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首届中国—丹麦文学论坛:续写中丹文学交流新篇章

来源:中国作家网 | 周茉 虞婧  2018年09月26日16:31

9月26日,首届中国—丹麦文学论坛在中国现代文学馆开幕。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丹麦文化协会高级联络官马勒妮·赫尔姆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开幕式由中国作协外联部主任张涛主持。

中国作协主席铁凝在开幕式上致辞

铁凝代表中国作协向丹麦作家代表团的到来表示欢迎。她说,中国和丹麦虽然相距遥远,却为彼此的优秀文化所吸引。提起丹麦,我们首先会想到安徒生童话,脑海里浮现出那尊美人鱼雕像。安徒生用一根小小的火柴点亮了人心,也点亮了世界。丹麦经典作家作品曾影响了一代代中国青年。在中丹文学交流的新时代,有更多丹麦当代文学作品被译成中文出版,得到中国读者的喜爱。与此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中国文学作品被介绍到丹麦。在双方文学交往日渐频繁的当下,举行中丹文学论坛可谓恰逢其时。

铁凝谈到,中国40年的改革开放为中国文学的蓬勃发展提供了不尽的创作源泉,中国的广大作家和读者也期待着与世界分享喜悦和自信。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近年来中国作协举办了中外文学论坛、汉学家文学翻译国际研讨会、翻译家工作坊、国际写作计划等多种形式的中外文学交流活动,向世界讲述精彩的中国故事。今后,中国作协将继续丰富和完善中外文学交流的形式和内容,推动不同民族、不同语言、不同地域之间的文学交流。我们也愿意借此机会,与丹麦文学界和作家携手努力,续写中丹文学交流的新篇章。

论坛交流现场

铁凝与丹麦作家交谈

中国作家、评论家与丹麦作家交流

马勒妮·赫尔姆介绍了参加此次论坛的5位丹麦作家。她在致辞中表示,文学将我们带入想象的世界,双眼的观察经过心灵的映射,使我们能够用文学的精神拥抱自我、拥抱世界。每个人都拥有梦想,渴望寻求美好的事物,在了解彼此的过程中,我们同时感知了自我。中丹文学论坛恰好提供了这样的心灵交流平台。

论坛上,来自丹麦的作家安妮·索菲·汉默、索伦·耶森、索格·延森,诗人辛迪·林恩·布朗、因歌·玛丽安·拉森与来自中国的作家李洱、翌平、周晓枫、李东华,评论家陈晓明、张清华等就文学中的后现代主义、文学对启迪儿童探索世界的作用等话题进行了交流与分享。

在时代的急剧变化中,写作是向世界发问

在“文学中的后现代主义——文学的社会作用”议题研讨中,陈晓明谈到,后现代主义在中国一直是在批判与怀疑的语境中发展的, 90年代初,一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后现代主义理论著作才陆续翻译出版。在中国,作为后现代主义文化表征的主要是先锋小说和先锋诗歌,以及先锋美术,比如马原、苏童、余华、格非、孙甘露等作家早期的小说。近年来,电子科技的兴盛,特别是网络文化中的“穿越”、“拼贴”大行其道,微信、游戏和虚拟空间也开始成为中国的新世代人类的日常经验,后现代文化已经成为中国当代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索格·延森同样感受到了带有后现代意味的生活经验,他生活在丹麦第二大城市奥胡斯。奥胡斯发展迅猛,2017年成为欧洲文化首都,丹麦很多作家都应邀撰写关于奥胡斯的文章,经历着发展的同时也体验着改变,他的一篇小说就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了。有趣的是,这些关于奥胡斯的故事被印刷在街边的木椅上,“当地居民喜欢这些木椅和椅子上的故事,有时我也会去那里和他们闲聊,”文学在当代以这种奇异的方式与人们的生活发生着勾连。

论坛上,李洱与张清华同时提到了丹麦哲学家克尔凯郭尔,认为鲁迅散文随笔集《野草》就是直接受到尼采和克尔凯郭尔文体的影响而创作的。张清华说,读到克尔凯格尔的哲学寓言时,曾被他的独特文体吸引和震撼,维护每一个个体的尊严与权利是克尔凯郭尔向人类文明发出的呼喊,也深刻影响着自己的思想观念。张清华表示,在全球化的时代,后现代主义是必须面对的新知,也是新的经验与世界观,中国文学亟待真正具备后现代主义文明范式意义的表达。

