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关于现实主义,我想说的就只有这些了 ——答伍友闻

来源:长篇小说选刊 | 梁鸿鹰  2018年11月26日15:51

梁鸿鹰,生于1962年,《文艺报》总编辑,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

1987至1990年在南开大学中文系读研究生。1990年进入中宣部文艺局工作。2012年任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2014年任《文艺报》社总编辑。出版有文学评论集《守望文学的天空》(作家出版社,2009年)、《文学:向着无尽的可能》(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向道与叩问》(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14年)《写作的理由》(山东人民出版社,2017年)。有散文和译作若干。

友闻先生 :

见信如晤。

我们并不熟识,熟了可能就不写信了。在这样一个书信废弛的时代,能够得到书信往还的机会,肯定要珍惜。你来信问我对现实主义的看法,恰好我很感兴趣。

近几年,人们又对现实主义有了新的热情,这非常好,但愿不要成为一阵风、一窝风或一股风。

现实主义不是过时的话题,可以常说常新。任何事物的生命都来自实践的不断发展,现实主义作为文艺创作的主要方法,具有恒久的影响力生命力,在于能够吐故纳新。

现实主义不是在十九世纪被命名之后才有的,我们的《诗经》 《史记》 、唐诗、宋词、元杂剧、明清小说,共同形成了现实主义的浩大传统。西方的《荷马史诗》 、莎士比亚戏剧,歌德、 塞万提斯的小说, 都是充分现实主义的。认真研究这些作品,你会发现其中有一些共同的特质,比如对社会问题的关切,对人性的挖掘,对人生重大命题的探索等等。

现实主义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从历史上讲,现实主义作为具有一整套性格描写原则的艺术方法,形成于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复兴时期的现实主义以描写人物丰富的感情、欲望和感受而著称,主要表现人类的崇高,强调人物性格完整纯洁,往往富有诗意,是歌颂的。启蒙时代的现实主义长于分析社会关系,强调创作要有明确社会目的及思想教育作用,是教化的。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既是历史的继承,又是现实的创新,堪称十八世纪以前文学经验的集大成,弥补了文艺复兴时期现实主义历史具体性之不足,吸收了性格描绘的具体性,摆脱了古典主义的理性原则,克服了启蒙现实主义的说教,吸收二者的社会分析因素,克服了浪漫主义的主观性,如福楼拜在致信乔治·桑时说的,现实主义“不要妖怪,不要英雄。”对十九世纪的现实主义,法国作家左拉说过,“调查和分析运动,是十九世纪的主要运动。巴尔扎克,这位大胆与强有力的革新者,在小说中,用科学家的观察,代替了诗人的幻想。”强调美即生活的真实性,强调对生活的干预批判,强调典型环境里的典型人物的塑造,使十九世纪的现实主义绽放异彩。

现实主义不是包打天下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 掌握了现实主义不等于就掌握了一切, 可以不用掌握别的了。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事物是多元丰富的,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无限的。创作方法必然多元多样,同样在变化在发展。不可以把现实主义变为唯一,定为唯一。提倡创作方法的多样,对文艺创作有益无害。创作方法无禁区,作家自会找到适合自己的创作方法,对此,我们不必过于操心。

现实主义不是对浪漫主义的排斥或否定,二者不存在孰优孰劣的问题, 不能相互替代, 浪漫主义要有现实主义观照,现实主义也迫切需要有浪漫主义情怀啊。二者不少时候真的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现实主义不是政治概念,更不是政治避风港,一个时期拥护现实主义,另外一些时期远离现实主义,甚至嫌弃现实主义,不是一个真正作家应有的做法。创作方法与选材一样,千万别见风使舵,也千万别搞投机。

现实主义不是只对现实生活敞开大门,不天然属于现实题材。现实主义与现实题材根本是两码事,《史记》《荷马史诗》《战争与和平》等现实主义的杰作就取材于历史。

现实主义不是“大题材”的专属地, 不能认为只要写了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写了抗日战争、淮海战役, 写了南水北调、 高铁建设, 就算实践了现实主义。写一个流动小贩的忧伤,写一个汽车售票员的默默无闻,就不能焕发现实主义的光彩吗?那种给现实主义划定专有题材领地的做法,完全没有依据。而且,谁也没有理由给作家规定必须使用什么创作方法,必须写什么或不写什么。契诃夫说,“人们责怪我,甚至托尔斯泰也责怪我只写鸡毛蒜皮,说我的作品里没有正面人物——没有革命家、没有亚历山大·马其顿,或者,哪怕是像列斯科夫(1831—1895,俄国作家,其许多作品含有社会讽刺成分)那样,就写一些诚实的县警察局长”。没错,他只写自己最熟悉的最理解的,并且以自己熟悉的方式写。他写一个孩子给乡下人爷爷写信,一个老人向老马倾诉衷肠,一个公务员看戏的时候在当官的背后打了个喷嚏结果把自己吓死了,等等等等,你能说他不是现实主义吗?

现实主义不是对人生笨拙的摹写,不是对世象的繁琐记录,不是照片集,不是档案袋,不是盲目照录现实,而是有删减,有补充增益,提倡富于想象的、集中的提炼,提倡对现实进行生动的符合现实的再创造,从而揭示生活本质。现实主义作家认为生活不尽完善,出现在人们面前的现实似乎总是杂乱无章、毫无秩序的,事物彼此之间没有任何联系,现实主义立场促使作家以具有说服力的细节,反映社会本质的人物形象,探寻其中的规律,找到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再造一个个“可信的”现实。

现实主义不是变魔术搞障眼法让人粉饰现实,我们的文学创作过去在这方面吃过不少亏,就是因为违背了现实主义原则。当前有些创作者依旧在违背现实主义原则,粉饰现实,不说真话,用文字搞形象工程。比如一些作品写某地方的成就,以大量数据、场景、细节刻画当地领导工作有方造福百姓等等,作品印出来了,领导下了大牢,作品也就寿终正寝了。

现实主义不是传声筒,这是一种在创作上面向现实,关注现实的精神追求。现实主义关注的是人,是人的命运、性格、灵魂的律动,强调挖掘人的内心世界。那些描写生产过程的作品难以被人们记住,就是因为表现的不是人的情感。作家要写出活生生的人,就是要把自己全部的生活经验注入进去,在体验熟识了许多人后,与他们多次会面后,选择那些说明人物性格和行为的生活细节、思想和感情,让他们定居于人间,有欢乐有忧伤,让人觉得作者写的就是自己多年的熟人。

现实主义不是浮在表面反映现实,现实主义需要作家的真诚,需要为自己所写的而激动,感觉难以摆脱,非写不行。

现实主义不是出传世之作的必然保证,什么时代出什么成色的作品不出什么成色的作品,谁都无能为力。苏联作家爱伦堡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意思,上帝在一个时代投放一批天才,而在另外一个时代却绕行而去,前辈们比我们幸运的是,他们所描绘的社会,变化异常缓慢,迅速变化的当代人的思想和感情总是很难表达的,已经形成的社会和正在形成过程中的社会,是难以相提并论的。我们就处在一个变化异常剧烈的时代,有无限的可能,有广阔的空间。

现实主义不是口头标举出来的,要靠真诚的实践,靠踏实的创作。

友闻,关于现实主义,我想说的似乎就只有这些了。

但愿这些不沦为老生常谈。再会。

祝文祺!

梁鸿鹰

2018 年 10 月 10 日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