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在诗歌中唤醒“原乡”,承载宏大的人类命运 ——第三届上海国际诗歌节召开

来源:文学报 | 张滢莹  2018年10月26日07:28

人人都有故乡,除了地理意义上的故乡以外,内心的故乡对许多人来说也许更为重要,是在快速发展、变化的社会中正确认识自己、理解自己的精神原点,也是“我”之所以为“我”的基准参照。诗歌和故乡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诗人的吟唱无不和自己的故乡联系在一起。10月20日,以“诗和我的故乡”为主题的第三届上海国际诗歌节拉开帷幕。在为期五天的诗歌节中,中外诗人通过朗诵、研讨、对话等形式在黄浦江两岸传递着属于诗歌的文化魅力。

当精神的故乡和词语的原乡重叠

在位于浦江之畔的龙美术馆,第三届上海国际诗歌节举行了简短而隆重的开幕式,仪式现场,窗外是静静流淌的黄浦江水。“上海国际诗歌节已经成为上海新的文化品牌和精神地标,而多次见证这个节日开幕和各项活动的黄浦江也正在成为一条承载着浓郁诗情的河流。”在致辞中,上海市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王伟表示。的确,作为上海人的母亲河,黄浦江见证了开埠以来这座城市的一切喧嚣与华丽,也承载着上海丰沛、丰厚的文化历史底蕴。“黄浦江是一条神奇的大河。如果没有这条江,不可能有上海,也不会有上海曲折辉煌的历史,以及如今的国际大都市。黄浦江的抚养成就了上海。很多上海人都会有很多故事、很多记忆和这条江有联系。”上海市作协副主席、诗人赵丽宏说。一千个诗人,有一千个故乡。在每个诗人的理解中,“故乡”一词也并不是单一、固定的指向,而随着诗人本身的年龄、经历和诗歌经验一直发生着改变。唯一确定的是,对于赵丽宏而言,心灵的故乡是诗人在诗歌中一次次尝试抵达的宁静归宿:“这种心灵的原乡就是对真善美的追求,是人性之光,每个诗人都有这样相同的心灵原乡。河流也许会变,但心灵的原乡是永远不会变的。”

继上届“金玉兰”奖颁给叙利亚著名诗人阿多尼斯后,本届上海国际诗歌节“金玉兰”奖由丹麦诗人亨里克·诺德布兰德摘取桂冠。这也是诺德布兰德首次来到中国。在开幕式上,反感和惧怕大城市的他说,自己在下飞机后几个小时内就爱上了上海这座城市。年轻时,诺德布兰德曾学过一个阶段的中文,当走在上海的街道上时,路牌、商店招牌上跳跃着的中文字符一下唤醒了他年轻时的记忆,也唤醒了在他脑海中沉睡多年的关于中国古典诗歌的记忆。虽然在我的作品中可能找不到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参照,但我深深知道,我曾学过的那些中国古典诗歌在我现在的作品中多多少少有所体现。他说。

诺德布兰德也是一位在旅行中不断寻找诗歌价值的诗人。十二三岁时,他才开始习字、书写,并早年就离开了故乡,开始在希腊、土耳其、意大利和西班牙等国家的常年游历。他出版了超过30本诗集以及多部散文集、小说集和儿童文学作品。除了写作,诺德布兰德还在哥本哈根大学学习了东方语言,包括汉语、阿拉伯语和土耳其语。2000年 ,他荣获北欧理事会的年度最佳 “斯堪的纳维亚图书奖”。2014年成为丹麦文学院院士,被授予丹麦国家终身荣誉教授称号。

本届“金玉兰”奖评委会一致认为,诺德布兰德作为独步丹麦当代诗坛的诗人,近年来创作影响力播撒流转于欧洲各国,在世界范围内赢得了广泛称誉,被公认为欧洲及全世界最重要的诗人之一。在上海市作协创研室主任、评论家杨斌华看来,历史上地中海文化曾经诞育了为数众多的哲学家、思想家,那里经由丰厚的文明积淀建构起一种独特的精神风景:一种在世事沧桑、枯荣盛衰的历史变迁进程中,持久形成的光影分明、平和静美的文化境域,一种幽深远阔、虚静浑融的宇宙意识和生命情调,一处弃除对立冲突、教人摄物归心的家园空间。这种融合,在诺德布兰德的诗歌作品中体现得尤其明显:“他吟就的许多蕴涵南方地理意象的诗作,乃是一种根植在地文明,并且受其深刻浸润的印证。”

