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朱云彬:家乡的路

来源:中国作家网 | 朱云彬  2018年10月16日16:42

“雨天似胶,晴天如刀,走路闪腰,骑车摔跤。”这是四十年前流行于海宁农村的一句顺口溜,也是当时海宁农村道路的真实写照。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也都是踩着家乡的路渐渐长大的孩子。回想四十年前家乡的路,不时地勾起了我对往事的回忆。

记忆中,那时家乡的路都是羊肠小道,路面高低不平,遇上下雨天,真是泥泞不堪。小路通向河面的桥大多是几根木头一拼的小木桥;其次是狭长、晃动的石板桥。

那年代,我们去县城买煤球就是走小路、过木桥,走几里歇一歇,一步一步把煤球挑回家。那时,队里缴公粮卖余粮,货物进出主要靠肩挑(路运)。鞋子穿破一双又一双,脚上的老茧掉了一次又一次。

一到下雨天,如要走远路,简直比登天还难。土路早已成了一片泥泞,一脚下去,一瞬间就被灌了一鞋泥。有时只得找砖头、石块垫脚。每当有车辆从身边经过,重重的车胎呼啸而来,泥水飞溅后总会碾压出两条小沟,路面的水都从这两条小沟往下流,真是困难重重,但人又不能跳着走,万一脚下一打滑,肯定让你来个“人啃泥”。

晴几天土干后,那两条小沟就变成了干涸的“小渠”,也成了自行车和行人难以跨越的障碍,一个不小心就会摔跤。

改革开放后,中央对农村、农业、农民问题高度重视。政府和村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提出了“若要富,先修路”的口号。以投入为引子,推进基础设施和新农村建设。在政府的指导下,让社会各界和地方各级政府拿出更多的资金投入到为民办实事中去。

近几年,道路的变化飞快:泥路变成了柏油马路,就连田地间也出现了一条条水泥路,走访亲戚、出门劳作、粮食运载来往更加便捷。

连家门口的路也变了,路的两边安装了路灯,种上了国槐。当炎热的夏天来临时,它不仅为路上的行人带来了阴凉,遮住了毒辣辣的夏日太阳,远远望去还是一道有纵深感的风景线。

现在雨天你可以随意出行,设计合理的下水道随处可见,把雨水引入排水渠里,使路面不在有肆意横流的小沟。水泥路的周围还建了许多公园,让大家随时都有休闲娱乐的空间。

如今,01省道,海宁大道,江南大道,08省道……全市村村通公交、户户水泥路、条条道路宽阔平整。斑马线、隔离带、减速带,长长的双黄实线、清晰的道路指示牌、用上荧光标志的护栏、繁华地段的过路天桥……一条条道路让人们出行更加便利,更扮靓了海宁这座美丽的城市。

家乡的路也不再是只为了行走,而是成了一座座通向财富的桥梁,是一条条指引人们走向繁荣富强、走向文明、走向幸福的康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