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张立国:行吟松林店

来源:中国作家网 | 张立国  2018年11月08日16:58

流火的七月,我在某个清晨等待一次期盼已久的心灵之约,跟随省散文学会秘书长梁剑章老师带领的“东西南北中”采风队伍来到涿州千年古镇——松林店镇。

松林店这个地名与我来说,是再也熟悉不过了,它与我打小居住的定兴县城上下距离也就40公里,可以说是相邻接壤。由于松林店与故乡一样地邻京广线,一座小小的简朴的车站临线而建,给这一带出行的人们带来方便。记得在六七十年代,经常与母亲从故乡到千里之外的矿山上去看望在那里工作的父亲,每次往返的路途中,都要经过松林店这个小站。也许从那时起,我的心里便有了松林店这个名字。在探望完父亲回归的途径中,只要听到列车员一报松林店站名时,坐了许久车且心情沉闷的我,即刻就会兴奋地从座位上跳了起来,一双渴盼的眼睛朝着车窗外是左顾右看,因为不久时我就会到家了。

说松林店与我是陌生的也不为过,所说的陌生,那即是没有亲自涉足于这片热土去真正了解它,当年列车上年幼的我,只是随着列车的晃动声与它擦肩而过,充其量只是个匆匆过客而瞭望些那一闪而过的沿途风景。

也许在这片土地上土生土长,令我在转入正题之前,发了一顿感慨。不过,这个感慨正是我对这片土地的眷恋,这种眷恋自我到塞外古城宣化参加工作就一直萦绕在怀,这种情愫令我在这次采风活动一路走进了松林店的历史与文化和发展之中。

“楼桑庙”本是村庄,由于汉昭烈帝刘备的家庙——三义宫座落于此,一下子为这个具有浓郁乡野气息的村落,无端地蒙上了一层历史文化色彩的神秘面纱。循着历史文化的踪迹探寻,楼桑庙本身就有故事,据说在氏族社会末期就有人群在这里定居,据史料记载,楼桑庙是保定府古代四通大道通往京城的一个场所,也是“三国文化”的发源地。涿州八景之一的“楼桑春社”也坐落在此。

在我们来到松林店的当天下午,我们有幸拜谒了当地有名的“三义宫”。

都说刘、关、张是在桃园里结义的,但不见楼桑庙像传说中的那样遍地是桃园,但是座落在楼桑庙的三义宫内三雄焚香祝祷、歃血为盟的古迹犹存,那段感天泣地,成就一番雄图伟业的誓约,不受岁月与现实的羁绊,依旧深深切切地感染着每一位到访者。“桃园三结义”的故事始终会唤起人们的记忆之澜,在人们的心中历久弥新。

查据史料,三义宫始建于隋代,唐、辽、元、明、清各代均有修葺,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悠久历史。可以说,整个三义宫的建筑,是凝固了“三国文化”的史诗。它的建筑形式采用了中国古代建筑对称式的特点,整座庙宇由三进院落组成,以主体建筑为中轴线,由外向里依次为山门、马神殿、关羽殿、张飞殿、正殿、少三义殿、退宫殿、五侯殿等八部分组成。山门为单檐歇山式,东西长12m,南北宽6m,每间有券门,高2.8m,宽1.2m,为穹隆顶,突出了明代的建筑特征。山门正中匾额书“敕建三羲宫”,匾额上方有三朵祥云上面刻一个“日”字,阴面刻一个“月”字,暗喻刘、关、张结羲精神永昭日月,激励后人。

闲暇的时候,我曾翻阅过各种版本的三国志史,亦或是小说、演义、评书。每每阅及此处,居多时感念的是三位身份不一、意气却相投的异性兄弟的情,然而我也在酒酣中与朋友们高谈过同餐共饮、同榻共眠、同生共死的创业征伐生涯里,刘、关、张之所以能够不离不弃,以死践约来相报、相答一头叩拜下来的誓盟,凭籍的必然当属一个矢志不渝的“信”字。

