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黎俊生:大变了,故乡路

来源:中国作家网 | 黎俊生  2018年12月03日10:04

故乡路啊,我难以忘怀的路!

处于祖国最南端的雷州半岛之西北的那个绿竹环抱的小村——紧水村,就是我的故乡。小村四周田畴千里,无城无邑,我们要趁圩(赶集)就只能到那个小小的安铺镇去。

从小村到安铺镇,只不过区区八里路,我们往往要徒步二三个小时,可谓历尽艰辛!

在那短短的八里路上,横着三条河——小村前不远的“紧水河”、半途的“茅坡河”、靠近安铺镇的“安铺河”。三条河上都没有桥,要过河就只能靠那小小的木头船,只能靠摆渡人一篙一篙地撑,一桨一桨地摇。“船欲静而浪不止”,过河时往往险象环生,惨情累累发生。我亲眼目睹过:由于渡船人的拥挤,至使船只失却平衡而倾侧,于是人们纷纷跌落河中。当他们被救上来时,惊吓得唇黑身抖,魂飞魄散。我还亲眼目睹过:当船开至河心时,狂风骤起,波涛汹涌,巨浪如饿狼般盖过来,把站在船边的一老一少吞噬而去。于是,船上的人悲痛欲绝,泪飞涕洒。所以,我们怨恨地把这河称之为“要命河”!

再说,走这短短的八里路,有如“蜀道之难”。这八里路过半是巴掌大的小田埂,有的粘糊糊的,滑如黄鳝;有的硬梆梆的,起棱起角,锋如刀口、钉尖。我们走在上面,要么就是几步一滑,常常摔进稻田里,成了“泥牛”;要么脚板被割得皮开肉绽,鲜血直流,被钉得“哎哟哎哟”地失声嚎叫。到了接近安铺镇的那段路,虽然稍宽一点儿了,但此刻几条小路的趁圩者都在这儿会师,人如潮涌,只见人的头颅,却不见人的脚板,常常是你踩我的脚跟,我踩你的脚丫,有时还被踩破了皮,伤了筋骨。所以,我们把这路称之为“苦命路”。

就是这样的一条乱七八糟的“苦命路”,不知走过了多少代人,不知走过了多少岁月,一直走到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

六十年代中期,故乡路有所改观:首先是安铺河、茅坡河先后架起了简易桥。与此同时,村前那条“紧水河”由于上游改道而淤塞,被填平了;那几条巴掌大的田埂,也改建成近一米宽的简易泥路了。于此,一条没阻没拦的路直通到安铺镇。大伙往小镇上去趁圩,在泥路上轻轻松松地走,自由交谈,神聊海吹,一个小时左右就平安抵达。所以这简易桥、简易路,乡亲们一时为之满足:“不愁啦,有一条可以称得上‘路’的路走啦!”

光阴在流逝,社会在发展。到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祖国大地,乡亲们的心涌动起来了,大家再不愿死死地恪守那几块农田,再不愿永远蛰居在那个小小的村子里,再不愿穷巴巴的,而迫不及待地冲出村子,投身于波澜壮阔的商潮之中。大伙也再不满足于徒步行走,而是骑上自行车、驾驭摩托车飞奔。此时,路上的人和车多起来了,在那简易的泥路上,常常是人车拥挤,举步维艰;在那简易桥上,几乎是时时阻塞,天天水泄不通。历史发展到这个阶段,乡亲们已深深地感到:这样的简易路、简易桥,已远远满足不了人们的交通需求。

那时,我已在城里工作。那年春节,我携老婆、孩子驾车还乡,到了安铺河桥头,便被迫抛停。那天正逢趁圩日,桥上人车拥挤,如潮如涌,骑单车的只得掮着车子走,驾摩托车的无奈地改用手推,一步一步地往前挪。我们只得在桥头苦等二三个小时,后来才勉强过了桥。路上,又因路窄人多,车子像乌龟那样缓慢爬行。当车子到达接近小村那段路时,更是令人叫苦不迭。因为这是一段田泥路,又刚下过一场雨,路面像涂上一层油,车子在上面走,轮子不时地打滑,大有跑下稻田之危,幸得乡亲们来帮忙,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车子推到村口。

事隔数年,到了21世纪,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磅礴开展,故乡之路又一次赢得了良机,于此其容貌也为之大变特变,按乡亲们的通俗说法:好似“姑娘十八变”,变得那么时髦,那么靓丽!今年盛夏,我又一次携老婆、孩子回乡探亲。当车子抵达安铺镇时,方知政府投资另建了一座新桥,原来的那座简易小桥不再行车,只供行人了。于是,我们便驱车直至新桥。此刻,我眼睛为之一亮:哟,耸立在眼前的是一座崭新、雄伟的大桥,桥面宽阔,车道分左右两边,每边可容两辆汽车齐头并进,还可过摩托车。桥上,汽车行驶有序,摩托车井井有条。我们的车子也不用停下,呼一声就过了桥。

接下来,车子就上了昔日那段“踩脚跟”的路段。如今呀,这段路已成为标准公路。路两旁,水杉挺拔,郁郁葱葱,投下了浓浓的绿阴。此刻,南风轻送,漫过车窗,灌进车内,沁人心脾,令我们感到无比的惬意。

在不知不觉中,我们的车子就到了茅坡河桥头:啊,昔日的简易小桥已无影无踪,代之的是一座气势非凡的崭新大桥,美轮美奂,令我们振奋不已!

瞬眼之间,我们的车子上了最后一段路,即紧连故乡(小村)的那段路。啊,“狭窄”、“油滑”、“如刀”的境况已荡然无存,代之的是宽阔、毕直的大路,路面虽未铺上水泥、沥青,但白皑皑的细沙均匀地摊在上面,平展展的,车子在上面行驶,没有半点颠簸感,优哉悠哉。“路通财气通,路变生活变”——这确是真理!看,村民们驾驶着的满载稻谷瓜果的货车,帅哥们驾驶着的摩托车,从我们车子的两侧飞驰而过;靓女们穿着高跟鞋,打着雨伞漫步在路上。此际,铿锵的喇叭声,宏亮、清脆的歌声,编织成娓娓动听的交响乐,萦绕在我的耳旁,荡漾在广柔的田野之中。倚窗眺望,莽莽的菜地泛着绿涛,广柔的果园繁花灿烂,辽阔的稻田涌着金浪;村子里,崭新的瓦房排排,新款的小楼幢幢,光鲜夺目!啊,多么缤纷的田园美景,多么绚丽的新农村图景!我们还未及细细品味、尽情分享,车子就奔到了故乡(小村)的村口……

故乡路啊,昔日,你蘸着寒雨冷水,写下了你嶙峋之身,丑陋之貌,写下了乡亲们的艰辛跋涉、悲痛苦楚;如今,你打开了时代的照相机,摄下了你的健美之躯,靓丽之容,摄下了乡亲们的开心欢乐、美满幸福!你是历史的见证,是改革开放40年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