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不会过时的现实主义

来源:长篇小说选刊 |  高 玉  2018年11月26日15:59

高玉,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重点、一般课题等国家级、省部级项目11项。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艺研究》《外国文学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获第六届教育部社科奖二等奖,第四、七届教育部社科奖三等奖等“政府”奖21项。获浙江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组部“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人社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

“现实主义”作为一种称谓,包含丰富的内容,既指作家的创作方式,也指作品形态,还是一种阅读方法。现实主义不管是创作方法,还是作品形态,还是阅读方法,过去都是行之有效,硕果累累,影响深远,现在仍然有强大的生命力,构成了世界文学的主流。未来的文学还会产生很多“主义”,但我相信现实主义会经久不衰,不会过时。

一、现实主义是一种创作方法

现实主义作为一种创作方法始于19世纪,一般认为,它是由斯汤达、巴尔扎克、托尔斯泰、哈代以及高尔基等人建构起来的,他们的作品也构成了现实主义文学的典范。在创作的基础上,经过一大批文学理论家特别是车尔尼雪夫斯基、别林斯基、杜勃罗留波夫等人的建构,现实主义发展成为一种完备的文学理论体系。经典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的文学思想都是以现实主义文学理论为主体。

现实主义作为创作方法是一个庞大的“家族”,除了经典的“批判现实主义”以外,还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魔幻现实主义”“两结合”“自然主义”“新写实”等。现实主义的具体内涵是什么?文学理论界有不同的归纳和解释,韦勒克说:“现实主义作为一个时代性概念,是一个不断调整的概念。1”但有一些基本的共识,那就是:强调创作过程中对社会和人生的写实,强调真实、再现、典型等原则,恩格斯把它概括为“真实性”和“典型性”两大特征。以此来看,“现实主义”命名和作为理论虽然在19世纪才开始,但作为创作方法,其实很早就开始了,不论是西方古典文学,还是中国古代文学,其中都不乏大量在创作方法上符合现实主义特征的文学。

回顾中外文学史,我们可以看到,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一直是世界文学的主流,在19世纪时逐渐成熟,理论上和创作上都达到高峰。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则在20世纪初传入中国,很快就和中国传统的现实主义文学相融汇,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它是中国20世纪文学最重要的创作方法,产生了一大批现实主义经典作家和作品。20世纪世界文学产生了各种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流派,有些文学比如存在主义文学、意识流小说也影响巨大,并且长盛不衰,但他们都无法和现实主义文学相比。对现实社会和生活影响最大,最受读者欢迎的还是现实主义文学,中外都是如此。而更重要的是,各种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文学在创作方法上虽然有意识地反叛和颠覆现实主义,但它们实际上都从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中吸收营养,它们最终都具有或多或少的现实主义因素。

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之所以是文学中最重要的创作方法,各种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之所以很难彻底颠覆或摆脱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根本原因就在于文学与生活、与社会现实之间的紧密关系,文学不管以什么方法来写作,他的终极目的是给人欣赏,对人的情感、思想观念等发生作用和影响,所以,它不能脱离现实,不能脱离人的生活,因而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对于任何方式的写作都是有意义的。而且,严格地遵循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还可以克服思想和主观情感上的偏激,在《致玛·哈克奈斯》的信中,恩格斯认为,巴尔扎克在政治上是反动的,但他严格地遵循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因而成为“大师”,恩格斯称这是“现实主义的最伟大胜利之一2”。所以,只要承认文学与社会和人生之间的关系,只要强调文学对现实生活的表现与反映,那么,现实主义作为创作方法就不会过时。

二、现实主义是一种作品形态

从内容上来说,文学作品又可以分为现实主义的和非现实主义的,比如神话就是非现实主义的作品,而史诗就是现实主义的作品,《西游记》是非现实主义的作品,《三国演义》是现实主义的作品。现实主义也是一种作品形态,用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创作出来的作品是现实主义的,不用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创作出来的作品也可以是现实主义的。纵观中外文学史,我们可以看到,19世纪之前其实有大量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西方文学中的古希腊悲剧、喜剧,“荷马史诗”、古罗马史诗,莎士比亚戏剧,笛福的小说,莫里哀的喜剧等都可以说是现实主义的文学。中国文学中的《诗经》,汉乐府中的《孔雀东南飞》,杜甫的诗歌,关汉卿的《窦娥冤》《红楼梦》《儒林外史》等都可以说是现实主义文学。中外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最经典的作品很大一部分都是现实主义的。

