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宁化石壁:亿万客家人的总祖地

来源:中国作家网 | 赖全平  2018年12月04日16:41

近日,中国石壁世界客属祭祖大典筹备委员会通过信函、电话、邮件等方式,向全球发出第24届世界客属石壁祖地祭祖大典邀请函,邀请海内外客家人于10月14日至17日来福建宁化参加客属石壁祖地祭祖大典,引起世界客家人的强烈反响。

习近平考察客家祖地

宁化县地处闽赣边界中部、武夷山东南麓,现有1293年的建县历史。境内总面积2407平方公里,辖9镇7乡1个华侨农场,总人口38万。自西晋永嘉年间开始,为躲避战乱,大批中原先民辗转迁徙到以宁化石壁为中心的闽粤赣结合地,至唐宋间,石壁已经汇聚了213个姓氏祖先数以万计的南迁汉民,孕育形成第一代客家人。石壁200多平方公里的肥沃土地,为客家先民提供了优越的生息条件。此后,客家先民以石壁作为新的起点,向外拓殖,飘洋过海,如今客家后裔遍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达1亿多人。

宁化是世界亿万客家人的总祖地,石壁被称为客家祖地。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随着“客家学”和“寻根热”的兴起,海内外客家人纷纷前往宁化寻根谒祖。客家公祠座落于石壁镇石壁村土楼山上,于1992年11月奠基,1995年11月落成。2012年,祭祀广场、祭祀大殿等扩建工程完工。石壁客家公祠规模庞大,气势恢宏,内供奉着161姓先祖神位,成为客家世界总家庙。

1998年2月15日,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习近平首次抵达宁化,走进石壁客家祖地,现场调研并指导客家祖地建设。宁化客家研究中心编写的《石壁客家光彩》中现有题为《习近平:树立石壁祖地权威性》的记载:1998年2月15日,省委副书记习近平考察石壁客家祖地时说:“要弘扬客家精神,发掘乡土文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客家祖地源远流长,要把它作为一篇文章来做,做好了,对全县两个文明建设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一是要做好客家统战文章,做好台、侨、港、澳工作;二是要研究客家文化,树立石壁祖地的权威性;三是要做好客家民俗、节庆、服饰、礼仪、待客、姓氏源考等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四是要开展客家旅游活动;五是要充分利用客家人士的牵线搭桥作用,推动经贸发展。

2012年10月,占地约110亩、总投资1.3亿元的客家祖地祭祀主轴扩建工程建设竣工。客家祖地牌坊后方建筑依次为:集散广场、寻根路、溯源桥、山门、祭祖广场、葛藤广场、碑亭、桅杆群、客家公祠。2017年9月,宁化县客家祖地二期工程子项目开工建设,工程项目占地面积是773亩,规划面积是7万多平方米,计划投资4.5亿元,重点建设园林盆景区、客家古民居展示区、客家书院、葛藤园四大块区域。目前,客家祖地二期基础配套项目顺利开工,预计2019年完工。

北有大槐树,南有石壁村。1995年以来,宁化每年10月举办世界客属石壁祖地祭祖大典,现已连续成功举办23届,吸引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上千团队100余万人次来宁化寻根谒祖、祭祖祈福、参观旅游。2008年,宁化石壁客家祭祖大典入选福建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石壁客家祭祖习俗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年11月,世界客属第25届恳亲大会在宁化举办,5000多名海内外客属汇聚宁化石壁,吴伯雄、饶颖奇、邱镜淳等台湾知名人士应邀参加,增强了台湾同胞对宁化石壁客家祖地“根、源、祖、脉”的认可和依归。

成立“海峡两岸交流基地”

宁化石壁是闻名遐迩的世界客家祖地,与台湾客家历史渊源深厚。2013年6月,在厦门举行的第五届海峡论坛上,国台办宣布在宁化石壁设立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同年10月正式授予宁化“海峡两岸交流基地”牌匾。石壁客家祖地2015年被全国侨联认定为“中国华侨国际交流基地”,2017年列入国家级客家文化(闽西)生态保护试验区重点保护目标。

海峡两岸客家高峰论坛传递客家精神,弘扬中华文化,为增进两岸同胞特别是客家乡亲感情发挥了积极作用,已经成为两岸客家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2014年10月,由三明市人民政府、台湾中华海峡两岸客家文经交流协会等单位联合主办,宁化县人民政府、三明市台湾事务办公室等单位联合承办的第七届海峡两岸客家高峰论坛在宁化开幕,来自海峡两岸的700多名代表与会,就“携手两岸客家,繁荣文化经济”这一主题进行探讨。

