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文坛刺客”宁肯创作40周年纪念典藏版文集即将面世
2018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即将推出”宁肯文集”系列作品,共计9本,收录了作家创作40年来的经典作品,包括长篇小说、散文集、访谈录等。
“当代文坛刺客”宁肯
创作40周年纪念典藏版
莫言、贾平凹、阎连科、池莉、陈晓明联袂推荐
·《中关村笔记》
·《环形山》
·《三个三重奏》
·《天·藏》
·《蒙面之城》
·《我的二十世纪》
·《说吧,西藏》
·《一个人的现场》
·《宁肯访谈录》
宁肯,小说家,散文家,北京人,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天·藏》《蒙面之城》《三个三重奏》《沉默之门》《环形山》。1959年生于北京,原名宁民庆,祖籍河北省河间县宁庄。1983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二分院中文系。1982年在上海《萌芽》发表诗歌处女作《积雪之梦》。1984年至1986年旅居西藏,《天湖》《藏歌》《沉默的彼岸》等一系列散文使其成为中国“新散文”运动代表之一。
著有散文集《说吧,西藏》《北京:城与年》《我的二十世纪》《思想的烟斗》。另有中短篇小说集《词与物》《维格拉姆》,非虚构作品《中关村笔记》。现为中国作协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十月》杂志常务副主编。
两次摘得老舍文学奖长篇小说奖,获首届施耐庵文学奖,第四届《人民文学》长篇小说双年奖,北京市文学艺术奖,2001年第二届《当代》文学拉力赛总冠军,首届孙犁散文奖双年奖,第一届香港“红楼梦奖”推荐奖,首届美国纽曼文学奖提名。入选2014年《亚洲周刊》十大小说,2017中国好书。2018年8月11日,凭借《北京:城与年》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散文杂文奖。有作品翻译成英语、法语、意大利语、捷克语。
9月“宁肯文集”系列作品中的4本将抢先与读者见面:
《中关村笔记》
《中华读书报》2017年十大好书
中国出版协会 “2017年度中国30本好书/文学类”
2017《收获》文学排行榜图书专家榜
《中关村笔记》
宁肯 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
《中关村笔记》是宁肯这几年写作转型、致力于纪实的一部力作。他在田野调查和深入思考的基础上,以人文笔调书写不同阶段中关村的典型人物,以中科院院士冯康为开篇并贯穿始终,以陈春先与中关村的硅谷梦、柳传志和联想、王志东与新浪等19个段落与手记,呈现了中关村如何锐意求新、解放思想、创造历史,成为继美国硅谷之后又一个世界科技创新中心的史诗性进程。
中关村的发展可以说是中国高新技术产业高歌猛进的重要一环。《中关村笔记》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记录,更呈现出中国科技发展与企业发展的求索奋进,记录下体制改革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该作大气开阔,真实的记录与细节的回顾,让我们看到中国自强不息的崛起,感动于一代又一代人为了实现中国梦的拼搏与奉献。
宁肯笔力刚健,扎实的准备与充分的付出,让这部纪实作品有着沉甸甸的分量。
《环形山》
莫言、阎连科、池莉激赏
书写荒凉病态背后的洁净之爱
《环形山》
宁肯 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
《环形山》以“一座力图改善被人类破坏的生态环境”的简氏庄园为主线展开叙述,男主人公是一名痴迷数学的踮脚儿侦探,专门侦办出轨、包二奶等与性有关的案件。他应邀前往简氏庄园为庄园主人简女士写个人传记,简女士是致力于生态重建的成功商人,被称为中国的“蕾切尔•卡逊”。而随着调查的深入,踮脚侦探发现,在庄园的山下密室中,藏着一个恐怖的秘密……
《环形山》用荒诞的手法,夸张地描绘了当代人们的病态心理和极端行为,触及了人性中自私、冷漠,暴力的一面,揭露出当代人们在物质武装下的精神荒凉,是一部极具个人风格的黑色幽默系文学作品。
《三个三重奏》
一部透视权力与人性的纯文学力作
一个挑战阅读维度的迷宫故事
《三个三重奏》
宁肯 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
小说以极有阅读挑战的三线叙述进行推进。一条线是逃亡的国企老总杜远方的故事,一条是被双规的某省大秘的审讯自白,第三条线是曾经在死囚牢体验过生活的“我”对上面两个故事的注解和旁白。三个部分像三个声部一样,不断的把时代、权力、人性的主题推向深入,从而使一个司空见惯的反贪体裁的小说演绎出了丰富的意义和追问,如莫言所说“宁肯将尖锐的政治批评与深刻的人性解剖结合在一起”。
《我的二十世纪》
作家宁肯沉淀之作
游历山河大川 描摹文坛肖像 感悟生命成长
《我的二十世纪》
宁肯 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
《我的二十世纪》是宁肯散文、随笔的合集。集子一共分成三辑。第一辑“北京:城与年”主要是以作家自身的成长经历为线索,描述了50后一代人的成长轨迹。第二辑“行者”主要是作家游历世界各地写下的文字。第三辑“肖像”是作家对文坛师友们交往的回忆文字。
宁肯的散文随笔既恣肆汪洋又细腻深情,知识面广阔,扎根于北京话的叙述文字灵动大气,准确传神。
“宁肯文集”系列作品其余5本《天·藏》《蒙面之城》《说吧,西藏》《一个人的现场》《宁肯访谈录》将在年内与读者见面,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