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大山里的图书馆

来源:文学报 | 李洁茹  2018年11月29日10:59

“留守”二字包含太多负面信息,会反噬孩子的自我。他们不是问题儿童,大人才是问题所在。作者对“留守儿童”生存现状进行调查,直面被命运抛在“孤岛”上的儿童,他们茕茕孑立的身影、需要保护的眼神敲打着每一位读者的心灵,本书旨在帮他们撕下“留守”标签。

1

这是一间不足50平方米的图书馆。严格意义上说,更像一间摆满图书但座位不过20个的教室。每天,这里只开放一个小时,即中午13点到14点,也正是这个60分钟,成为了大山里的孩子们一天最期待的时光。

每天午饭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匀市平浪镇中心完全小学(下称“平浪完小”)的学生都会到这里继续汲取书中的营养。平浪镇距离都匀市31公里,距离贵阳市121公里,在都匀的南部大山深处。

2016年3月3日,轮到六年级学生陈振鑫值日。中午,她去办公室找老师取图书馆的钥匙。按照值日安排,她要负责图书借阅登记工作,但今天她想早点开门,趁同学们还没来自己可以先看一会儿书。

13时整,图书馆开门了,陈振鑫第一时间走进去,迅速拿起一本作文集,坐在图书馆的沙发边静静地读起来。

十分钟后,图书馆已经来了34名同学。

《魔法公主》《小屁孩探险记》等图书是一二年级学生的最爱。三四年级学生喜欢看《脑筋急转弯》和《十万个为什么》。《宇宙的奥秘》《地球的起源》被五六年级男同学争相抢阅。更大一点的几个六年级男同学围坐一起,对《人体的奥秘》特别好奇。

还没有看几页书,陈振鑫眼前借书的同学已排成了长队,她只好放下书,开始了登记图书借阅情况。在一旁用手机“偷拍”的校长罗定国,打算将孩子们读书情景拍成照片或小视频发到网上,好让捐书的热心人士及时了解孩子们的近况。

14时整,上课铃响起,学生鱼贯而出,很快,图书馆又恢复了平静。

2

3月1日,平浪完小正在举行开学典礼。孩子们坐在操场上,阳光正好打在他们脸上。

“我们是农村的孩子,我们要认真读书,更要自强不息。”说这句话时,校长罗定国一脸严肃,“你们不能沉迷手机游戏,要多看书,好好学习。”发言刚完,高年级的学生就迫不及待地鼓掌。

平浪完小全校一至六年级八个班,有330名学生。2015年记录在册的留守儿童是109人,占全校学生的三分之一。一见到南方周末记者,罗定国略带无奈地说:“农村教育工作不好做啊!”

开学那几天,他忙于处理留守儿童转学、辍学、档案事务以及关注学生品行问题。

六年级学生莫宗伟与别的学生嬉戏时爆出了一句“极其难听”的粗口。罗定国很惊讶,怕他再这样下去带坏同学,尤其是他身边的几个留守儿童。罗定国决定课间操的时候找他谈话。

罗定国与莫宗伟的谈话还没结束,另一件棘手的事情发生了。

一位70岁的老奶奶跑到学校,希望让原本不在这个片区的孙子陈文江到这里来读书。

陈文江今年10岁,母亲于2014年因胆囊癌去世,父亲陈国兵和继母罗太梅为了生计,长期在合肥做建筑工。为了不耽误读书,2015年第一学期,父母把陈文江送到都匀市留守儿童寄宿学校——第十三小学。但每周末共计60元往返接送路费,让奶奶承受不起,她说她“不管了”。

罗定国和班主任刘琼沟通后,决定接收陈文江入读。

3月3日早上,罗定国在校门口见到了第一天来上学的陈文江,嘱咐他一定要好好学习。

陈文江的眼神比起同龄人更木讷些,他不知道什么叫做未来,更不在乎学习。他说他不知道每天应该做什么,但心底有一个心愿:“爸爸妈妈快点回来。”

