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张立国:魅力首钢

来源:中国作家网 | 张立国  2018年12月03日21:06

“具有百年历史的首钢一直引起国内外人士的广泛关注,尤其近年来,首钢的改革,首钢老厂区的大搬迁,首钢京唐钢铁厂(曹妃甸)的建设,首钢今后的发展等,更是世人瞩目,成为国内外钢铁界的大事件。能不能组织冶金作家到首钢老厂区和新厂区采风,搭建冶金作家与首钢交流和冶金作家间交流的平台。许多冶金作家提出这样的要求。经与首钢有关方面协商,决定组织冶金作家到首钢开展采风笔会活动。”当我接到冶金文协采风通知时,面对着通知中的这段话真是从内心里感到高兴。走进首钢,对于我这位同吃钢铁饭的同行,其实这是早已多年就有的夙愿,这次中国冶金文协与首钢共同联合组织的“冶金作家走进首钢采风笔会活动”圆了我多年的梦想,使我亲临到了首钢,真正感受到了那里的钢铁激情。

真是感谢至极呀!

2012年5月20日下午,当我乘坐的58路公交车从雄伟的首钢东大门进入厂区时,顿感到有一股钢铁的气味迎面扑来,望着周边的一切,那树那花那湖那巨大的厂房巍峨的高炉蜿蜒的铁轨,竟然是那样的熟稔那样的亲切那样的如老友相逢,一点陌生感也没有。从理性上来讲,这或许就是身为钢铁人从骨子里对这般的场景有着一种亲切感,见着它就好像有着一种回家的感觉吧。

整个首钢老厂区坐落在石景山公园之中,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一条穿厂而过的永定河缓缓地流动着,河水自然升腾起来的湿气净化了这里的空气,也给整个厂区带来了诗一般的灵性,河的两岸柳树成荫,花团似锦,把它说成是花园式的钢铁之都是不为过的。此时正是初夏时节,芳草茵茵,从东到西,从南至北,在人们的脚下延伸着,妆点着整个首钢厂区。从炼铁厂到炼钢厂,从焦化厂到烧结厂,无处不留下花草树木欢快的足迹,它们与巍峨的高炉、巨大的厂房遥相呼应,一切都显得那么自然、和谐、相映成趣。望着眼前的这一切,我感觉到首钢人,在营造自己的色彩世界有着鲜明的特色,他们浓烈、鲜活,大红大绿,大黑大白。这一点初看是审美趋向的选择,其实质仍然是内心世界的展示。

在我初到来之前的若干年,首钢是否是这样一番光景我自是不甚了解,甚至对首钢的历史更是知之甚少,多的只是在从一些相关的文字记载及影视镜头中找到些丝丝印记,或是从老一辈钢铁人茶余饭后的谈资里,才浅浅地知道些许首钢的历史与变迁。这次走进首钢,收获很大,使我寻求到了许许多多有关首钢的历史资料与现代发展的有关确切的信息。首钢创办于1919年五四运动的狂飙之中,因其雄踞首都,历史久远,风云变幻,跌宕起伏,因其集结了大批精英和慷慨悲歌之士,因为几代共和国领袖对首钢都十分关注,它的一切行动都和国家有关。所以在进入她那90多年磅礴的历史中,可以这么说,全是风云雷电的轰响。而在这风云雷电的轰响中,我是无法感知老一辈首钢建设者们那份艰辛与强烈自豪感的,但我可以想象的到那该是怎样的一种情怀:在一片荒凉的土地上,来自五湖四海的建设者们,在近乎于原始的工作状态下,凭着一腔热血,靠肩拉背扛硬是在京城这片热土上埋下了寄托着中华民族钢铁希望的种子。因此,在共和国的历史上,从此有了一个史诗般的名字——首钢。

