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最是难得原生态

来源:中国艺术报 | 张刃  2018年12月03日11:15

古镇开发方兴未艾,游人趋之若鹜,比较而言,西河近乎名不见经传。惟其如此,走近它之前,倒是充满好奇与期冀——见过太多商贾如云、整旧如新的“古镇” ,还能找到贴近原生态,保存古朴气息的所在么?

老街

西河地处皖南芜湖一隅,青弋江畔。明洪武年间挑圩筑堤,始有百姓人家迁徙安居,逐步形成集镇,迄今六百余年。因其坐落青弋江西岸,故得名“西河” 。

古镇以一条老街为主干,分上中下三段,每段又有若干小巷分别通往江岸或圩内,形成纵横交错的布局。老街即建在旧有圩堤之上,曲折蜿蜒近三华里;街心青石铺路,街面宽窄不一,鳞次栉比的住宅、店铺门面飞檐对峙;古朴陈旧的木板护墙、廊柱,记录着经年日晒雨淋的岁月痕迹。西河老街的独特之处在于,由于防汛逐年加高了堤埂,致使老街大多数屋基低于路面,门窗对街心落差往往超过一米。从街心踏青石台阶而下,步入室内,纵深可有两三进院落,沿河一侧民居后门直通江岸,外墙以麻石做基础,高大陡峭,拔地数丈,逢汛期可以抵挡水冲浪击。难能可贵的是,尽管常年面临青弋江汛期威胁,大多数房基又低于路面,且年代久远,当地政府出资加固、修缮,也没有为了方便或图新而改变老街原貌。

古镇原生态不仅体现在建筑上,更渗透于当地百姓的生活中。漫步老街,早年的裁缝铺、打铁铺、中药铺、杂货店、理发店、小吃店、木匠作坊……星罗棋布于民居之间,有的至今仍在经营,生意看似清淡,却是当地百姓生活必需。路上随处可见狗狗们懒散地卧于街心晒太阳,且极少听闻犬吠;许多临街民居大门敞开,偶见室内老人对弈、婆婆打牌……一幅悠然图景,着实令人发思古之幽情。

古渡

古人逐水而居,自有舟楫之便。西河古镇依江而建,老街外侧即青弋江与资福河口交汇处,历史上就是渡口、码头。由街口沿数十级青石阶梯拾阶而下,沿岸石子铺路,通向西河渡。滩涂种植了大片五颜六色的格桑花,别有一番景致。

青弋江发源于黄山北麓,经石台、泾县、宣城、南陵到芜湖,汇入长江,是长江下游最大的一条支流。历史上,青弋江上游山货、竹木多经水路顺江而下,西河作为中转集散之地,南来北往的船舶、客商络绎不绝,带来一度商业繁荣。

如今,陆路运输发达,水路日渐委顿,青弋江已经鲜见货运船舶。不过,两岸人员往来,渡江仍需乘船。摆渡是免费的,由政府补贴。按说,以今天的技术、财力,建一座跨径不过三四百米的桥梁并非难事,但西河不建桥,为的就是保持古镇原生态。此举得益于当地政府开发古镇坚持绿色生态旅游特色,不仅保存了古渡,而且拒绝“时尚”商业服务业,更不准随意拆建老街,他们需要的是引进更多的文化因素,追求的是让人们“慢享生活” 。

今天的西河老街上,除了两家在不改变建筑格局与外貌的前提下进行了内部改造的食宿客栈、咖啡馆外,没有任何新建的房舍,也没有外来的商家店铺,更没有满街追着游人推销商品的小贩。冬日里晚上七点以后,除了各家门户点燃红灯笼照明外,老街上便空无一人了。这种景象在众多开发的古镇中都是罕见的。

当然,只靠一条老街,完全没有新建,西河也不可能发展。不过,西河新的开发、建设项目都在老街之外,包括镇政府、学校、文化馆、商业街等建筑,都是传统与现代结合的风格。渡过青弋江,更有“小九华”美誉的珩琅山与南宋古塔,以及新建的玫瑰谷生态园,与老街相映成趣,构成西河古镇旅游圈。

文化

说到引进文化和“慢享生活” ,不能不说四年前到西河古镇开设画室的北京画家朱明德。他从北京到西河采风,为这里的古朴风情所吸引,决定把画室迁来,扎根西河。他的想法与地方政府一拍即合,于是,定名“朱明德画画的地方”在西河老街诞生。两年后,北京杂文学会的一批作家及书画家慕名前来采风,又在老街设立了创作基地,捐赠了图书,西河古镇的文化氛围更浓了。

朱明德以画鱼著称,他的画室背靠青弋江,可谓如鱼得水。退休前,朱明德是北京市文联党组书记,而如今在西河,他已经成了妇孺皆知的“朱老师” 。他的画室每天免费开放,游客参观、孩子涂鸦,甚至不用锁门——他说,老街民风纯朴,几乎没有发生过盗案;街上许多人家都贴有他写的对联,更有男女老少与他成了朋友……他说,不要说什么文化人深入生活,而应该融入生活。西河就是我的生活基地。此话颇堪玩味。

笔者与朱明德聊天时,一位12岁的小姑娘在妈妈的陪同下来看望朱老师。我问,是来学画的吗?孩子妈妈说,“朱老师什么都教,包括做人的道理。 ”听着朱老师的随口点拨,小姑娘懂事地频频颔首,乖巧中透着质朴与纯真。谁能说这与古镇民风和原生态的保持、延续没有关系呢?这就是古镇未来的希望啊!

毋庸讳言,西河古镇的大多数年轻人都搬出老街或外出谋生了,这也是古镇得以保存原生态的一个不可否认的因素。然而,随着旅游的开发,文化的兴起,古镇的魅力会日益显现,发展前景在望,年轻人的回归也是指日可待的,惟愿古镇坚持绿色发展思路,坚守原生态,为子孙后代保存一份古朴的民风、民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