进山门后向前即为马神殿,马神殿内供奉着刘备的坐骑“的卢”和关羽的坐骑“赤兔”,有着妨主之嫌,又有救主之功的“的卢”和伴随关公一生“赤兔”,无不充满了神奇的色彩。东配殿和西配殿分别供奉着关羽和张飞,并且用塑像的形式塑造了关羽“簪打姚斌”张飞“怒挞督邮”的故事。正殿为整座庙宇的主体建筑,中间供奉汉昭烈帝刘备,左后为汉寿亭侯关羽,右后为桓侯张飞,东是诸葛亮、庞统等文臣,西是黄忠、赵云等武将。后殿主要分三部分:退宫殿、少三羲殿、五侯殿,分别以塑像的形式表现了少三羲情同手足,刘备的爱民如子、五虎上将的豪气干云及诸葛亮、庞统的雄才伟略。三义宫共有塑像87尊,生动地体现了三国时期轰轰烈烈的场面,让人们回忆起那段久已逝去的刀光剑影的历史。

整座庙宇金碧辉煌,气势雄伟,院内桃树很多,小石路干净,四周乃农民之田地,不能不说是一片纯美的生活景象,遥想当年,不就是几个普通庶民,为了共同之理想,揭竿而起,成就了一番大业吗?这几分恬静似乎是对故人最好的纪念。我以为,在现代化席卷城乡的大潮冲击下,许多名胜古迹能够保存下来,除了当地政府的重视和保护外,这或多或少也算得上是一个奇迹。今天人们所强调的“文化遗产”的概念,让三义宫旅游得以实现可持续发展。构成三义宫的诸多因素,比如形制、建筑、周边环境等等,都隶属于人类历史的刻度记忆、可触摸到的人类文明的遗存。同时也让当今的我们来到这里寻求千古一拜,感受忠义之魂。

往事已矣,岁月悠悠。黯淡了的刀光剑影、铁马戈矛,疏远了的鼓角长茄、蔽日旌旗,尽载于那部厚重又沉默的史书,然而桃园的花香不散、焚燃的檀香不散、三雄结义的誓言不散、慷慨激越,荡气回肠的忠肝义胆不散,在历史的长河中,在我心灵的情感深处,宛如一朵永世不涸的浪花始终在跳跃着,跌宕着。

站在“三义宫”前,我生出世事茫茫的感慨。“义”乃交人处事之道、“忠”乃人性美善之初、“信”则安身立世之本。此三者兼具,当以“君子”贯誉,反之则弃而唾之。忆古思今,若论忠心耿耿谁又能及得红脸关公,“上马一提金,下马一提银”;“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锦袍宝马、美玉琼珠,慨叹“阿瞒”徒有惜才之心,用情至深却难憾关公“思兄酬义”之结拜之情,空折数员大将,苦留不住,只得委情放行,留得“千里走单骑”——送嫂与兄相会的美名。在道干云义气,当推燕人张飞,唯刘、关二位盟兄是从,余皆藐之。后人有诗赞曰:“长坂坡前救赵云,喝退曹操百万军。若问此人名和姓,姓张名飞莽撞人。”可以说张飞自桃园结义以来,追随刘备南征北讨,可谓怒鞭督邮、当阳显威、虎牢称雄、义释严颜、尤其是三人倂力击败吕布,令后人始知——“兄弟同心,其力断金”。此三人最终不负盟约誓言,成就了西蜀霸业,问鼎中原与江南。无怪乎刘皇叔有云:“兄弟如手足,怎肯弃而割之”,关、张先他而去后不久,白帝城遗恨托孤,郁郁而终。