“这就是我们的教学现状,农村的孩子们缺乏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健全的管教体系,普遍没有梦想。”罗定国一脸惆怅。

自2014年到平浪完小担任校长,罗定国一直在思考:“农村小孩的教育怎么办?”他觉得真正的教育是让孩子变得真正强大,懂得做人的道理。

“我想到的办法就是多读书。”罗定国说。

2010年,罗定国在平浪镇一所村小做教导主任。发现学生们实在“无书可读”,他说服校长,花费600元买了一百多斤旧书。旧书挑到学校的那一天,孩子们都高兴坏了。

“天还没亮,我就去了旧书市场……”罗定国把当时的经历写成了博客,没想到一位河南的博友给罗定国捐了1000元,让他继续给孩子们买书。

这次经历给罗定国启发。初到平浪完小,发现学校课外书籍匮乏,他在心里暗自计划要写篇博文呼吁社会给孩子们捐书。

“一本书,哪怕是一本旧书,可以点亮一个孩子一生的希望。我是贵州山区的一名小学校长,新学期开始了,天真无邪的孩子们却缺乏课外读物,我们渴望爱心使者捐赠书籍,包括旧书。

2014年3月16日,短短几行字附上孩子们纯朴笑容的图片,这篇起名《点亮孩子的希望》的博文在网络上引起轰动。

发布当天,罗定国的电话成了捐赠热线。不到一周的时间,书籍从全国各地送来。“几乎毎个省份都有人捐书。还有台湾、香港的作家,美国、德国、意大利、澳大利亚的留学生。”

这一年,平浪完小获得了社会捐赠书籍近3万册,平均每位学生能拥有课外书100本。

3

2014年6月,华南农业大学“阳光团队”带队老师林媛与14名大学生来到平浪完小,这给正为整理图书而焦头烂额的老师们带来了曙光。

学土木工程的张震坤和学社会工作专业的罗应楠回想起当时整理图书的时光,整理了才发现打理图书馆是门大学问。

首先,他们需要给图书馆放置书架。彼时,美国耶鲁大学的留学生联系上罗定国要求捐书,罗干脆就请他们捐书架。大学生们在淘宝上选中了书架,费用由耶鲁大学留学生出。

整理3万册图书,需要筛选、归类、存档、设计上架,没有专业知识会走弯路。一开始,张震坤他们想当然地把同学们感兴趣的书放上去,发现书架一下放满了,不对劲又撤下来,重新上架。

但大学生们的每一次离开,让罗定国感觉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

他找不到平日管理图书馆的人。全校共24位老师,教学任务繁重,分身乏术。主教三年级的语文和全校书法的罗定国试探着问上学期新分来的大学生老师罗秀清。

不仅教数学、英语,罗秀清上个学期还兼管理科学室,无暇顾及图书馆。到了这个学期,罗秀清略感轻松,但看管图书馆的任务就落在她头上了。

罗定国也找不到志同道合的团队,一起指引孩子们阅读。他努力过,多次在各种会议上强调老师指引阅读的重要性,乡村老师要多学习多充电。“可是每次说下面都没反应,我有些想放弃了。”更不会有老师能向他提出一套让孩子多读书的计划。

平浪完小这两年加入了罗秀清、林霞、索良露、李廷美、李恒等五个年轻大学生特岗教师,带来了新活力。但他们在平浪生活条件艰苦,四个女生合租一套房子,水压太低,洗澡很麻烦。而男生李恒则一直住在教室。

教案考核是教育局对乡村老师的重要指标之一,忙完白天教学工作,他们还要备课到深夜。而周末,他们要回到自己城里的家。

为孩子们打造的读书行动在两年的探索中,变成每天象征性地开放一小时。

“现在的效果远远没有达到我想要的,跟我当初设想的不一样。”罗定国希望有更多的志愿者来帮他,从软件和硬件上把图书馆建起来。

(《在一起:中国留守儿童报告》南方周末/编著,中信出版社2016年9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