到了我们这次走进首钢采风的接待处——首钢红楼迎宾馆,李四平老师热情地接待了我,从他的言谈话语中我感受到了首钢人的热情好客。当我感叹红楼迎宾馆环山而居外观自然景致及内部设施条件是那般的好时,李四平老师透露,当年国家主席刘少奇同志在首钢调研时就住在红楼。并且还告诉我说“现在刘少奇住过的房间还在呢!”对于这段历史,虽然我知道的并不详细,但我在一篇文章中读过,并在文章中感受到了少奇同志当年那忧国忧民的胸怀和平易近人的伟人精神,文章里是这样写的:“1958年那个狂热而又悲壮的年月里,刘少奇和夫人王光美曾下榻在红楼宾馆深入调研。少奇的香烟抽完了,伸手跟座中的工人们要。入夜,少奇在伏案工作,光美在卫生间洗衣服……当时首钢人勇敢地提出,希望实行扩建经费“大包干”,少奇给予充分肯定。那一年,全国的“大跃进”失败了,首钢的“大包干”却成功了——这一大胆尝试比小岗村经验早了整整20年!惜乎春雷只响了一声,春天就过去了……”这是一段特定的历史缩写。其实不光是刘少奇,还有很多历史名人在红楼里驻足过。朱德、徐特立、张闻天夫妇、溥仪、卫立煌等等。听了四平老师的介绍,我不觉陷入到了那数十年前的这个历史片段之中……但是,无论如何我都能感觉到,首钢,作为首都和新中国发展、成长的一位见证人,仍在续写历史的篇章。

晚宴中,我们来自几大钢的作家们欢聚一堂,并聆听了首钢副总工苏显华介绍首钢发展的主要情况。首钢作为我国早期工业企业和解放后重点大型企业,已经走过90多年的历程。从上世纪初的龙烟铁矿发展成今天的大型企业集团,既有沧桑磨难,也有荣耀辉煌,在中国钢铁工业发展史上留下了深深的足迹。对于首钢搬迁建厂,苏总介绍到,由于污染等发展因素,首钢冶炼部分搬出北京,但绝不是简单的异地复制,更不是将污染搬到河北。在曹妃甸新建的大型钢铁企业将采用新装备、新工艺、短流程、高效型、节约型、清洁型、可循环型的方式来建设。苏总还介绍到,任何发达国家,无一不是指靠发展深水大港来开拓国际市场的。曹妃甸,临着湛蓝的海水,25万吨矿石巨轮进入曹妃甸码头后,无须卸载,澳矿可通过传送带直接进厂冶炼。这比运抵内地每吨节省4美元的运输成本。

好一个钢铁企业发展大略。的确是这样,曹妃甸天然深水码头的建成,无疑为首钢京唐公司的发展,寻求到了最大的发展空间。听了苏总的介绍,我感慨万分。然而,对于首钢老厂区的大搬迁,首钢京唐钢铁厂(曹妃甸)的建设,有谁真切而非概念地了解和体味到首钢人为此付出的巨大牺牲呢?

清晨,隐约的厂区从睡梦中醒来,披件薄薄的白纱,懒洋洋地舒展它高耸的炉塔,宛如少女挺拔的乳峰,如一幅维纳斯诞生图。悄悄来临的太阳像个害羞的姑娘,红红的脸盘。那一缕阳光,串起晨曦里的露珠,布染着朦胧的丰韵,缀饰着厂区的蕴涵,收获着欢乐的呓语。当太阳升起的那一刻,整个厂区便敞开温馨情怀,从静止到流动,从恬静到热烈,忙碌的人群、鲜花绿地和车水马龙构成厂区晨曲上跳跃的音符。

吃过早餐后,在组织者的安排下,我们一行人参观了首钢陶楼展馆,通过一幅幅珍贵的历史资料和照片记载,我进一步了解到了首钢的历史与发展。历史自然过去了,只能把它留存在人们的记忆里,但是,新首钢的发展必定是要受到人们的关注的。据有关人士介绍,按照规划,首钢老厂区大部分设施将被拆除,一个后工业时代的高新技术园区、文化产业园区和历史文化景区将在这里昂然崛起。但是我想,作为每一个首钢人来说,虽然有一万个理由为这个灿烂远景而激动而自豪而满怀梦想,但他们心中是永远也忘不掉,几代首钢人在这片大地上,以自己的生命和血汗书写的首钢雄丽壮阔的历史。因为他们知道,这些都是民族钢铁工业的历史记录、中国产业工人的生命结晶啊!此时,我感觉到,能有幸来此驻足一番,对于我更是获得了很大的满足,因为,我已经找到了或领悟到了首钢的本色,那就是——平凡而真实。这才是孕育钢铁伟大的基础,能够在这世界上平凡而真实地存在,这比什么都重要!