“三义宫”给了我最深刻的感受,汉“义”字给我带来了深刻的启示。因此当我从“三义宫”走出来的时候,我较之前放慢了些许脚步,因为有一个命题一直在我的脑海里久久地萦绕。人与人的相处很注重道义,而三义宫的“羲”文化可以说是中国“羲”文化的先祖,所以三义宫一直是人们络绎不绝前往的地方。有感于刘、关、张桃园金兰之盟的忠心义气。让我为那些虚假宵小之辈汗颜。古往今来,可以说“金兰谱”上标名者不胜枚举,然则真正有“过命交情”的,生死不弃、患难与共的,可见一斑,同样是共食共饮,杯觥交错、酒酣耳热之际,哥长弟短,极显兄弟义气,真到了逢难遇事的时候,四顾不见其踪,早已作鸟兽散——溜之夭夭,尽是一派虚诈。更有奸佞阴毒之徒利益面前,落井下石、反戈倒击。譬如《水浒传》中“陆谦”,全不念拜兄林冲在他落魄时给予的提携与接济,为权势、金钱利诱,不惜昧着良心授计陷害,欲致林冲于死地……还有清廷大内“黄天霸”,不正是用他义兄义嫂的鲜血染红了头上的顶戴吗!比之刘备与关、张结义,相形之下是多么巨大的讽刺,又是掴向自己的多么响亮的耳光。

由此,我的心中又多了几许无端的感慨。现实主义、法制社会的国家不允许,也不需要我们为了一个“义”字以命相酬,但是做人是要坦诚的,承诺是要有担当的。换句话说:“朋友不是拿来出卖的,朋友是相扶相携、相吐相诉的精神支柱,朋友是漫漫人生,万金不换的宝贵财富。“酒肉朋友”是不可取的,切记——远之、避之、弃之。唯有无欲、无求,关注你、帮助你的人才是真正的良友、挚友。他将是你人生道路上的扶手与航灯,虽历风雨坎坷,却总能给你无穷的动力和勇气,不曾跌倒、也永不会迷失……

第二天一大早,太阳就老早地登上了茂盛的树蓬之上,随着阳光的照耀,大地渐热起来。我感慨,七月的太阳是无孔不入的,仿佛她知道大部分作物要在七月份生长,就在宇宙中单单挑出地球来格外关照。保北平原的阳光更是在七月间变成了火,流动着,试图渗透到一切物体中去。在这炎热的七月里,我感觉世界在这流火中变得苍茫了,是因为枯燥的蝉鸣,因为无边无际的静默,把有人的世界和茫茫的宇宙融合成了一体,或者说是宇宙把世界吞没了,使人觉得空间扩大了许多。

为了避免太阳高强度的照射,我们一行在涿州市文联主席吕宏琳、作协主席刘剑新、松林店镇长冯辉的陪同下,早早地去到位于涿州西南40公里处的松林店镇南马村进行采访。一路上路过许多大大小小的村庄,给我们的感觉是一股农业新村的浓郁气息扑面而来,每到一处,统一规划建设的村民住宅、干净宽敞的村庄大道、美如风景画的村庄绿化都使我们感觉到大开眼界,获益匪浅,心灵深处感受到一种震撼和冲击。刚巧,在我们来到南马村的时候,正赶大集,整个村内集市上人头攒动,熙熙攘攘,从四面八方前来赶集的人群,把窄窄的街道挤了个水泄不通,吆喝叫卖声,伴随着七月间知了与各种鸟儿的鸣叫声,一起萦绕欢唱,那是一幅和谐的乡村集市风俗风情画图,无端地给我们的到访增添了浓烈而兴奋的色彩。进入南马村集市,仿佛置身于万国交流会。吃、喝、玩、乐、用一应具全,更有各类商铺杂居其中,丰富着集市的内容。小贩的吆喝声、人们的争执声、孩子们的欢笑声,此起彼伏,为整个集市增添着无穷的活力。

或许是由于与故乡是临乡接壤的缘故吧!我对这里多了几分关注,对于这如归故里的松林店而言,城乡的地容地貌、物土风情,在我心里一如庄稼作物般熟稔、更或者说那不时拂过脸颊与发丝的、略带咸湿与润潮的大陆性季风都会令我倍感清新,甚至还有一种无以言状的驿动。在这七月盛夏的季节,广袤纵横的阡陌里,麦子早已收割完毕,种下的二茬农作物也已破土成苗、长势正旺,展露着蓬勃俊拔的生机。