丹麦诗人辛迪·林恩·布朗这样理解后现代主义:在后现代主义社会中,世界混沌蒙昧,人类像是微乎其微的碎片,不免让人生发出无能无力的感觉。对她来说,写作是向世界发问。这是她尝试探索谜题的方式,相对于答疑解惑,她更喜欢抛出问题,“我以世界眼光创作诗歌,但与此同时,我的诗歌又充斥着极其强烈的个人色彩。”她提出,后现代主义时代的人们面临的一个挑战是,任何具有固定意义的事物都将不复存在,而文学为作家和读者提供了可供言说与反思的园地,“尤其对于诗歌而言,每一个新的声音都会扩展我对世界的理解,让我认识到一些我不知道的早已存在的东西。” 她的最新诗集的灵感源于困扰自己多时的失眠症:“失眠在我写作中的呈现让我感到不再孤独无助,我与那些读者有着强烈共鸣,他们告诉我,我塑造了那个已知的脆弱的地方,但却从未被文字或图像解读过。”这些诗集成为她与读者心心相通的桥梁,也是文学与制度、社会、世界交融贯通的地方。

同样是诗人,因歌·玛丽安·拉森认为只有在诗歌中才能畅谈那些难以言喻的事情。“我该如何描述语言?语言告诉了我什么?你们近来如何?你们感觉如何?我们应当承认,我们都是迷,都是生命。在诗歌的氛围下生活,这是所有诗人唯一的企盼。”在复杂的全球化视野下,变化多端的事物为每个人提出了具有敏感洞察力的要求,因歌·玛丽安·拉森对人工智能创作诗歌倍感兴趣:在机器人学会读写之前,它们会和孩提时代的自己一样,创作图画与幻想故事吗?机器诗人会叙写何种美好事物和社会生活呢?它们会受到何人何物的控制呢?后现代意味着一切事情无法被预知的发展可能性,“诗歌也被涵盖在发展和进化中吗?答案十分肯定,那么诗歌又是如何被涵盖在发展和进化的过程中的?我开始了漫长的自我询问……”

论坛交流现场

新媒体侵占儿童读书的时间,也可能激发新的阅读乐趣

视觉时代,新媒体技术不断发展,图像涌入生活的方方面面,文学阅读也受到了冲击。成年人总是担心孩子们会在影视、网络、动漫的围剿中放弃了对纯文字作品的阅读,甚至是导致童年本身的过早消逝。在“视觉世界中的文学——文学对启迪儿童探索世界所起到的作用”议题研讨中。李东华看来,视觉时代重塑的是儿童的阅读生态,并不意味着吞没了儿童文学,文学在启迪儿童成长方面所起的作用从未消失。“儿童文学不是一棵树,而是一片森林。”她认为,应该以宽容的眼光看待儿童文学的发展,允许其积极地与其他介质融合,视觉时代的儿童文学将更为多元和丰富。

安妮·索菲·汉默谈到,数字媒体时代的阅读焦虑是全人类共同要应对的。一方面,各种视觉性的图像、影视娱乐侵占了儿童阅读的时间;但另一方面,孩子们在数字化世界中的阅读兴趣是可以被激励的。儿童文学需要进行改变以跟上日新月异的世界。她认为,儿童文学作家应该把故事和儿童当下的生活结合起来,同时代的作品将使孩子更容易产生认同感和画面感,并可以借助科技手段进行可视化,广为传播。

索伦·耶森不仅是一名儿童文学作家,同时也是一位插画师。他以自己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儿童文学作品为例,介绍了插画作为一种图像的作用。插画可以与文字相得益彰,并且在意义表达上拥有着无限的内涵延伸潜力,形成一种文学张力。

周晓枫谈到,视觉时代的儿童文学融入现实元素将变得更有力量。儿童文学并不是把孩子锁在无菌箱里隔绝伤害,更重要的是要把孩子和社会联系起来,加强孩子的抵抗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如若能这般写作,儿童文学就能像卖火柴的小女孩,用词语的火柴,用头脑里的想象,去擦出一道道光痕,抵抗黑暗和寒冷。

在翌平看来,视觉本身就是文学,本身就是情感。好的儿童文学是一份邀请,诚心地邀约孩子一起参与开心与神奇。保持这样一份诚心创作,就能把好的故事传递到孩子心中,开启他们的视觉、听觉、触觉、味觉,让思维、联想、直觉、灵感活跃起来。

与会嘉宾合影

(摄影:王纪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