早就听说首钢厂区内有个占地7万平方米的月季园,里面种植着数百种不同品种的月季,每到5月间,园中万株月季花红,就开始竞相开放、争奇斗艳起来。此时正是醉人的时节,入得园来,我的心一下子便被园内浓浓的花红叶绿所俘获。园内设计以小见大,融花鸟鱼水石、亭台楼阁多种景观于咫尺之间,疏密有致、高下有序,格调古朴典雅。花园中间有一小池,碧水清波,一峰卓然,名“荷花池”。枝桠错综的月季花丛,花瓣与叶片是大瓣环着小瓣,小片衔着大片,竟然看不到边际。各种名品花香四溢,飞彩流光,使人恍入胜境仙苑。她们缀满枝头,一簇簇,一串串,密密匝匝,宛若一场红色、黄色、粉色、白色的大雪降过,烂漫妖冶,馨香四溢,好一片撩人心魄的好景致,其间偶而几株稀疏的,却给整片园子凭添了几息灵动气韵。和着清晨空气里蒙蒙的雾霭,眼际的月季园,似一带紫色的霞霭,朦胧了天地边界。微风徐来,那青与紫的烟,随之漫漫飘忽变幻。

漫步月季园,到处都有月季花伴随你,不论在哪里,你都会看到月季花的俏容倩影:红的似火,白的像雪,黄的如金。如琼山仙阁显现人间。这里落下了一片丹霞,那里插满了无数翠羽,真是姹紫嫣红扑面来,群芳摇曳送清香。园内和风轻轻,花丛阵阵微漾,一股股馨香直透心扉,由于受不了美丽的诱惑,我旋即飞奔进到了花丛中去了,细细地观赏起来。花正值妖娆烂漫,这些可爱的精灵,各施手段,竟弄身姿,攀于枝头,在蜂蝶轻轻地亲吻下羞晕着。它们或正,或侧,或仰,或俯,有如粉荷,有如胭脂。花大都全开了,也有半开的,偶然会碰到几枝懒起的,也含苞待放。由于它太小巧,太娇嫩,太动人,使人不忍心用手掌碰碰它,亲近它,进而越发的惹人爱怜。那些大而艳的花,忘不了炫耀自己,早早的挤于努力外伸的新枝上,争夺着空气和阳光。沐浴在阳光中的花瓣,竟如粉红的玉,晶莹剔透,煞是好看。天也在这狭小的空间里显得格外静谧,更加令人沉醉!

身处在月季花丛中,一种无法抑止的超然享受,逼迫我轻轻闭上眼。微风徐来,像陈酿一样馥郁的香味,飘洒在空气中,嗅入鼻中令我好心醉呦!我喟叹,这些千娇百媚的“小娘子”们,擎出的是一则则风情而馨香的故事。正是因为有了这襟底怀中的清香尽情吐泄,年年月季园中从春到秋,花事不断。我感念首钢人对月季花的偏爱。是啊,若不是对月季花的偏爱,这么大的一处园内为什么不种上更加妖艳的牡丹呢?或许,首钢人以特殊的爱好感受着生活的美,同时又以特殊的爱好回应生活。就像他们这样偏爱月季一样,站在坚实的土地上仰望蓝天,那颗淳朴的心立即就会陶醉在那湛蓝色的苍穹之中。人们都说,天底下月季花最多,说明月季花仙子最勤劳。而勤劳的首钢人也正像月季仙子一样的勤劳,每天,他们来到机声隆隆的厂房,那里成型的钢材正如一条映照着霞光的河流,绵绵不断地流淌,月季花般的喜庆、吉祥、热烈,鲜艳的色彩便会一股脑地冲撞他们的心房;他们看着装满钢材的火车汽车奔跑在运输线上,将自己的劳动成果运往世界的各个角落,支撑起一座座摩天大厦,改变着城市乡村的模样,那颗心,怎能不像这月季花竞相开放呢?在他们眼里,色彩就是这个样子,红就要红透,蓝就应湛蓝,绿必须是翠绿。他们以这种爱好感应生活的美好,同样以这种方式营造着自己的色彩世界。

