个朋友了,谁不喜欢自己的朋友比自己高超呢?木心是青少年时代把所有该读的书都读过了,加上一己的敏慧,再经过岁月的发酵,便可吐珠咳玉将一堂堂文学课上得行云流水。如此的有洞见,说来说去,都得益于他的底气。

其实,一个人有了底气还不够,必须有灵气来给他支撑。许多大学教授都有知识的底气,所谓坐拥书城,无一日不读书,但,讲起课来,全是死知识,无趣,无味,无情……而木心宛如一个槛外人,孙猴子一般跳出凡界,他带你温习古今的同时,让你看见化外的美好。这就是他的可贵处。

灵气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天赋,是一个人一生的诗眼。比如木心说:冰是睡熟的水;他还说:晚春是春的晚年。就这两句,世俗的人轻易说不出,但凡灵气的人才会这么讲。灵气仿佛孩子的眼,一贯用童真看待这个世界。木心的诗,我不大看好,我就喜欢他的金句子,一句一句,戳到你早已蒙尘的心坎,跌宕出宇宙之音。

木心这一辈子是别人的几辈子,他生命的密度太过强大了,是底气与灵气成全了他,使他永远与时代保持着恰当的距离。他一辈子活得恬淡又热烈。上帝看他没有家庭,一个人悠来荡去的也不是个事情,干脆吧,就派他收集星星不小心遗落人间的一个个金句子。这些句子宛若一颗颗露珠,在夜里洒了一路。这一路,偶尔遇着了我这样的读者,就把他捧起来相惜惺惺——我何曾不是个热烈的人?就一路读着读着,到后来竟把木心当作了自家的亲戚关怀起来……

木心当年在纽约给这些漂泊异域的中国艺术家授课,学生中有阿城、陈丹青……木心说:丹青最懂得我。到底不负师徒一场,陈丹青也是陪伴木心最久的人,木心真的成了陈丹青家的亲戚了。像我们这些文学爱好者,根本是在攀亲戚。再后来,木心不在了。我看他的相片,宛如版画,棱角分明,挡不住的冷气。去年吧,一个同事特地去了乌镇,就为看看木心的家。我对这个同事肃然起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