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金兴安:40年的梦想感恩

来源:中国作家网 | 金兴安  2018年11月21日10:50

改革开放的40年,对于我来说有着一种特别的情怀,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我是一个父母双亡的农村青年,幸运地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大时代,改变了我命运的路标,使我实现了人生的追求和梦想。

我是从1978年,也就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那一年开始读书写作的。1977年秋我在定远县毛泽东思想学习班谋到一份差事,要我做图书管理员。当时那里有个小小的图书资料室,除理论著作外,还有几本“幸存”的文学名著,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接触文学。没想到几本文学书籍竟有如此神功和魅力,几乎占用了我的全部业余时间和节假日。随着“拨乱反正”的推进和深入,各地出版社又新版和重版了一大批文学名著。这对我这个爱好文学的青年来说,简直是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尽管当时我的月工资只有36元,我还是从每月的工资中挤出半数来买书。大约两三年时间,我的小屋内已经堆放有巴尔扎克、托尔斯泰、梅里美、雨果、莫泊桑、高尔基、鲁迅、巴金、茅盾、曹禺、丁玲等一大批中外名家的著作。有了这些书籍,我就如饥似渴地读了起来,久而久之,读书成了我生活的习惯,成了每天的必修课,一天不读书就觉得生活少了点什么。真正体会到读一本好书就如同与先贤、大师之间展开一次心灵对话,感受他们高尚的人格力量。我在长期读书自学中坚持写读书笔记、抄格言、记典故,真正做到脑勤、眼勤、手勤,有时兴之所至,还画点尾花和小插图来点缀,然后分类整理。就这样读着、写着、想着,一股创作的欲望涌上心头,童年的记忆和现实生活的碰撞,迸发出文学创作的火花。似乎有说不完的话,非得宣泄不可,于是我真的动笔写了起来。

谁知写文章并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几年间我接到各地报刊编辑部的100多封退稿信,当有人看到编辑部统一印制的“版面有限”“原稿退回”不予刊登的退稿信时,竟说什么“小金投稿,版面有限”,“小金投稿,完璧归赵”。他人的嘲讽,一时让我极其痛苦和彷徨。一天,我在资料室里无意翻到茅盾先生为高尔基逝世10周年所写的一篇祭文,才晓得这位举世闻名的大文豪童年生活竟如此艰辛。他8岁失去父母,到处流浪,白天在轮船上打工收盘子,受尽老板的凌辱,晚上则在轮船里读书自学,又屡次患病,而大部分作品就是在这样困苦颠沛的环境中写出来的。高尔基的苦难童年与我很相似,尤其是他刻苦读书与生活抗争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给了我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几年后,我的新闻作品和文学作品终于开始见诸报端了。

1982年我有幸被调至省城新闻单位任编辑、记者。我在农村采访中,耳闻目睹了家庭承包责任制给这块古老贫穷的江淮大地所带来的勃勃生机和天翻地覆的变化,广大农民终于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关于这一点,像我这样从当年大饥荒中熬过来的人感受最真切、最强烈,也最有发言权。于是我怀着一颗无比激动和感恩的心情奔波于大江南北、淮河两岸,大书特书改革开放后的新农村、新变化、新人物。凡是能表达思想情感的文体,不论是消息、通讯、报告文学或是小说、散文、评论我都写。

1998年在纪念改革开放20周年之际,我想写一本反映安徽20年改革全貌的大书。安徽有17个地市、66个县,1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要在短时间内走遍安徽、写遍安徽谈何容易!但如果不这样做就没有说服力和权威性。为了节约时间,在采访的途中我遇车就坐,拉货车、农用车、拖拉机、三轮车……至于无路无车时,那只能迈开双脚向前走了!采访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如先联系好的采访对象突然因事找不到,这就需要等待或第二次、第三次再来。还有事先决定采访的典型,当你马不停蹄满怀信心赶到时,却发现与事实不符,结果只能放弃,重找新典型,白白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和精力。更让我意想不到的打击是1998年6月20日夜间火车上,我的手机、照相机、现金、证件还有写好的10万多字书稿全部被盗,真是欲哭无泪!怎么办?别无选择,只能咬着牙重新开始……1998年12月,一本32万字的大型纪实文学集《安徽大采风》终于如期出版了!后来,安徽人民出版社又出版了《金兴安作品100篇》,被誉为《安徽大采风》的姐妹篇。所不同的是《安徽大采风》侧重采写安徽各地的先进典型事件,而另一部作品集则侧重报道安徽各类先进典型人物。