接下来,我们一行人来到了厂区内的群明湖,静静的湖面如一面镜子,细细的柳枝轻轻吻着湖水,日复一日,一往情深。站在湖畔上,静观游鱼戏水,体态是那样的玲珑,姿势是那样的优美,水面上偶尔传来鱼儿的唼喋声,愈显幽静。湖边树丛里闪动着晨练人的身影,高炉远远地镶嵌在湖旁的柳绿中,一弯小桥如自然的纽带,连接着昨天、今天,连接着首钢的历史、人文……太阳斜斜地升起来了,透过柳枝那一缕阳光,像掩在翠帘里的一幅粉红帷幔,将整个湖面装扮成一幅美不胜收的图画……

众所周知,首钢在石景山。可许多人不知道的是,石景山就在首钢里。我也是由于这次亲自到访,才知道确实有一座山,名为石景山,就坐落在首钢厂区里。石景山主峰只有183.7米,在高炉的遮挡下,不走到山脚都不会发现这座小山。传说唐代一位僧人途经此山,被永定河水打湿了行李,于是便在石洞里晾干储存经卷。小山因此得名石经山或湿经山,后来转作石景山。这些神话传说,正是石景山那博大精深的文化精髓之所在。同时,也会让人得到某种文化精神上的享受。

要想纵览首钢全貌,必须登上石景山。我们入住的红楼迎宾馆就坐落在石景山的山脚下,有着这样得天独厚的条件,登石景山功碑阁俯瞰首钢厂区全貌,必然是我们这次走进首钢采风一项最重要的活动内容。这是一座适合中老年人休闲运动的小山,几十分钟就可以跑到山顶。山上有座始建于明正德年间的碧霞元君庙,还有神秘的摩崖石刻。庙前的花纹石座和旧碑上的一些文字记载便是一个很好的佐证。碧霞元君庙正在修缮之中,当年的轮廓还基本完好。让人吃惊的是,依山而建的古庙,各殿宇间有洞穴连通,设计巧妙,叹为观止。

石景山上还有多处古井,均为区级重点文物。在登山的过程中,首钢宣传部的同行告诉我们,未来石景山的文物修缮完毕后,有望与山下的高炉连为一体,在石景山周边一平方公里范围内建成首钢工业遗址公园。未来的首钢厂区内将保留两座高炉。其中离石景山最近的3号高炉有望建成首钢博物馆。我想,如果3号高炉真的建成了博物馆,该有多少东西要放在里面呢。但我敢肯定,在首钢人的眼中,首钢该留下的东西太多了。从烧结厂到炼铁厂,再到炼钢厂和线材厂,每一个厂区都该留下一些设备,让将来参观首钢的人们能够了解到,钢铁是怎么炼成的。

