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西部热土上的英雄史诗 ——陈玉福长篇历史小说《西凉马超》研讨会在京举行
10月22日,陈玉福长篇历史小说《西凉马超》研讨会在京举行
三国名将马超作为《三国演义》中的五虎上将,与关羽、张飞、赵云等齐名,随着经典的流传成为深入人心的文学人物。近日,作家陈玉福以真实历史中的马超为基础,选取其少年和青年时代的传奇经历,以母子遇难、解民倒悬、握手言和、金繁马庄、马踏飞燕等六个故事为脉络,创作了长篇历史题材小说《西凉马超》。目前,该书已由作家出版社出版。
“马超是类似于民族史诗性的英雄形象,将其包含的传统、民间、正史等文化与历史内涵书写出来,对甘肃文学乃至甘肃文化都具有重要意义。” 10月22日,在文艺报社、作家出版社、甘肃文联、甘肃作协共同主办的陈玉福《西凉马超》研讨会上,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这样评价。他谈到,除了正史的史料,这部小说大量运用了传说、评书、民间传说等资源,是一次正史与民间想象混合的创作尝试。此外,挖掘西凉历史对于梳理当下甘肃的历史脉络和文化传承有不可小觑的影响,陈玉福借马超这一英雄形象挖掘那段引而不张的历史,让读者重新了解甘肃大地上鲜活的文化传统,同时彰显中华民族的蓬勃生机与不屈不挠的生存意志,对甘肃文化发展有很好的启示作用。
甘肃省文联副主席潘义奎谈到,《西凉马超》是陈玉福在题材转型上的新尝试。这部关于历史英雄人物的长篇小说将人们理想中的英雄形象刻画得血肉丰满、有棱有角,同时展现大义、忠诚、勇敢等高贵品质,是呼唤传统文化回归的重要作品。马超这个人物所具备的崇高精神和英雄品质,不但震撼历史,给予读者正能量,同时对当下青少年价值观的形成具有启迪和激励作用,他的一生可谓是西部热土的英雄史诗。
中国出版集团副总裁潘凯雄从写作手法入手,认为这部小说不仅接续了中国小说英雄叙事的传统,还在某种意义上复活和呈现了传统小说叙事的魅力。《西凉马超》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在整体风格上近似于古代传奇小说。作家将人物置身于尖锐的矛盾中,展现人物的复杂和真实。同时,这种密集的矛盾冲突也成为推动小说叙事的重要动力,使得小说节奏明快、引人入胜。
多位与会专家、学者谈到,《西凉马超》讲述了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既是流传于古代丝绸之路上的一段民间传奇,也是一部维护民族团结、建设美好家园的英雄史诗。作家从历史史实出发,以丰沛的想象力对其生活细节和心理情感进行了大胆合理的想象和虚构,刻画出形象鲜明又内涵丰富的传奇英雄。作为一部历史题材小说,《西凉马超》所呈现的英雄观和自强不息、惩恶扬善的精神具有鲜明的当代意义。作家从更广阔的视野下梳理和呈现丰富多元、包容开放,又坚毅、沉稳、乐观、成熟的西部文化,同时将英雄的匡扶正义、为民除害、敢作敢当、敢恨敢爱的精神和西部苍劲的山水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构成独特的西部文化景观。
黄宾堂、白烨、梁鸿鹰、何向阳、程光炜、王干、胡军、刘琼、封奎海、马青山、边明星、顾建平、付秀莹、岳雯等作家、评论家与会研讨。(摄影/李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