2011年我退休后,有了大把的时间干自己喜欢的事,几年间我又连续出版了很多图书。算起来,我的读书写作是与改革开放同步“成长”的,至今整整坚持了40年。回忆我的成长历程,是读书写作改变了我的人生。

“感恩乡亲”则是几十年来埋藏在我内心深处的诺言,是我在孩提时代刻骨铭心的记忆。1960年大饥荒,父母死于饥荒,刚上小学二年级的我不幸沦为孤儿,在饥荒线上垂死挣扎的乡亲们并没有遗弃我,反而更加关怀我、爱护我。东家大婶送碗粥,西家大叔送碗汤,我是吃百家饭、穿百家衣长大的孩子。从那时起在我幼小的心灵里就播下感恩的种子,发誓长大后一定要感恩乡亲们。面对着家乡的贫穷和落后,特别是文化生活的贫穷和落后,我强烈地感受到农村需要文化,农民需要知识,要用先进的文化来占领农村阵地。我说服了家人,将自己几千册藏书和多年的积蓄全部捐出来在家乡创办农家书屋。2004年7月,书屋建设正式启动。从选址、设计、建筑、采购,每一块砖、一块瓦、一袋水泥都要我精打细算和精心安排。在筹建的一年多时间里,为解决资金的缺口和图书的不足,我利用节假日、双休日往返合肥、滁州、定远、蒋集镇等地达38趟。最难忘的是2005年盛夏,书屋主体工程藏书馆上大梁,可我的椎间盘突出犯病了,家人劝我打个电话,不要去工地了,但我想到这是盖房的关键环节,我还是戴上钢板腰围带,吃了止痛片,准时地赶到工地现场。正在盖房的乡亲们见我带病来到工地大为感动,表示一定要把书屋保质保量盖好。书屋开馆后的第一个春节期间,我去书屋时,只见借书的、看书的几乎全是学生和老师,很少看到农民在书屋,一问得知大部分年轻人都出门打工,在家的老人大都不识字。为解决这一难题,我决定再盖三间农民阅览室,让不识字的农民看光盘、看电视学习科学种田知识。我把家里为儿子准备结婚的2.3万元拿出来购买建材。当时合肥市正在进行大拆违,城郊设多处摊点出售旧建材。我和家人挤公交去郊外,一个一个摊位比较价格,然后讨价还价,我多次押车送木料、砖瓦等旧建材,很快盖成了三间带走廊的农民阅览室,于2006年7月正式投入使用。尽管在书屋建设期间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事、麻烦事,甚至还遭到热嘲冷讽,但一想到将实现感恩乡亲的夙愿,让乡亲们用知识和文化走出贫困、走向富裕,心里就感到从未有过的获得感、荣誉感和责任感。

“感恩乡亲办书屋”的消息被媒体报道后,北京、上海、山东、福建、新疆、安徽等省内外许多知名作家、艺术家纷纷寄来他们的作品和藏书。

蒋集镇农家书屋开馆15年来,全民阅读已成风尚,读书成效得以显现。据图书管理人员统计,已有15多万人次来此借阅图书、报刊和观看光盘。如今,中小学生和教师成了这里常客,村民们已经尝到读书的甜头。2006年,书屋被中国作家协会、中华文学基金会授予“育才图书室”;2018年2月被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联合授予“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的称号。

回望我这40年,从一个孤儿到成家立业、儿孙满堂,从中学学历的农村青年到编审和作家;从孩提时代埋在心里的感恩诺言到成功创办全国第一家农家书屋……这一切的一切,全是改革开放造就的,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我的今天。国逢盛世,我逢春天,我要感恩这辉煌的4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