很快地我们登上了石景山之顶,站在功碑阁上我们游目骋观,但见巨大的厂房巍峨的高炉矗立在一片绿云中,显得是那么地气度恢宏。望着挺挺然的高炉,我顿感到心潮澎湃,仿佛感受到当年高炉喷紫霞吐蓝雾,铁水照亮永定河、火光映红石景山,满脸油污汗迹的工人们,站在火花飞天、雄风高扬的高炉前挥汗劳作的壮观景象。也能感受到出铁时的那一霎那,从高炉里跃出的是一轮红日,是一道霞红,是一道真正象征勃勃生命的甚至带着扑唰唰响声的霞红啊!这奔流的生命液体很快地流到铸铁机上,又很快由红变黄,由黄变紫,由紫变青,像火山岩浆似的凝固起来,瞬间变成了压不垮打不烂真正男子汉的硬骨头。这是壮美的劳动,这是伟大的奉献——在与火的搏斗中,钢铁汉子自然是胜利者,因为他们冶炼的是心的太阳!只可惜,那些依旧挺立着的高炉,它失去了自己往日曾经那豪迈的气派,炽红的铁水钢流也已随着它的被宣告“死亡”后,不再火花四溅喷突奔腾。而自己此时留下来的使命,只是静静地矗立在厂区内,默默守望着自己昔日的光荣与梦想。我凝神遐思地为之感叹:三十多年来的中国改革是一场翻天覆地的伟大革命,它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和牺牲,首钢人就是这场大变革中最为坚忍、最为无私、最为英勇、付出最为沉重、因而也最为伟大的群体。在此,我以一个钢铁人的身份,默默地向光荣完成自己使命的高炉致以了崇高的敬礼:是啊,在社会经济纷繁复杂的情势下,你默默地承受了大变革给你带来的阵痛。但是,你以钢铁般的意志、纪律和奉献精神,八风不动,矢志不移,坚守着崇高,坚守着心灵的净土,成为支撑共和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伟业的钢铁脊梁。

人类的记忆常是文化的记忆,人类的历史也靠文化的链环得以衔接和继续。

首钢要走了,它将奔向新生。

的确,对于首钢来说,留下的不仅是一座火热的高炉,而是给人们留下了一个时代的记忆,留下了一座文化的钢城,留下了一座历史的丰碑。留下一座高炉,也为了使人们不至于忘记,为首都发展而离开的首钢做出的贡献与牺牲。

曹妃甸,于我是陌生的。自打听说有个曹妃甸,我就曾一直费解这个名字,这么一片人迹罕至的盐碱地,一个荒凉数千年的沙岛,怎么冠以一个女性的形象,她和一个后宫佳丽有何联系?经同来的有关人士为我们讲后,我才明白曹妃甸这个地名的真正含义。原来,“甸”为沙坨之意,这个沙岛因为原有曹妃庙而得名。相传这位曹妃是唐太宗李世民的一个爱妃,随军东征病殁于此,后来化为海神娘娘,保佑出海的人们免受大海的吞噬。实际上,曹妃甸又名“沙垒甸”,平潮时为一条黑沙淤积而成的带状沙岛。一位同来的同事给我们解释得更为形象,他说,曹妃甸就像一条大鱼的脊背一样,横在海岸线上,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地理环境。这种解释,让我们一下子明白了它为什么不高,而周围的海水为什么不深的缘由了。据说,这个由古滦河水冲积而成的沙岛,形成于5500年前,岛上曾有居民常住,建有水井、渔铺。1866年,该处建一灯标,作为引导船只之用,委托曹妃庙里的和尚代为照管。不管无论如何,曹妃甸让人们知道的是,海曾在这里休息过,久远以前退去了,留下了这一望无尽的滩涂,散落着几枚凄美、悲壮的珠贝般的故事,到处都散发着一种叫做原始的味道,被润泽的海风搅拌着。

对于这样的一个关于曹妃的历史传说,我并没有太在意。我只是想,后来化为海神娘娘的曹妃,除了佑护过出海的人们,给了他们惠泽外,她要为今天的新首钢,今天的渤海湾,以及今天的中国带来哪些惠泽呢?