在南马村村委会豁亮的屋子内,我们聆听了老书记李林为我们介绍南马村这些年发展的历程。他告诉我们,南马村全村总人口1300多人,可耕地面积3000亩,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三农”政策的深入,全部退耕还林实现了平原绿化村。在“文明建设、迈步小康”的发展规划中,南马村“两委”班子寄予高度重视,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五个好”支部、省级“文明村”为目标,充分发挥两委班子的核心作用,实行“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的民声、民意发展举措。在“小康村”、“文明村”的创建实践中,他们大刀阔斧、扬鞭奋进,组织优秀激进党员、致富获益者,以“领跑人”的姿态、以科技拓展产值产效能力、以文化提升素质素养能力、以精细加深管理管控能力,灵活驾驭市场经济走势。带动全民,依靠本区域地理、气候、物产的特性、特色,全面推行“绿色基地”——大棚蔬菜、果品、花卉开发建设。南马村党支部、村委会自己制定创建了文明生态村“三自三不”方针(自力更生、自加压力、自觉行动,不等、不靠、不要),在本村经济非常困难的情况下确保创建工作得以正常开展,并取得可喜成果。在我们提起“绿色银行”这个话题时,老书记李林更是津津乐道,他说,全村3000亩可耕地面积现今全部退耕还林,目前全村共有林木40多万株,总价值每年可达600多万元。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了可靠的物质基础,这种“以绿护政、以政促绿”的发展方式既让农民增收,又保护了生态环境,确实取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绿色银行”的崛起与兴盛已让南马村的村民们每年人均纯收入达到6000元、村集体年收入20多万元。李林书记还说:“现在村民富裕了,但是仅有的物质上的富足是不够的,精神上的充实才是更高层次的”。

从南马村出来,我们一行来到了松林店黄村的蔬菜大棚基地进行采访,只见在一条条笔直的马路两侧,一排排日光温室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耀眼。透过棚膜,看到大棚内是一个个忙碌的身影, 蔬菜大棚里绿意葱茏,各种蔬菜已次第成熟。一棵棵五彩椒秧棵在湿润肥沃的土地上亭亭玉立,一片生机。说大棚蔬菜无公害,在松林店已不稀奇,说大棚蔬菜有五彩颜色和奇特品种,要不是耳闻目睹,很难相信……据松林店镇长冯辉介绍,近年来, 松林店镇党委、镇政府大力发展特色大棚蔬菜,有效拉动了全镇农业经济发展、促进了农民持续增收,大棚蔬菜成了全镇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优势产业。他们应用种植新技术,推广蔬菜新品种,种植番茄、黄瓜、豆角、丝瓜等十几个品种,产值300万元,实现了蔬菜生产的基地化、标准化,成为涿州市最大的“菜篮子”、农业结构调整的“领头羊”。据了解,由于大棚户收入比较可观,所以对松林店乡镇的群众建设大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目前, 松林店各村群众的搭建蔬菜大棚的积极性十分高。在我的印象中,在蔬菜大棚种植上,许多地方群众担忧的主要是销售问题,而在松林店,大部分种植户却不愁销售,刚一上市,就有许多收购商抢购。村民们除了自给自足外,靠集市近售与远销外地收入可观、获利颇丰。在一个蔬菜大棚前,一位大伯正忙着把刚从地里采摘下来的黄瓜装车,见了我,他喜笑颜开:“这几天黄瓜行情不错,今天的这一车能卖好几百元,卖上二三车,全家人一个月的生活费就够了,说实话,大棚蔬菜种植实惠。”大伯话语间充满了对未来生活的向往。