对于诺德布兰德而言,诗歌无疑超越了地理故乡的意义,成为他精神领域的永恒栖息地。这也正应对了欧阳江河站在诗人这一身份上对于“原乡”的理解:“我们通过翻译,穿越不同语言、不同文化、不同个人记忆、不同国家,汇集在我们称之为诗歌的故乡。”在时代的发展中,诗人所面对的世界、所描述的对象也一直在变,在欧阳江河看来,在进入AI时代的当下,很多语言正在失去一种被称作“原文”的性质,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混合的、媒体的、操作性的、机器的、事务性的语言,而诗歌存在的价值就是要保留语言中古老的、故乡般的“原文”性质。“诗歌是在母语里都需要翻译的语言。诗歌最古老的精神性,它的信念、个人经验、独特性,在任何母语里都需要翻译。所以才会存在人类文明意义上的诗歌的。”他说。而诺德布兰德记忆中中国古典诗词的被唤醒,也正是这种力量的作用。

在欧阳江河看来,诗歌不仅在历史深处发挥作用,更要在经历人类文明的快速发展时直面和处理新经验,要留下诗歌的见证力量。“上海就是这样一座城市,它给我们提供了巨大的可能性。它经历了人类文明的快速变化,并且这个过程压缩在改革开放短短四十年的时间里,这是一个奇迹。上海这座城市,被建设过还不够,还需要被我们在世的真正有能力、有思想的诗人书写过,才能成为真正伟大的城市。”

书写个人命运,也承载人类命运

对诗人而言,命运不是个含混的名词,而是一切他们所经历、所希冀、所书写的对象,以及他们在与诗歌的遭际中感受到的所有的情感涌动。所有人都希望掌控命运,唯有诗人希望描摹命运。在本届诗歌节期间,围绕“诗歌和人类的命运”这一主题,诗人们作出了自己的回应。

诗歌是否能改变人类的命运?当整个人类面对着当下无数硬质化的语汇如AI技术、政局变动、自然灾害时,诗歌的力量似乎过于柔软。但对于许多个人而言,诗歌的的确确改变了他们命运的走向。对诺德布兰德而言,命运二字总是与真理相连,对一个诗人而言,可能没法直接寻找真理,但在用笔和手一行行地流淌出诗句时,全世界就被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我们共有着相似的生活,看到许多不懂的东西,也把这种‘不懂’用诗写下来,我们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写最好的诗,这可能就是所谓人类的命运。”诗人翟永明则坦陈,诗歌是她离开枯燥的研究所之后几十年间漂泊生命历程中最大的精神支撑。“每一个时代可能都有很多比较复杂的问题,每一个时代的诗人所面对的问题也不一样,所以他选择用诗歌来处理他与时代关系的方法也不一样。”

她说:“可能作为一个诗人最重要的是选择他处理与时代的方法,怎样把自己的诗歌观点、风格、传统这些因素,与当下的关系处理好,并从中呈现自己对人类命运、对时代的思考。”对于她来说,诗歌的最大魅力,在于它“具有相当于点石成金的能量,能够让我们平庸的岁月充满了诗意和激情”。

除了生活轨迹的改变,生活地理的更改也会引发诗人关于乡愁和命运的种种离思。旅居海外多年,华裔诗人张如凌始终在诗歌中寻找着归宿:“我的诗有我作为中国人在国外漂泊和生活的一种命运联系,这与法国诗人写的自己和国家命运的诗歌肯定不同,而且诗人是非常敏感也是非常敏锐的思想家。我想人类的命运和诗人是紧紧相联的。”近年来,伴随着科技快速发展,新加坡诗人许福吉在海外华文文学领域感受到的却是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回归:“海外很多学者和诗人都开始寻找中国传统哲学里面的儒释道,在诗歌创作上这种倾向也产生了影响,并带来诗歌创作的改变。”这种回望,在他看来值得更多深入的阐释和思索。