带着这个疑问,21日下午14时左右,我们一行人坐上了大巴,沿着数万首钢汉子这些年来,义无反顾地走向渤海湾去的那条路,向着曹妃甸,一路走进新首钢的传奇中。沿途中的冀东平原的风光无限,大田里的麦子长得老高、迎风翻舞的大杨树叶上细碎的反光、桃李花的芳香、稷草细嫩的黄芽、干硬发亮的小路、河堤上低矮的土坯小屋、被砍伐下来横躺在地上又在粗大的树干上长出紫色嫩芽的老柳树、洼地里经冬的腐草的气息、漫天飘舞的白色的杨花柳絮、苇塘边尖尖短短的满地芦芽、田埂上开着粉色小花儿的药葫芦苗儿、农家土墙刚刚爬上墙的丝瓜扁豆藤蔓……所有的这些场景、画面、光影、色彩、声音、气味……在我的心目中是多么的熟悉和亲切,因为这些在我的故乡我都曾经亲眼见过、听过、闻过、触摸过、感受过甚至是沉醉过的!

一路上,我一直在想着这样个问题,大自然钟灵毓秀,它把自然中最优秀的部分给了曹妃甸,给了这块神奇的土地,或许,它早就在召唤着有智慧有魄力有胆略的人,来建设它、成就它、完美它。没错!实际上,生长在这块雄奇土地上的人民,深知大自然赋予他们这份灵秀的意义。早在1992年,唐山市便开始筹划曹妃甸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了。后来,经过一系列的科学谋划和决策,终于在2004年12月27日,国务院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包括曹妃甸港区在内的《渤海湾地区港口建设规划》,决定开发曹妃甸,把它建设成为以大港口、大化工、大钢铁、大电能“四大”主导产业为核心的现代化工业基地,使之成为环渤海地区的国际性能源和原材料集疏主枢纽港,中国北方地区世界级重化工业基地,国家商业性能源储备和调配中心,国家重化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区。于是,国内规模最大的填海造地工程在这里启动了!至此,一项具有史诗意义的工程,一项改变河北乃至影响整个中国的工程,正式拉开了帷幕。

从此,曹妃甸再也不是一片孤立的荒海滩涂,它和大陆的经济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它更再也不是只有曹妃一个人的故事了,在这里,多少个开发者在这里续写着一个个更加传奇的故事。在这一个个传奇的故事中,首钢人为了北京的碧水蓝天,为了圆好中华民族百年奥运梦,亲手熄灭了当年由他们亲手点燃的炉火;为了心中建设钢铁强国的梦想,数万首钢汉子告别了繁华的首都,咬住眼泪离妻别子,默默走向渤海湾这个风沙弥天的孤岛,经过几番辛勤的努力,硬是靠着自身的努力,建起了一个拥有数十项世界先进技术工艺的现代化强企——首钢京唐公司。

渐渐地,我发现窗外两边的景致开始不同寻常起来。天似乎更低了。天底下,是一片又一片的水塘,被两边的沙垄均匀地分割开来。目之所及,沙岛周边的许多浅海滩涂,由于“吹沙造地”已经变为陆地,陆、岛之间的界限消失了,曹妃甸“浑然”成为了陆地的一部分。再远处,是水天相接的大海,茫茫的一片,不见尽头。不远处,浩淼的大海上,上百只海鸥迎风飞翔,刚劲而有力。这些海上的精灵们,或许更像这场建设的谋划者和建设者,他们也一样充满希望地向前飞翔着,因为他们知道,迎接他们的,必将是一场深刻的、划时代的胜利。

经过了将近五个小时的行程,我们在西天泅染的橘红中,到达了目的地。当晚,我们入住在渤海会议中心的大酒店。

从走进曹妃甸这片心驰神往的土地的那一刻起,我仿佛是在大自然赋予的幻与真、梦与醒的感觉中度过的,她闪现在我眼前和萦绕在我脑际的,首先是一个“神”字。接下来,我要在这片土地上找寻的是一个“奇”字。