带着无限丰厚的收获,我们离开了黄村的蔬菜大棚基地。一路上,坐在车子里,我满怀喜悦地隔窗而望,感觉七月的田野,宛如一幅镶在框子里的油画:依然遍野的葱绿里,渐渐串现出薰衣草的紫色耳环;无名却缤纷满地的丛花,笑看夏风为蒲公英插上飞扬的翅膀,目送着朵朵轻盈的梦伞,如雪般飘向田野的尽深处,飘向——山涧缓缓奔流的地方。

人们对故乡的赞美很多,故乡到底是什么概念呢?每每提及这个话题,我心里总是砰然一动。故乡是出生和出发的地方,我们在那里生养成人,然后离开它,具备这个条件的人,才有资格说自己是个有故乡的人。一个淡出故乡的背影无论走到哪里,这个背影只是游子、一个沦落故乡之外的人。从此,无论走到哪里,异乡的天空都比不上怀想中的家园的天空那样湛蓝、明澈。这是我多年来对故乡概念的一种感悟。就我这个与松林店人同吃过一条水脉的外来人来言,自是感觉思想的亲切胜于复杂,站在松林店这片热土上,该如何来赞美它的变化呢?

几天下来,与松林店有了零距离接触的我,深深感受到在这方圆百里沃土之上,历史文化与改革开放的融合,真正体现出松林店人苦干加实干的拼搏进取精神。他们在创建工作实践中铸造出了一个好班子、锻炼出了一支好队伍、找到了一条好路子、形成了一个好作风,一个勤劳致富、崇尚科学、遵纪守法、家庭和睦、邻里互助的良好风尚在这里已然形成,且成为保北平原闻名的经济文化娱乐的中心区。

可以说如今的松林店镇,正在走一条富有特色的发展道路,生活在这座城镇的居民对此都有着深刻的体会。当你进入松林店镇,我想,首先让你感叹的是松林店镇翻天覆地的变化。新街坦坦荡荡。胸怀坦坦荡荡。伸向辽远的柏油路坦坦荡荡使这座雄丽的小镇更加令人神迷。那边是以凌云集团为首的工业区,到处是高大的厂房。这边是排列有序的居民小区,每一幢楼房都统一的刷着奶黄色的墙漆,加上大红色的琉璃瓦,好美丽,好气派!商业街上热闹非凡,街的两边全是摊点,摆着的挂着的东西万紫千红,令人眼花缭乱。商店播放出来现代时兴的歌曲和小贩的叫卖声融汇在一起;挂在绳子上花花绿绿的时髦服装和摆在阳台上的花盆两相辉映;刚从地里刈来的还带着朝露的蔬菜和从远方运来的各种水果招徕着人们……这些足以让你感觉到这就是真正的松林店镇!

从实质上来讲,这些年来,松林店镇党委、镇政府按照涿州市委、市府的指示精神,坚持把规划工作作为乡镇整治建设的前提,使规划体现地域特色、传承历史文化、反映时代特征、引领科学发展。他们在完善规划体系上,坚持全域规划理念和“人口向城镇、中心村集聚,产业向工业园区、现代农业园区集中,农村环境整治向美丽乡村目标推进”的总导向,把城乡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统筹村庄布点、精品线路、中心镇、中心村等区块布局,实现城乡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由于他们做出的成绩突出,先后被河北省确定为“小城镇建设重点镇”、国家体改委确定为“全国小城镇中为数不多的改革试点”。

松林店镇历史上是一个工农业并重较有实力的城镇,面对改革开放的大潮,如何让全镇老百姓富起来,成为镇领导干部经常思虑的大事。镇党组织把握形势的发展,与时俱进,大胆改革,充分发挥松林店的地理优势,制定了大力发展三产服务业,巩固发展一、二产业的正确思路。从此,松林店镇在这历年来主要以农作物、农副产品生息繁衍的广袤平原上拉开了工业化巨变的序曲,并且逐步让国人、让世界人士听到了撼动心弦的强音与和声。他们深入强化技改升级,鼓励现有老企业采用先进技术及装备进行技术改造,对有污染、占地多、效益低、税源少的企业进行“腾笼换鸟”,实现产业结构、生产工艺、增长方式的优化升级。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在镇党委、政府的不懈努力下,松林店镇积极拓宽招商引资渠道,丰富招商方法和措施,制定合理的优惠政策,对引进的新项目全程跟踪服务,使这些项目早建成、早达产、早出效益。从而形成了以汽车零配件、高端装备及零部件制造、机械加工在内,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机械装备制造产业集群。镇长冯辉介绍说:“我们就是抓住凌云、华丰等大型机械制造企业,通过扶、壮、扩、引四步,使汽车零部件和机械制造业上规模、成体系。目的就是为了造福一方,让群众不出镇区就能就业,让老百姓腰包鼓起来,笑容多起来……”