19世纪之后,现实主义文学一直是主流文学,浪漫主义文学以及各种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学根本就不能和它相提并论,现实主义文学可以说占据了整个文学的半壁河山。最受欢迎的作家,对社会和人生影响最大的作品,至少有一半是现实主义的。

现实主义作为作品形态最大的特点就是它表现现实、反映现实,它以现实生活和历史事实为题材,它的价值和意义也主要体现在人生和社会方面,现实主义作品在艺术形式上一般都比较素朴,它不追求形式上的怪异和先锋,而主要追求内容上的深度与广度,在内容上贴近人生,贴近社会,所以现实主义作品一般都通俗易懂,阅读上没有什么障碍,最能够为广大读者所接受和喜爱。社会性和人性是最具有超越性的,所以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不会因为时过境迁而过时。

三、现实主义是一种阅读方法

法国文学理论家罗杰·加洛蒂曾提出“无边的现实主义”的观点,他认为:“没有非现实主义的、即不参照在它之外并独立于它的现实的艺术。3”他把毕加索、卡夫卡这些通常被认为是标准的现代主义的艺术家也归于现实主义。从创作方法上来说,从作品形态上来说,这显然是值得怀疑的,它实际上取消了艺术认识现实和概括现实的必要性,也即消解了现实主义。但从阅读的角度来说,现实主义的“无边”和“开放”又是有道理的。

作品的人生意义和社会价值是通过读者的阅读来实现的,而阅读相对独立于作家和作品,具有自主性,如何阅读,能够获得什么,要受读者的审美能力、知识储备、经验阅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从阅读的角度来说,任何类型的作品都与现实生活有关,都与人生有关,都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和表现,都是“人的文学”,所以都可以用现实主义的方法进行阅读,都可以从中读出现实生活的内容、人生的内容,都可以发现典型,都可以读出“真理”,都可以读出历史和现实。

我们可以不同意文学本质“反映说”,但我们不能否认文学与现实之间的联系,文学不能脱离人的生活而存在,文学从根本上不过是人及其思想的产物,不仅现实主义文学反映和再现现实生活,传统的浪漫主义、古典主义以及现代性的象征主义、表现主义同样也反映现实生活,不同在于,创作方法不同的文学把握现实的方式各有特点,现实主义的文学类型强调按照生活本来的样子再现现实,浪漫主义的文学类型强调以幻想和理想的方式反映现实,象征主义的文学类型以暗示、隐喻的方式来比附现实,表现主义的文学类型则以变形甚至于荒诞的方式来表现现实,所以各种文学都可以也应该从现实主义的角度进行阅读,某种意义上说,现实主义是一种通用的文学阅读方法。

神话显然不是现实主义文学,在外在形式上,它是超越时间和经验世界的,但本质上它仍然是现实世界的反映,所以马克思说:“任何神话都是用想像和借助想像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4”神话似乎完全是想象的,不受任何现实的束缚,但实际上它有很多细节上的真实,我们可以从中读到很多现实生活的内容。《封神演义》显然不是现实主义作品,书中写了现实生活中根本就不存在的鬼神,比如哪吒有“三头六臂”,但其实它仍然是以现实生活作为基础,鲁迅说:“天才们无论怎样说大话,归根结蒂,还是不能凭空创造。描神画鬼,毫无对证,本可以专靠神思,所谓‘天马行空’似的挥写了,然而他们写出来的,也不过是三只眼、长颈子,就是在常见的人体上,增加了眼睛一只,增长颈子二三尺而已。5”也可以说,我们可以对它进行现实主义的阅读。

事实上,所有的作品都可以从现实主义的角度进行阅读,都可以从中读出现实的意味。我们会发现,《伊索寓言》中所有的动物其实都是人,动物的世界其实就是人的世界,动物和动物的关系其实是人与人的关系。英国小说家奥威尔的《动物农场》写了一群动物,儿童也可以把它当作童话来读,但其实他写的是一个社会。卡夫卡的小说《变形记》和《城堡》似乎荒诞不经,但它却无处不是现实,他提前写出了整个20世纪的社会图景。现实作为因素在文学中无处不在,所以现实主义作为一种阅读方式,从来不会过时,除非有一天文学与现实不再有关系。

现实主义文学是人类迄今为止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文学,它以其真实性、典型性,贴近现实、贴近生活以及对于现实的意义而具有广泛的读者,深受读者的喜爱。未来它不会过时。

注释:

1 韦勒克:《批评的诸种概念》,四川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241页。

2 恩格斯:《致玛·哈克奈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63页。

3 罗杰·加洛蒂:《论无边的现实主义》,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76页。

4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13页。

5 鲁迅:《叶紫作〈丰收〉序》,《鲁迅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2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