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唐海林:庐江 40年春风,40载巨变

来源:中国作家网 | 唐海林  2018年12月03日14:46

40年前,在乡下,我们70后是无缘上幼儿园的。小时候的我们,担水、赶集,干农活,屁颠屁颠跟在父母与兄长身后,看着他们凭票买大米、猪肉、衣物……身处“计划经济”,连生孩子都要计划。似乎,那个时代的一切,都需要一张票来搞定。

作为特殊的一代人,从小受理想主义教育,爱穿军装,喜欢毛主席诗词,洗星海、黄继光、董存瑞等,就是我们少年时代尊崇的英雄。那时候理想是当科学家、工程师等,为人民服务。怀揣宏伟的志向,穿着补丁打补丁的衣衫,以及,逢年过节时,舌尖上一年仅吃次把的红烧肉,都永恒地鲜活在我们这些70后的记忆之中。

那个年代——我们农村阡陌交错。上学的路上,乡间的泥泞小路常常让人寸步难行,房屋建筑很少用到水泥,以土块代替砖块砌墙,屋顶用木头和稻草搭配而成。室内采光阴暗,这样的房子易受潮,遇水不易蒸发,地面潮湿,天长日久容易导致风湿病。那时候,家家屋内陈设基本都是些简单的木制家具,烧柴、点煤油灯,后来烧煤,每户自掘井,生活简单朴素,我们就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

很拼的70后,当改革的春风吹来。我们当中的大多数人,已经步入30岁的门槛。在变革的社会中生活,我们经历过改革的阵痛,也享受过奋斗的快乐。从单身青年到成家立业,30岁——40岁,离异与不成家仅仅是少数。对家庭负责,我们当中绝大多数人,无论做工务农、下海经商、或走仕途之路,都已成为社会的中坚。

“买户口”、读书求学,为只为“鲤鱼跳龙门”脱离农村。可当我们按部就班地生活,才发现这世界一切都变了。

庐江是“鱼米之乡”,历经40年发展变迁,这座加速崛起的城市,改革开放的春风袭来, 40年的春风轻拂,拂去料峭的寒气,吹来希望的花香,于是 40年后,我看到的是春光明媚的新景象。

在我们乡下:柏油路纵横,村里脱去原始的土壤气息,融入现代元素。告别泥泞的小道,“村村通”那一条条水泥路纵贯村里村外,伸到家门前。电灯电话,一栋栋楼房拔地而起。先买房、后买车,许多小伙伴在城里立足,在大城市安居乐业,断壁残垣的土砌房,就像炊烟与蛙鸣,不知不觉就成为儿时的记忆。

过去,到被人家挤着看电视,夏天,就拎着把扇子闲逛避暑;如今,空调、太阳能,与网购就是生活的一部分。从乡下到县城,如今,旧貌换新颜。2011年,庐江并入合肥,我也和大多数70后一样,在自己宽敞明亮的居所内,看着这座城市从“营养不良”到“脱胎换骨”,乘高铁、坐飞机,进入奋力赶超的时代。

出行便利,居住环境改善后,十九大攻坚脱贫的步伐,让这座小城长“高”了、变“亮”了、变“壮”啦。如今,漫步庐江各地,跳广场舞的老头、老太太多了,孩子们的书多了,各类营养品也多了……品香茗、闻书香,这些衣食无忧的孩子以及老人们,正是我们这些70后的奋斗,带给他们幸福生活,也正是我们这些70后的努力,让广袤的庐江大地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日月如梭,光阴似箭,四十年一路而歌,生活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我们从未如此接近过梦想!

徜徉在这座魅力之城:今日庐江“长大了”、“变富了”、“更靓了”,成为合肥南大门的名副其实一个“实力派”,与皖中地区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新时代,新征程,四十年前的你,四十年后的你,或许 40年的光阴不足以刷新什么,却伴随着三代人的幸福成长,却能够体现出一个国家,我们的“中国梦”不断复苏与繁荣。

40年春风轻拂, 40载神州巨变。作为改革开放的亲历者、奋斗者、见证者、与受益者,与改革开放共成长——我爱庐江这座城市,我爱伟大祖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