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十月》四十周年座谈会:名家欢聚 抚今追昔 畅谈未来

来源:《十月》 |   2018年10月12日13:32

10月8日下午,“《十月》创刊4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京师大厦举行。王蒙、李敬泽、谢冕、李存葆、舒婷、欧阳江河、梁晓声、周大新、叶广芩、陈应松、肖亦农、林白、张锐锋、吕新、方方、祝勇、周晓枫、邵丽、陈先发、乔叶、晓航、张楚、弋舟、徐则臣、石一枫、付秀莹等知名作家齐聚北京,与《十月》杂志社全体同事欢聚一堂,共同庆祝《十月》创刊40周年。

座谈会特别邀请北京文艺家评论协会主席、评论家孟繁华主持。北京出版集团总经理曲仲、《十月》主编陈东捷先后致欢迎词,简要介绍了《十月》的历史和未来设想,对作家们多年来对《十月》的支持和厚爱表示了由衷的感谢。

到会嘉宾做了生动精彩的发言,作家们从读者、作者、编者、评论者多个角度讲述自己和《十月》的关系,从童年经历讲到日常生活,从对编辑的回忆讲到对整个杂志社的感情,从《十月》对个人写作的意义讲到对整个文学界的意义,作家们多角度、多层面、多种风格的讲述,既生动又令人感动。《十月》四十年来在文学中孜孜以求的历程,浓缩在三个小时的讲述中。我们收获了最真挚的祝福,也得以窥见时代走过的蛛丝马迹。

会议现场

会议现场

往 事

《十月》杂志在1978年那个特殊的年代创刊,在文学期刊中,《十月》不是创刊最早的,但《十月》选择了一个特定的历史节点华丽登场,创刊号刊发的作品散发出强烈的时代气息。茅盾、臧克家、杨沫等文坛大家以文学宣示,刘心武的中篇小说《爱情的位置》和“学习与借鉴”栏目中久违的中外经典文学作品,无不昭示着中国当代文学划时代的告别与开启。《十月》迅速攀上了中国新时期文学的制高点。

作家王蒙回忆《十月》创刊之初时说:“我是和《十月》地理距离最近的,所以我开始写稿子的时候,也不用特快专递,那时候也没有,连8分钱的邮票都不用,我就走过去就完了。立刻感情就非常近,我非常想念那个时代。”

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回忆了《十月》诗歌栏目曾经给读者带来的巨大影响:“我记得在八十年代后期,那时候骆一禾在《十月》主持一个诗歌栏目,这个栏目在我们的主流文学期刊中,率先推出了一大批像我们现在所熟知的海子那样的、西川那样的诗人等。那个时代的文学青年,对于这个栏目都是怀有很深的感情。”李敬泽先生格外肯定了《十月》杂志包容、探索的办刊精神和气魄:“《十月》的精神不仅是大气的、持重的,同时《十月》的精神里也有新锐的,也有敢为人先的,也是充满了锐气、活力和勇气的,这是这个刊物特别宝贵的品质。”

学者谢冕亲切回忆:“《十月》对我来说是非常亲切的一个刊物,它创办的时候这些编辑们都和我有过交谈,《十月》给我留下非常美好的印象,因为它的诞生是一个时代的结果,那个时代我们大家告别了很灰色的、很苦难的岁月,大家一起来迎接一个非常新生的生活。”

 

新 人

发现文学新人,重视文学新人是《十月》杂志的一个传统,《十月》首任主编苏予退休后曾反复叮嘱看望她的编辑部同事:发现年轻作者是《十月》历来的传统,这个传统一定不能丢。1999年,《十月》开设了“小说新干线”栏目,2015年《十月》推出“十月青年论坛”,众多文坛新秀得以走进读者的视野,不少从“小说新干线”走出的新人,如今已成为文学创作的中坚力量。

作家徐则臣在发言中肯定了“小说新干线”栏目在青年作家心中的地位:“刚才弋舟说有一个小遗憾,没能进入《十月》的小说新干线,我觉得他说出了我们这一拨人一个共同的心声。年轻作家,70后、80后的作家大概都有这么一个愿望,就是在刚出道、刚起步的时候有机会上一下《十月》的小说新干线。”

李敬泽讲述的另一件事,也生动地说明了《十月》杂志对文学新气象的重视:“一定程度上我们也可以想见,当时骆一禾不过是毕业两三年的年轻人,然后就在这样一个大刊物上做了这么一番事(主持诗歌栏目),可见文学的气魄。”

 

生 活

《十月》是一本有温度的刊物,这来自于文学的温度。关注现实,对时代保持敏感,既是对作家的要求,也是对刊物的要求。由于《十月》的作品对现实有深刻、细致、精确的描述,这本刊物才有可能真正走进读者的内心,留住读者的热情。也正是这种生活的温度,使作家回忆起《十月》,也充满了温情。