溯本思源,松林店镇的工业企业,必须要提得的就是立下汗马功劳的“凌云工业集团”和“华丰集团”,因为这两家企业的前身就是60年代建在太行山区的“三线军工企业”,再往早说就是抗战时期八路军设在此地供给“晋”、“冀”、“鲁”、“豫”战备物资的兵工厂。从1986年开始,这两家企业先后在松林店镇购地建新厂,逐步发展壮大,成为国内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和机械制造行业知名的大型企业集团。正是这两家大型企业的发展、辐射、带动,使松林店镇的工业企业如雨后春笋,形成了蓬勃发展的态势。目前,松林店工业园区聚集了工业企业100多家,规模以上的占有22家,上市公司拥有一家。

这是一种“转弯超车”的闪瞬机遇。

在凌云集团的接待会所里,我们听到这样一段颇不寻常的话语:“当初,我们选厂在这里,就是因为这里紧邻北京,区位和交通优势十分明显。涿州市松林店镇为我们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土地、配套设施等方面的支持与帮助。目前,我们拥有上市公司一家和32家分公司,已跻身于中国500强企业行列。”这是凌云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李喜增有感而发的心语。

随后,我们在凌云集团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参观了凌云集团旗下的各个生产车间,看着那一个个车轴、车轮、转向器的制造过程,听着工作人员那详细的讲解,忽而觉得自己在见证一件伟大的事——一辆车的“诞生”。制出车壳,装上车轴,安上车轮,放上引擎,然后以大大小小的螺丝钉固定,再连上各种各样的零部件,一辆崭新的汽车就展现在我们面前。导游工作人员说:“凌云集团生产的零部件,大到车壳,小到输油管,都是经过严格的检验了的。因为每一辆车都是由许许多多的零部件组成的,任何一个零件出了问题,都会将一辆车引向“死亡”,甚至会引发一场可怕的车祸。”听着这句话,我忽然觉得这说的不只是车的行程,更是人的历程。每个人从出生起,就在向自己的一个终极目标迈进,不同的是,有的人一丝不苟,认真地跨过每一个台阶,谨慎地做出每一个选择,因为他们明白,每一个目标都是由一个个小的目标组成的,每一个目标都不可以出差错;有的人马马虎虎,一心一意地只想那个终极目标,却不在意自己目前所做的小事。于是,当他们终于走到终点的时候,却发现那里什么也没有,因为他们不曾认真付出过,又岂能期望有所收获?再高大的楼房,也是由每一块砖组成的,任何一块出问题,楼房都不会稳固。这是一个多么浅显的道理,可偏偏有那么一些人到死也不曾明白……由此我认为,凌云集团在工作的理念上选择了前者人的做法,谨慎而一丝不苟。

随后我们又参观了座落在工业园区的燕南包装制品、北方重工设计设备制造、昊达等几家大型企业公司。由此可见,该镇领导班子坚持不懈走集群化、产业化的发展路子,迅速壮大主导产业,以“一站式”服务、“项目全程领办制”的发展理念,立意打造雄厚工业基础,主动开展“计划对接、规划衔接、项目配套、规费减免”,形成了统筹工农业发展和建设美丽城乡的大合唱。