“我是不是一个诗人?”也许只有哲学家才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法国诗人、哲学教授菲利普·汤司林从不敢自称诗人,而只自认为是玩文字的人。在他眼中,因为对文字的爱,推而广之就是对人类的爱,而爱人类,诗人就会用自己把控文字的能力去间接把控人类的命运。他的朋友、法国诗人让-皮埃尔·西蒙安恰好刚写完一本名叫《从诗歌来看世界》的书,在书中,他重新审视和评价诗歌在世界上的位置:“诗歌有能力去阻止和掌控那些对我们的现代生活来说‘过于大’的力量,我们的成长过程总是被人牵引着往前走,我想现在应该找到另外一种方式——也许是诗的方式,继续我们的思想和生活方式。”他所说的,也就是阿根廷诗人格拉谢拉·阿劳斯所表达的:“诗歌会打开所有人的世界。”

“当我自己写了一首自己觉得比较满意的诗,生命充满了快乐。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写作,揭示人生存的真相。哀芸芸众生之多艰,以个人经验告诉人类这个星球的命运,呈现中国大地的变迁,和嬗变中人的遭遇所引起的心灵震撼。”这是诗人杨克对于诗歌内核的坚守,他说,他不写“纯诗”,而是写关于世界的诗。写到现在,他越发同意余华的说法:当初自认为是现代主义作家,如今却发现自己其实更是现实主义作家。而在诗人臧棣看来,诗歌所具有的高贵,还有诗歌本身带有那种 “禁忌”的东西才是最令他着迷的,“它激发出很多反抗的东西,或者调动你去激活你身体里潜力的东西,那些去捕捉它、亲近它,最终跟它融为一体的生命的斗志”。在这种不断地追寻和激发中,诗成为了他生命中的一个支点,就像阿基米德所说的“撬动地球”一样,诗是人类命运所构成的地球上的一个支点,在特别的时间轻轻一撬,便会对于这个世界有所触动,“这个触动代表了诗歌和这个世界很奇妙的关系。说改变,可能并没有改变,说没有改变——其实它已经被撬动”。

就此意义而言,也许正如赵丽宏所说,写诗的过程其实一直是提问的过程,没有一个诗人能在自己的诗里面对这些问题交出完美答案,但在提问的过程中产生了对世界万物独特的想法,提醒自己,也提示了别人。这样的诗歌可能在人与人之间产生甚至连自己也没有想到的巨大影响,“所谓人类的命运就是很多人的命运,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想也许诗歌可以影响人类的命运”。

作为上海市的重要文化活动之一,始办于2016年的上海国际诗歌节已经成为上海新的文化品牌和精神地标。从首届诗歌节与上海书展交相辉映、成为夏季闪耀于城市各个角落的文化事件,到第二届诗歌节以纪念和迎接中国新诗百年为时机,成为中外文明交流的纽带,再到如今的第三届上海国际诗歌节,将以多场活动为喧嚣热闹的上海都市生活带来诗意、带来感动、带来憧憬。王伟表示,通过上海国际诗歌节的一系列活动,将在上海呈现一场全新的诗歌盛宴。“今年是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上海发展是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一个重要见证。我们将通过上海国际诗歌节等重大文学活动向全世界传达上海在全球化进程中的新形象。上海国际诗歌节也将充分实践国家‘一带一路’的发展理念,承载我们对于文明交流的渴望,担当作为文化沟通的使者,不断朝着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方向迈进。”正如本届诗歌节的主题,也就像欧阳江河所言,“愿诗人心里的母亲河与原乡的涛声能够在黄浦江边汇聚,在上海汇聚,汇聚成诗歌的海洋”。

本届诗歌节还有多位重量级诗人嘉宾参与其中,包括比利时诗人杰曼·卓根布鲁特,匈牙利诗人伊什特万·凯梅尼、西班牙诗人海蒙·罗萨,以及中国诗人陈先发、陈东东、缪克构等。围绕诗歌节主题,上海市作家协会、上海图书馆、龙美术馆、上海植物园、华东师范大学、思南公馆、崇明区和静安区图书馆等地举行了包括中外诗人交流会暨《上海文学》“第三届上海国际诗歌节特刊”首发式、诗歌论坛、诗歌朗诵会、中外诗人崇明雅集、诗人和青年学生的交流等多种形式的诗歌活动。本届诗歌节由上海市作家协会、中共上海市徐汇区委宣传部主办,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为指导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