作家弋舟回忆道:“1983年,我母亲在一所中学当老师,那个年代大家都会普遍看文学刊物,我母亲又是教语文的,格外喜欢看。她跟我姐姐热烈讨论一篇小说,就是铁凝主席的《没有纽扣的红衬衫》,这个就是我对当代小说留下第一个篇名印象的作品。就是发在1983年的《十月》上。这么一本刊物,不仅贯穿到我们的个人生活史,今天跟我自己发生这样的关系,让我会有一种自己身在历史当中的一种感觉。”

作家石一枫则回忆了一些童年卓有趣味的细节:“小时候比较皮,家人一旦嫌我比较烦就把我扔到家里的阳台,把阳台门反锁,我就只能在阳台里面待着。阳台有一个旧书架子,上面有点文学刊物,我那时候是小学生,刚认点字就看文学刊物。那时候比较爱看王朔。有一个编辑写的编者按,虽然是通俗文学,在社会主义文学建设方面也能发挥一定的作用,所以我特地选了王朔的作品。我记得那时候在《十月》看了一个小说印象挺深的……礼平的《晚霞消失的时候》,最早看男女情感的小说不是从琼瑶开始的,是从《十月》杂志开始的。”

 

情 义

四十年来,《十月》杂志和很多作家都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十月》主编陈东捷先生说:“老中青三代作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把自己最有分量的作品放到《十月》来发表,如果《十月》这四十年取得了一些荣誉的话,荣誉就是作家的作品,一篇一篇、一部一部积攒下来堆砌起来的,除了这些作家作品我们什么都没有,离开这些作品无从谈起《十月》的品牌。”《十月》对作家尊重,也得到了作家的肯定。

诗人舒婷讲述了《真水无香》的写作历程,肯定了《十月》杂志对作家的鼓励和激励:“《十月》不但对新锐作家非常大胆地提供平台,他们对我们这些老作家也都是不离不弃,也都支持,甚至在他们的催促和关心底下还会写出一些文字来。”

作家张楚回忆了《十月》出现在他具体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生动场景:“我特别感激永平兄的温和、宽厚相待,很多次在超市里买菜的时候接到他的电话,他总是说,没事没事,你放心,没有催你,慢慢写,买菜重要,做饭更重要。……他们像堂兄、堂妹、表弟、表妹。”

作家叶广芩的回忆感人至深,最后她说:“这个杂志对于作者的亲切关怀,有一种超乎亲人的温暖。后来和《十月》杂志有了长期的交往,《十月》成了京城至今怀念起来,唯一可以觉得依靠的一个很柔软的地方。”

 

坚 守

文学是不能忘的,四十年的不懈追求和进取,换来了读者、作家、评论家对《十月》的肯定。

评论家孟繁华说:“有人统计过,获得茅盾文学奖、鲁奖的作品,《十月》杂志占有非常大的份额,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十月》就是中国四十年改革开放文学的缩影,引领了我们这个时代文学,并且以自己的包容性团结众多作家,使这个杂志在中国期刊林立的情况下独树一帜。”会后总结时,孟繁华先生说:“……编了十几卷的《十月》作品典藏,编完这个之后,我进一步认识到《十月》确实是中国中篇小说的最重要的刊物。”

诗人欧阳江河评价《十月》:“《十月》作为中国文学生态的一部分,历史记忆的一部分,包括中国和国际接触的文学生活的桥梁的一部分,都在中国当代文学史、现代文学史上留下了真正的、特别深刻的、绝不可替代的一笔。我一直认为有《十月》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和没有《十月》的现当代文学史是不一样的,这就不是一般的塑造和记录,而是真正的具有历史感、现实感的,是具有鲜活的生命。”欧阳江河先生在发言最后格外肯定了《十月》杂志在中国诗歌界的重要地位:“《十月》的诗歌我一直认为确实是中国诗歌史的一个特别重要的档案馆,检阅的一个方阵。”

北京出版集团总经理曲仲也在致辞中表达了对《十月》杂志的期待:“《十月》发展到今天,应该说我们给它定了一个更高的目标,它不只是一个单纯的文学期刊,它也承载着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重要位置。”

三个小时令人备感温暖和激励的讲述后,“《十月》40年经典作品朗诵会”登场。

朗诵会由批评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清华主持,由北京电影学院的青年学生经过精心准备,为大家献上了一场精彩纷呈的视听盛宴。现场朗诵的作品是40年来在《十月》上所刊发的名篇片段,从王蒙先生的《蝴蝶》到李敬泽先生的《坐井》,朗诵会最后张清华先生极富激情地背诵了兰波的《奥菲利亚》,将整场朗诵会带向了一个高潮。数十年的精选,多种文体,多种风格,多种形式,让在场每个人都充分感受时代宽博而汹涌不息的潮流,感受汉语文学发出的内蕴丰厚的声音,让人不禁回忆往昔,期待未来。

本次活动由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友情支持,诗人、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文化中心总经理李宾先生在“十月经典作品朗诵会“上热情致辞,并向与会作家代表和十月杂志赠酒祝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