通过对工业园区的亲眼目睹,思想的开阔让我这个到访者有些心思飞扬,在这里,社会上各色新鲜的事物真的让我应接不暇,可以说,“改革”代替“革命”渐渐成为松林店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据介绍,目前,镇党委和政府正率领全镇人民,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契机,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紧紧围绕建设历史文化强镇的战略,做强工业,做优农业,做活城镇商贸业,做好文化旅游业,实现人口大镇向工业强镇跨越,农业大镇向农业强镇跨越,着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精心打造实力松林店、活力松林店、和谐松林店。我感慨:松林店镇的变迁,乃是全国千万个城镇发展变化的一个缩影,是建国六十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之一。唯有美中不足的是,镇上的一些古建筑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时代的变迁早已经销声匿迹,而仅存的一点古代遗留下来的建筑残余就成为了松林店镇历史的见证。为此,我心中生出无限的喟叹:古建筑、老街巷的消失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已经造成了文化的断层,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是前些年在城市建设方面大破大立所带来的遗憾吧。这种遗憾并非仅属于松林店镇这个经济发展的明星乡镇,同时它也是国内许多正在朝着现代化方向前进着的大大小小的乡镇共同的遗憾吧……

由于这次出来采风活动,我与单位请假的时间不是太长,况且在回程的路上还要多次倒车,可谓是麻烦多多。无奈,为了单位的工作,我只有提早告别我们的采风团队,准备早些回去。当晚的晚宴中,涿州市作协主席刘剑新笑着对我说,在松林店的韩村有着一个民间自发组织起来的河北梆子剧团,几十年来他们承前启后,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其独具魅力的表演,在社会发展的各个时期,大显风采,他们创作的许多作品曾先后获得省、市级奖项并搬上各级的文化舞台。如果这次不去看看,应该是你这次在松林店采风中的一个小小缺憾。剑新主席的话让我心有所动。

如果说京剧是“国粹”的话,那么独具特色的“河北梆子”应该就是引领河北文化的最大戏种了。地道的“河北梆子”与其它地方的剧种大径相同,同样是经朝历代、繁衍承续下来的,但是地方特色各异,互有千秋。“河北梆子”与我是不生疏的,从小就听家乡的父辈儿们农闲或者茶余饭后拿腔作调的哼唱,也算是耳濡目染。我曾在一篇写故乡风土人情题为《风,从故乡岁月的河道里刮来》文章中这样写到:“故乡人懂戏,戏也评说的入情理,他们常常评价《花为媒》唱词可谓琅琅上口,玲珑剔透,用词造句之美给人以目不暇接,眼花缭乱的赏心悦目之感。就因为故乡人是带着情入戏的,‘张五可用目瞅,从上下仔细打量,这位闺阁女流……’,还有‘桃花艳,梨花浓,杏花茂盛,扑人面的杨花飞满城 ……好花哪怕众人享,经风经雨分外香,大风吹倒了梧桐树,自有旁人论短长……’,这些优美的曲调,是当时最流行的经典唱腔,村里无论是老人、妇女,还是孩子,张口就能唱来。”为了进一步了解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故乡这片土地上近年来的发展状况,我打定主意决定暂且留下来,先到韩村的河北梆子剧团去走访一下,也好印证故乡人爱戏的根由,然后再坐下午四点多的长途车返程。

在去韩村的路上,透过车窗看到一望无际的平原上,那些掩映在绿荫深处的村庄,几乎是一模一样地平淡无奇。我知道这是保北平原上村庄的一大特点,两座前后比邻的村庄,树木并肩,根脉相连。人口密集的中原地区常见那种庞大的村子,一个村子五六千人,两个村子加起来,比得上欧洲小国的繁华小镇,几个村子加起来可能赶的上一个小国。四周也是村庄挨着村庄,从一个村庄到另一个村庄,走亲戚的人来往穿梭。三乡五里,人情长短,所谓乡亲,交织着血缘、亲情,也混杂着炊烟般萦绕的口音、方言,浓重的挥之不去禽畜共生的气味,以及泥土中草木生长的气息。

