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民族文学》2018年第10期|徐可:大化的山啊大化的水(节选)

来源:《民族文学》2018年第10期 | 徐可  2018年11月27日07:00

大化的清晨,是在动物们的大合唱中醒来的。

到达大化后的第一个早晨,一阵嘹亮的鸡鸣声把我从梦中唤醒。喔喔喔——!喔喔喔——!我掀开被子,翻身起床,打开手机一看,还不到五点钟,距我设定的闹钟还有两个多小时。回到床上躺着,想补一觉,可是睡意全无。嘹亮的鸡叫声此起彼伏。久违了的鸡鸣声,让人仿佛回到了童年的故乡。一会儿,又传来一只鸟叫的声音:—啾啾—!—啾啾—!声音清脆悦耳,好像就在我窗外。马上又有别的鸟儿加入进来:“啾啾啾,啾啾啾!”“咕咕咕咕!”又有一只小狗——确是小狗,声音比较稚嫩,单薄而清脆,不像大狗的叫声那样浑厚——不知道是恼火被吵醒,还是不甘寂寞,也跟着叫起来,汪汪汪!汪汪汪!不管是鸡是鸟是狗,叫声皆高亢而清脆,似乎饱蘸着水乡晨间的雾气。鸡鸣、鸟叫、犬吠,都市久已不闻了,恍惚间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

早餐后乘车到码头,登船游红水河百里画廊。昨天晚上一到大化,当地的朋友就不断地提起“红水河”。说这条河里的水是从云南红河流过来的,一路经过红色的丘陵地带,两岸的红土被河水冲刷而下,把河水染成了红色,故名“红水河”。这让我们非常好奇,都想亲眼看看红色的河水是什么样子。

登上轮船,举目四望,天!这哪里是什么红水河?分明是一条绿水河嘛!从来没见过这么清、这么蓝的河水,水很深,一眼看下去,是深不见底的绿,绿到发蓝。尽管知道白居易的诗句“春来江水绿如蓝”中的“蓝”,不是蓝色,而是一种蓝草。可是这河水的确“绿如蓝”,如蓝宝石一般的蓝。两岸的草木丰美极了,水与两岸草木一色,不知是水染绿了草木,还是草木映绿了水。

急急召来当地的朋友,请他解释这是何故。朋友笑眯眯地细说端详。原来,以前,这河水确实是红的。河水从上游奔腾而下,奔突咆哮,一泻千里。从上游裹挟下来的红土,把河水染成了红色,如一匹脱缰的红色野马。那时,从云贵高原原始森林冲刷下来的树木黑压压铺满河面,成为当地百姓生火煮饭的柴薪;当然死人的事也经常发生……上个世纪80年代末,当地建起了大化和岩滩两个大型水电站,不但有效地利用了水能,而且制服了这匹桀骜不驯的野马。从此,水清了,水绿了,出现了山奇、水秀、洞秘、峡险、洼幽、坝雄的独特景观,造就了百马巴楼山、古河百里画廊、贡川情人湾、板兰小三峡等闻名遐迩的绮丽风光。

原来如此!

我们所乘坐的,并非舒适宽敞的游船,而是水上巡逻用船。船体狭小,船舱不大,船头和甲板都很小。起初大家都老老实实坐在舱里,后来发现看不过瘾,很多人都跑到船头和甲板上,尽情远眺。

大化红水河百里画廊,是大化水电站蓄水后形成的红水河峡谷秀丽风光,昔日黄浊的河水一去不复返,今天的河水碧绿得如同翡翠一般,与蓝天交相辉映,水天一色。船头如刀尖一样劈开碧波,一条长长的雪白波涛从船尾一直向远方延伸开去,又消失在远方的山水间。红水河畔翠竹婆娑,绿树错落有致,两岸群峰林立,连绵起伏的山水充满诗情画意,真是“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啊。舟行水上,两岸青山绿树依次后退,犹如在一幅幅明丽清新的山水画中行走,百里画廊的山山水水令人心旷神怡。

