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游者》亚洲首展
爱德华·霍普作品《夜游者》吸引观众驻足欣赏。 本报记者 蒋迪雯 摄
由芝加哥艺术博物馆、泰拉美国艺术基金会和上海博物馆联合举办的“走向现代主义:美国艺术八十载(1865—1945)”展览今起至2019年1月6日在上海博物馆展出。展品选自芝加哥艺术博物馆以及泰拉美国艺术基金会的重要收藏,集中展示80件美国艺术大师的经典绘画和纸本作品,其中爱德华·霍普《夜游者》首次在亚洲展出。
展览以时间为序,分为 “南北战争之后”“现代西部”“东方元素”“世界主义”“都市生活”“激进派的探索”“美国景象”“自画像”和“新的探索”9个板块,并特别设置了“聚焦惠斯勒”与“聚焦霍普”两个专题,使观众既能以宽阔的视野博览美国艺术的成就,又能以聚焦的目光洞彻美国艺术的特性。展览横跨1865至1945年间风云激荡的八十年,讲述在时代洪流中,美国艺术如何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互相影响,完成了向当代风格的转变。
观众将在展览中领略爱德华·霍普 《夜游者》、詹姆斯·麦克尼尔·惠斯勒《蓝色与金色的夜曲》(南安普顿的水面)、阿瑟·德夫《出航的船》、乔治亚·欧姬芙《牛头骨与白玫瑰》、玛丽·卡萨特《夏日》、阿奇博尔德·莫特利《自画像》等经典名作。其中,惠斯勒和霍普的作品最为引人注目。芝加哥艺术博物馆美国艺术策展人莎拉·格恩西介绍,惠斯勒追求为艺术而艺术,《蓝色与金色的夜曲》是他“夜曲”系列中最早的一幅,从中可以看到很多来自日本和中国的影响。《夜游者》是霍普在二战期间创作的作品。当时因为战争,城市里很多地方停电,霍普喜欢晚上在街上游荡,想象某个区域被灯照亮的样子。《夜游者》描绘了晚上的餐厅景象,令人忍不住遐想餐馆中发生的事情、人物的关系,也会对画面中的孤寂感同身受。《夜游者》之前只在法国巴黎和德国展出,这次是第一次来亚洲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