走进韩村,远远地就听见一所农家小院内,传出来阵阵悦耳的河北梆子特有的阵阵铿锵的鼓乐声,曲声鼓韵声平添了一股乡土气息浓郁的味道。进得院子里,才知道,剧团正在排练。

提起韩村的河北梆子剧团,十里八乡没有不知道的。剧团里的演员大都已经年过花甲,最小的也有40岁了,据这个剧团老团长告知我们,他们自幼开始学戏,他们年轻的时候,除了每天的在地里摸爬滚打外,喜欢的就是演戏这项技能。几十年如一日,他们默默坚守,坚持每天敲鼓鸣锣,风雨无阻。老团长还告知我们,他们这个剧团成立于1957年,历史悠久。演员都是业余的,主要是来自于村子里的农民。他们平时下地干活,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上了舞台,他们就是演员。他们这个民间剧团,道具、服装都是自配,开支挺大,有时买道具、服装等,演员还得自己垫钱。虽然如此,但剧团的演员们都很乐观,他们认为,剧团五十多年都走过来了,不管多难,都要继续发扬下去。听罢,我心中产生出一些感慨来:一提起中国农民,人们肯定会联想到“没文化”、“面朝黄土背朝天”等一些词,而我认为,其实农民的知识水平可能有限,但并不是没有文化。农村的文化生活其实是最丰富的。陪同我们前来的松林店镇长冯辉告诉我们:“他们是一群快乐的农民,因为对生活的热爱和共同追求走到一起,近些年来,逢年过节便会为村民献上精彩的文化大餐。除了在本村表演,还会到周围的村子巡演,将更多的欢声笑语带给百姓。这些乡土气息浓郁的戏曲,让乡亲们享受到原汁原味的乡土文化大餐。”

据有关人士介绍,现在全村上下找不到一个正经想学戏的年轻人,像40岁以下的河北梆子“继承人”几乎没有了。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窘况?剧团的一位老演员说:“过去剧团不以盈利为目的,大家只图个热闹,为了讨个年节的喜庆劲儿,演出收入刚好够维持剧团生存。现在,物价上涨得厉害,运输费、伙食费、服装费、化妆品费用等都一个劲儿地往上蹿,剧团经常是入不敷出,反倒需要演员往里贴钱,没有极大的艺术热情,谁还愿意来演啊!”

应我们的诚挚邀请,剧团的老团长与一位婶子辈演员为我们进行了现场表演,虽然他们都上了年纪,但是他们的演出功力不减当年,表演时的一招一式、一颦一笑,有板有眼、字正腔圆,使围观的我们不时响起阵阵叫好声。这朴实、新奇而又别具一格的演出,不仅为村庄增添了一股宛如春日的律动,还深深地吸引着我们所有在场的人,或许它让我们所有的在场人想到了往昔的岁月,又找到了怀旧的感觉吧!在我眼里仿佛看到他们几十年来走村串巷,搭台唱戏的全部过程,而这全部过程成为了乡间地头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镇长冯辉告诉我们:“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十分重视群众业余生活,并以‘乡村文明行动’为抓手、以‘道德讲堂建设’为目标、以‘弘扬传统文化’为宗旨,大力挖掘松林店乡镇文化,每年都要拨出一批钱款,积极培养和发掘文艺能人。”在交谈中,当了解到他们的具体需求时,梁剑章秘书长当场拍板,以学会名义赠送剧团演出条幅和宣传锦旗,并将学会采风作者的合影放大制作3幅一并赠送。

盛夏的早晨,艳丽而又明亮,使得盛开的洋槐树,绽放一树树清香。在回去的路上,我的脑海里依然旋动着河北梆子高亢的韵律。一路上,乡间路上高大的法桐森然而立,阳光的碎片透过稠密的枝叶深深浅浅掠过车窗,光影的节奏宛若音乐,似有份量,让我重回儿时,是谁在敲打我窗?是谁轻叩我心房?我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