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人》创办30周年大会暨颁奖仪式在沈阳举行
《中国诗人》执行主编罗继仁回顾《中国诗人》三十年的发展历程
大型诗歌丛刊《中国诗人》从1988年8月创刊至2018年8月,已经走过了30年艰难的办刊历程。
30年来,《中国诗人》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刊导向,恪守新闻出版纪律,倡导文本写作,提倡体裁的多样化;诗歌作品中,传统、前卫、先锋,均为刊物的选项;在选稿上,尊重和容纳老中青三代诗人的写作特点,不做某种流派的诗歌刊物。
《中国诗人》自创办以来,便以团结海内外华语诗人共同繁荣汉语诗歌创作为主旨,诗坛泰斗艾青先生曾寄望于“这部诗丛应当是既继承现实主义传统,又吸收现代主义新思潮,成为具有中国现代诗人特色和时代精神的诗歌园地。祝《中国诗人》开拓一代诗风”。
30年来,《中国诗人》秉承为诗人服务,为读者提供纯诗为宗旨,自筹资金,坚持办刊,先后得到诗人朋友和多家出版单位的大力支持。这些年,《中国诗人》上刊发了一大批在当下诗坛产生过重要影响的诗歌作品,其中仅长诗就有26部,原发的诗歌作品获鲁迅文学奖诗歌奖的有2部,获艾青诗歌奖的有1部,获省市诗歌奖的有多部。
全国及省市近百位诗人、评论家于近日欢聚沈阳,参加纪念《中国诗人》创办30周年暨诗歌大奖赛颁奖活动。既有有“80后”、“90后”的年轻诗人,也有五、六十年驰骋诗坛的老一辈诗人,大家欢聚一堂,畅谈《中国诗人》30年来所取得的成绩,以及对当下诗坛的贡献。
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李松涛,首先宣读学会会长黄怒波的贺函,“30年来,《中国诗人》编辑部的同志们为中国诗歌的繁荣,为中国诗人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中国诗歌感谢你们,中国的诗人和诗歌爱好者感谢你们”。执行主编罗继仁就《中国诗人》30年的办刊经历、及刊发的一些名作名篇,向与会诗人做了主题发言,学会会长助理、代秘书长周所同,代表主管单位讲话,表示祝贺。郁葱、桂兴华、董培伦、庄伟杰、林雪、王长军、王建中、张成良等诗人、学者也都发表了感言,并对《中国诗人》寄予了厚望。
纪念会上,还对诗歌大奖赛获奖的诗人举行了颁奖,刁利欣、许天侠、田力、许长林、落雪、程枥颉、蓝帆、桂兴华、张笃德代表31位获奖诗人领取了奖状和奖金并发表获奖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