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张震宇:家乡的桥

来源:中国作家网 | 张震宇  2018年10月16日16:43

我的家乡南县四面环水,大大小小的河流、湖泊锋利如刀,将这片肥美的土地切割成若干个形状各异的板块,于是家乡就有了河东片、河西片、河中片之分。久居湖乡,每天开门见水,对水有着极其复杂的感情。有水的地方,需要渡船,更需要桥。

然而,在我童年、少年时代的记忆里,家乡是找不出几座像样的桥的。人和车辆返往于县与县之间、乡镇与乡镇之间,甚至个别村与村之间,都需要搭乘渡船或者轮渡才能够抵达目的地。每逢洪水暴涨,风暴突袭,发生船翻人亡的惨剧已不是什么稀奇事。至于长时间地等渡候船,对每个湖乡人来说那更算得上是家常便饭了。

记得那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第一个冬季,我父亲接到调往县城工作的调令后,便带领一家五口,乘坐一辆老掉牙的吉普车,顶着暴风雪,自沙港市公社急匆匆赶往县城。经过一个多小时的颠簸,当吉普车临近县城时,谁料一条大江竟凶神恶煞般拦在了我们面前。由于江面上风高浪急,为了安全着想,轮渡已经停止了运行。尽管县城就在江彼岸不远的地方,但却海市蜃楼般遥不可及。眼看着夜幕降临,暴风雪这对可恨的孪生兄弟却依旧淫威不减。我们全家人连同司机一道,只能饥寒交迫地蜷缩于吉普车内,望眼欲穿地等待着明天的太阳……

岁月荏苒,眨眼便到了八十年代末。就在我们全家人曾经忍饥挨冻苦等整整一宵的渡口,一座固若金汤的大桥蓦然横跨在沱江上,将河东片与河中片紧紧地连在了一起。大桥宽12迷,长400余米,高大的桥墩像一根根庞大的树根,扎根于两岸、江底,而飞溅的浊浪则仿佛是浇灌着它们的甘霖。桥体两侧各悬挂着“北洋大桥”四个灿若星斗的大字,让人过目难忘。

时隔不久,另一座名为南安大桥的桥在藕池河上拔地而起,它使南县和常德市的安乡县第一次有了最亲密的接触。

1995年金秋,南华大桥以其更加雄伟的英姿,义无反顾地取代了饱经沧桑的南华渡口。这是家乡的首座斜拉桥,远远望去,大桥最重要的中央桥墩宛若一个顶天立地的“人”字,其实,它活脱脱就是一位巨人,牢牢地扛着桥体,向来往的人们展示着自己的力量与健美。大桥的南端一侧,矗立着共和国第一号烈士段德昌将军的塑像,段将军一身戎装,骑着战马,更为大桥增添了几分壮美和灵气。南华大桥从此与岳阳市的华容县握手言欢,它不愧是献给家乡百年县庆的一份厚礼!

随后,由台湾爱国人士黄任中先生捐资修建的方谷大桥亦巍然屹立于藕池河中支上,顿时,河西片与河中片这对隔河相望了千百年的亲兄妹终于手牵着了手。

过渡难,过茅草街渡口更是难上加难。自古以来,湘、资、沅、澧四水汇合于南县的南大门茅草街镇,尔后流入烟波浩瀚的洞庭湖。这里水域辽阔,南来北往的车辆众多,因而,在此过渡快则半个小时,慢则半日,若遇上恶劣天气,轮渡停运,等上一两昼夜也不足为奇。进入新世纪后,家乡的父母官心系百姓,运筹帷幄,争取到国家投资近四亿元,开始着手修建四桥一体的茅草街大桥。由于洞庭湖流域淤泥深厚,水流湍急,茅草街大桥修建伊始,便成为当时国内水下施工难度最大的一座桥梁。令人钦佩的是,“湖南路桥”克服一道道史无先例的难关,并且首次采用了国内最先进的中承式钢管单拱结构,俗称“飞鸟式”,终于顺利圆满地完成了该大桥的修建任务。噢,茅草街大桥全长7579余米,可谓省道1831线跨越洞庭湖淞澧洪道的特大型桥梁,其主桥单孔跨经368米,居全国同类型桥梁之首,宽跨比则为世界第一!它连接南县、沅江两县市,宛如一条巨龙,将沱江、南茅运河、澧水等四条河流降服在自己的脚下,拉近了家乡和外面世界的距离。

家乡水多,桥亦多。在长不足百里的南茅运河上,更是有岳常高速桥、南洲桥、兴盛立交桥、班咀桥、万元桥等十座大桥交相辉映。杨柳葱茏,白鹭飞翔,并有小桥伴着流水、人家,这种唐诗宋词中的意境,在家乡随处可见,俯拾皆是。休闲时,已不再年少的我,最喜欢来到离县城较近的北洋大桥,抑或南华大桥,像个孩子般激动地倘佯在宽阔的大桥上,数着往来的各类车辆,任往事的浪潮不停地拍击着自己的心岸。

彩虹是天上的桥,桥是人间的彩虹。一座座桥梁,让一辆辆满载着家乡的鱼米、棉麻、蔬菜的货车,更加方便快捷地驶向全国各地,它们通向小康幸福,通向繁荣希望。过去烟波唤渡的情景似乎很美,但不论是外来的商贾、久违的游子,还是厮守乡土的家乡人,都很难看到这种近似于悲凉的美了。

如果把南县比喻成玉皇大帝遗落在人间的一块宝玉,那么一座座桥梁便是神奇的万能胶水,它们将这块原本破碎了的宝玉还原粘合在一起,让它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泽。

美哉,家乡的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