第二天,我们来到了首钢京唐公司,我看到整个厂区内,高炉耸峙,厂房林立,两侧葱郁的行道树还有盛开的花朵,百里厂区内构建了一道道美丽的绿色屏障,形成了“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绿色景观。他们以打造花园式厂区为主线,以“绿色、环保、自然、和谐”为主题,从园林造景、绿地设置、花卉培植的细节上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文理念,立足于厂区生态文化,以发挥休闲功能、丰富文化内涵、倡导生态道德为侧重点,进一步丰富、扩大和提升了工作的文化内涵。据知情者告知,这里已经成为了自主创新、科学发展的示范厂,建成循环经济、绿色环保的样板厂,是21世纪国际一流的钢铁厂。在指挥中心,公司的有关领导在沙盘面前,为我们详尽地介绍了京唐公司的发展规划。据介绍,京唐公司,不仅是一个现代化钢铁企业,而且完成了首钢、唐钢的重组。通过发挥新基地在产品、成本、规模、效益等方面的综合优势,达到限制小厂发展规模,并随市场竞争自行退出或是并入集团的目的。有利于总体提升华北以至我国钢铁业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更是首钢通过搬迁获得的自身发展良机。最后,他自信地说:曹妃甸,将是首钢人再铸辉煌的地方。

世上要事,不在于我们身在何处,而在于朝着什么方向走。循环经济一直是首钢人的追求。据了解,总投资677亿元的首钢京唐钢铁厂一期项目,是曹妃甸目前最大的投资项目。随着一期970万吨钢项目建成投产,二期1000万吨钢项目也正在上马。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精品钢基地呼之欲出。

在我们参观炼铁、炼钢、热轧整个作业流程时,随行的有关专家给我们介绍,京唐钢铁公司是按照“三高、四个一流”的原则建设的,所谓“三高”就是“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四个一流”是指“产品一流、管理一流、环境一流、效益一流”。在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方面更是如此。京唐公司的信息化系统包括了八大系统(也称子项目)和一个能源管控中心,通过“8+1”实现企业的“四个一流”目标,满足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和生产经营管理两个方面的需要。八个子系统包括:工程项目管理ERP系统、生产管理ERP系统、铁前MES系统、钢后MES系统、铁包跟踪系统、计量管理系统、实验室系统管理系统、生产指挥调度系统。这八大系统在业内被称为“八大金刚”。由于这些先进的技术实施,工人们的体力劳动大大减轻,而脑力劳动则大大增强,他们守在中央控制室里,依靠上百块仪表,上百个按键和键盘,敏捷的反应和熟练的操作,对设备的运转进行调节。这标志着生产工人由“体力型”、“经验型”向“智力型”、“知识型”的转化,这正是京唐公司技术先进、自动化程度高的表现。

在参观时,我特意留意了苏总为我们介绍的深水码头,的确像苏总介绍的那样,灯塔的前面,已经建成了一座气势恢宏的钢铁结构码头。站在高高的码头上放眼四望,浪波浩淼,水天相接。这样的所在,让心随之高远,仿佛壮阔的诗章正待掀起。时间被拉长不动,搁置在空中。蓬勃活跃着的,则是我脑海波澜起伏的追思和遐想。

遥望,碧海蓝天,无端寥廓。目光许久未曾领受空间如此的赏赐,我一直把目光投到目力不可及处,一直投到海燕遁身的苍茫里,色彩鲜艳的大海在宏大的背景中晃动,定格中,俨然一帧印象派的画作。

在我们将要告别京唐公司的时候,我心有些恋恋不舍,上得大巴后,我再次隔窗了望着这一生机勃勃现代化的生态滨海钢铁厂区,在这里,看不到浓烟滚滚,听不到刺耳的噪声,甚至难见波澜壮阔的劳动场面,一切都在宁静而文明地运行着。不仅暗自感叹:这世上有什么事是人不能为的啊!忽然,我明白了,这,就是我今天要找寻的那个“奇”字。

的确,这次冶金作家走进首钢笔会给了我们一次亲近首钢,感受曹妃甸的经历,它把我们带到了首钢在循环经济大发展的创业之中,也给我们这些冶金作家们提供了学习、交流和素材积累、写生、拍摄与创作的机会。是啊!“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难忘的首钢、曹妃甸之行已经成为我们这些参加笔会冶金作家生活中的回忆,愿这珍贵的记忆留在我们的心底,直到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