红水河三峡是百爱峡、龙岭峡、板兰峡的总称,全长16公里,水面宽约100—300米。长湖蜿蜒曲折,两岸葱绿的峰丛山地,高出水面500—600米的悬崖峭壁直插湖中,形成险峻的喀斯特峡谷,青山倒映湖中,溶洞画壁陈列,无数瑶家木屋点缀在险峰顶、山坳口、悬崖旁和峡谷湖边。峡谷中一山连着一山,山峰连绵不绝,每座山都各具形态,当地的朋友也说不出名字。不过聪明的大化人还是给它们起了生动有趣、各具特色的名字,比如猴王山、群猴攀崖、三眼崖、神符壁、龙岭峡、方洞方岸、猫头鹰山、女娲补岩等,不时激起人们的阵阵惊喜呼声。峡谷两岸的山谷地带翠竹依依,同时分布着大片的野蕉林,而恐龙时代的植物“活化石”桫椤也生长其中,构成极其美丽的生态探险游景区。

南方的天,说变就变。大化的雨真多,从抵达到离开,三天里下下停停,停停下下,几乎没有断过。刚刚还艳阳高照呢,转眼就变脸了,有时大雨倾盆,有时细雨霏霏。这也许是大化水多的原因之一吧?河面上泛起轻烟薄雾,如同笼罩了一层薄薄的轻纱,空气里也多了一些凝重和湿气。不期而至的雨水,不但没有扫了人们的兴头,反而增加了我们的兴致。大家纷纷拿出相机手机使劲拍,拍了景又拍人。花枝招展的女士们固然成为镜头前的热点,一班油腻或不油腻的大叔们也不甘寂寞,啪啪地拍个没完。无巧不巧,偏偏在此时,远远前方出现了一叶扁舟,一个渔人头戴斗笠、身披簑衣,正在撒网捕鱼。这个为生活劳作的渔人不知道,他和小船、和簑笠,无意间点染了天然的风景,给这山这水增添了几分诗意。“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秀丽的山水总是能荡涤人们的心灵,久居都市的人们在大自然的怀抱里找到了慰藉。

依我看来,大化最多的就是山和水,最美的也是山和水。不是在水上游,就是在山间行,除了县城外,平整的地面不多。山依着水,水偎着山,也许构成了大化独特的地貌。看水即是看山,看山也是看水。红水河两岸延绵不绝的山峦不必说了,这里还有大化人最引以为豪的、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七百弄”。

来大化,“游红水河”、“登七百弄”,是两门“必修课”。还在来大化的路上,接我们的朋友就跟我们显摆大化的美食,其中最有名的是“红水河鱼”和“七百弄鸡”。“红水河鱼”好理解,无非就是产于红水河的鱼吧;“七百弄鸡”是什么意思?经朋友解释才明白,此“弄”非动词,名词也。在壮族的语言里,“弄”是深谷的意思,指的是山间的洼地。“七百弄”是一个地名,其实有一千多个“弄”,“七百弄”只是一个保守的说法。七百弄鸡是当地山民散养的土鸡,据说肉质鲜美,口感极佳。我没口福,不知到底如何。

但是七百弄是一定要去看看的。

登七百弄,准确地说,应该是登七百弄的山。七百弄地处大化西北部,总面积达251平方公里,由海拔800至1000米的5000多座峰丛深洼地的山弄组成。座座峰丛基座相连,山峰密集成四面环围状;千姿百态的石山间的1300多个洼地,深凹如锅底,这就是瑶族的“弄”。这里的洼地是世上最陡最深最大的。山看着并不高,可是爬起来却很累,累得我气喘吁吁、汗流浃背。当地的朋友贴心地递给我纸巾,可擦不完汹涌而出的汗水。干脆不管它了。登临山顶,清风徐来,暑意顿消,感觉人一下子清爽多了。登上千山万弄观景台,放眼望去,那真的是群山环绕啊。重峦迭嶂,气势磅礴;山岩嶙峋,崎岖突兀;千峰竞秀,形态各异,拟人状物,如鬼斧神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