多年来,宁化充分发挥客家祖地优势,特别是自2013年以来依托石壁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平台,不断加强与台湾客家地区的交流合作,取得显著成效。两地客家学者系统深入开展客家文化研究,累计编辑出版《石壁之光》《客家祖地石壁丛书》《客家与石壁史论》《石壁祖地与台湾客家》等客家历史文化系列丛书、专著、文集等,共70余种1300余万字,在海内外和台湾客家地区发行15万余本(册)。从1997年起,宁化先后举办三届“石壁与客家世界”学术研讨会、5届“石壁客家论坛”,汇编了客家学者论文370余篇。

海峡客家情,两岸一家亲。中华文化的烙印,已深深嵌入两岸同源一脉的历史渊源之中,融入海峡两岸人民的生活中,激励着一代代客家人携手向前。

海峡两岸交往日益密切

石壁虽小,却在历史的转折点承载起了汉民族生存的希望。客家祖地不过3平方公里,却是散布在全世界客家人的根,牵动着客家人的乡魂。石壁客家祖地与台湾客家有着紧密的血缘、文缘、法缘关系,同祖同宗、同根同源,是台湾客家人的“精神原乡”。

著名学者林嘉书在《客家摇篮•石壁村》一文中考证:目前台湾至少有60个常见姓氏中的600多万人与石壁客家有关,其中300余万是客家人,另外200余万是传自石壁,又从南靖、平和、诏安、漳州等地迁台的闽南人。他们90%以上共尊宁化石壁始祖为始祖、一世祖或开基祖。许多台湾客家同胞与石壁客家祖地有五代直系和三代旁系亲属。在台湾桃园县龙潭镇至今还有宁化村。

台湾客家地区与石壁客家祖地文化渊源承中华道统,留唐宋古风,融汉畲精华,历经血火淬炼,走过千年漫长历程,两地客家文缘一脉相承。敬祖穆宗、崇文重教、忠孝仁义、爱国爱乡、开拓进取、自强不息是两岸客家人共同推崇的客家文化精神内核。两地在客家语言、建筑、节庆、饮食、婚嫁、祭祖等民俗及民间文艺等方面基本相承,两地客家人同讲客家话,同过客家节,同吃客家菜。

台湾客家地区与石壁客家祖地民间信仰同为多神信仰,两地客家民间信仰神缘相合。明清之际,不少客家人迁徙台湾,把对客家人的保护神“定光佛”信仰一并带到台湾,定光佛成了闽台客家人的共同信仰;发源于宁化的伏虎禅师信仰在台湾客家也有大批信徒。海峡两岸巫氏宗亲共尊宁化石壁客家祖地开疆始祖巫罗俊为巫氏肇业开基始祖,宁化巫氏宗亲将巫罗俊塑像入祀巫罗俊怀念堂,台湾巫氏宗亲将巫罗俊塑像入祀高雄县凤山镇北里北辰宫神庙,尊号“巫府千岁”,成为地方性保护神。

台湾和海内外客家来宁化等客家大本营的寻根不仅仅是血缘寻根,也是从血缘到文化的文化寻根,是客家人有共同血缘与文缘的现实反映。他们拜谒先祖墓冢、祠堂,访问客家祖地文化。宁化与台湾两地也开展了大量的文化、学术交流活动,到目前已有28个台湾影视媒体先后到宁化拍摄《客家寻根》《闽台情缘》等电影电视节目。台湾姓氏渊源研究会理事长林瑶棋、台湾大学校长邱清辉等知名学者、教授还曾亲临石壁考察、调研、采风并撰文立说。2018年5月,由福建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福建省台办联合主办的台湾媒体“清新福建行”宁化站采访活动在客家祖地石壁镇举行,30多家台湾媒体和10余家大陆媒体的记者朋友们共同感受客家情、两岸缘。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石壁镇常住人口3.5万,海内外客家后裔寻根热潮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农民人均收入位居全县前列。2014年,石壁镇获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如今,石壁镇石碧村成为全省村级建设达标示范村、小城镇建设试点村、闽赣边贸的重要集市,先后被授予“福建省生态村”、“全国文明村镇”、“全国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先进村镇”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