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打破地域诗歌群共同的言语外壳 苏州作家与中国当代文学诗歌论坛研讨会举行

来源:文学报 | 袁欢  2018年12月01日09:15

古老的江南城市之一苏州,在一方水土之上,滋养出了一批文人学者。以诗歌来看,从古代至当代,苏州诗歌因姑苏此城独特的地理环境、人文风俗而形成了独有的群体风貌。作为一个地域群体诗歌群,苏州诗歌到底形成了何种艺术样式?它与其他地域诗歌间构成怎样的对话关系?如果要再度出发,又应规避哪些问题?11月23日,由江苏省作协、江苏当代作家研究中心、苏州市文联主办,苏州市作协承办的第三届“苏州作家与中国当代文学”研讨会诗歌论坛在苏州会议中心举行。会议邀请了二十余位评论家与苏州诗人对话,共同探讨苏州诗歌发展文脉。江苏省作协主席范小青,省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韩松林,省作协副主席丁帆,中共苏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缪学为,省作协副主席、苏州市文联主席王尧等出席会议。缪学为指出,本次研讨会的召开对推动苏州诗歌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努力推动苏州文学创作“高原”出“高峰”具有重要意义。韩松林表示,苏州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滋养的城市,是一片文学创作的沃土,集聚了众多高素质人才。吴韵包裹中的苏州极具定力、眼界和气魄。

探讨地域性诗歌群体通常要从该地域特有的地理谈起,批评家燎原从南北地理差异出发,他认为苏州具有柔和轻润的江南水乡特色,这一地理特色对文化亦有所渗透,“从虚到实,到实到虚,从无到有之间的相互转换,既有了人格范式,也是一位现代诗人典型的江南式应对方式。那份从容淡定,既包含着承载,更做出了转换”。评论家张生赞同苏州诗歌群体形成了相对稳定的风格,他认为可能因自古有之的淡泊与自由,苏州诗人的诗歌写作和现实的关系是迂回的,而非直击式的。而评论家傅元峰则进一步指出,苏州这一地域聚合成的诗歌言语面貌,不是现代,更不是当代,而是更早的语言传统,这得益于其在文学制度和文学地域上的中间性。他表示:“苏州所形成的诗歌地理绝不是80年代的一种文化寻根的结果,苏州的新诗,也不是20世纪初期新诗的一种生发性的成熟,而是在向前追溯当中,形成的某种关于汉语连续性认知中所获得的一种晚期风格。”

评论家罗振亚从对水意象的分析谈及苏州诗歌文化,总结苏州诗歌群体作为一个地域诗歌群体,除总体气息上的共通性之外,他更看重个体之间的多样性。他说:“如小海、陶文瑜、车前子等诗人的诗歌文本代表着逍遥的个性,在整体风格中获得了走向成功的个体立身之本。”诗人胡桑则从茱萸、臧北等青年一代诗人入手,他指出包括自己在内的青年诗人在征用共同的古典诗歌资源的同时,是否应该构建一个更大的自我精神秩序?“如果过于聚焦一个诗歌跟地方性的关系,很容易将一种诗歌变得有束缚性、封闭性。背后必须有更大的跃进,向着古典汉语诗歌更大版图的跃进,以及中外两种传统的秩序的跃进。”胡桑表示。

“苏州作家与中国当代文学”研讨会是苏州市文学创作的国家级平台项目,每三年举办一次。范小青在闭幕式发言中指出,苏州的诗歌正在迈入成熟期,这是持之以恒培养人才的成果。出席会议的还有臧棣、江弱水、晓华等作家、评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