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鲁迅文学奖授奖辞:短篇小说奖
获奖作品:《父亲的后视镜》 作者:黄咏梅
黄咏梅的《父亲的后视镜》,映照着一个劳动者的路,也映照着时代的变迁。与共和国同龄的父亲平凡的一生,如凝练精警的诗篇,时有超拔壮阔的气象。其中贯彻的深长祝福,体现着宽厚有情的小说精神。
获奖作品:《1987年的浆水和酸菜》 作者:马金莲
马金莲的《1987年的浆水和酸菜》中,两种家常食物的制作和分享,是生活意义的淬炼、生活之美的晕染。对物的珍惜,也是对心的珍重。精确的、闪亮的、涓涓流溢的细节使心与物、人与人温暖地交融。
获奖作品:《俗世奇人》(足本) 作者:冯骥才
冯骥才的《俗世奇人》(足本),回到传奇志异的小说传统,回到地方性知识和风俗,于奇人异事中见出意趣情怀,于旧日风物中寄托眷恋和感叹。精金碎玉,以少少许胜多多许,标志出小小说创作的“绝句”境界。
获奖作品:《出警》 作者:弋舟
弋舟的《出警》体现着对心灵辩证法的深入理解。不回避人性的幽暗和荒凉,更以执着的耐心求证着责任和疗救。在急剧扩张的城市边缘,在喧嚣的人群中,被遗忘的也被守望着,令人战栗的冷被一盏灯不懈地寻找、照亮。
获奖作品:《七层宝塔》 作者:朱辉
朱辉的《七层宝塔》直面乡村的现代化转型,围绕生产方式和生活形态的变化,敏锐地打开农民邻里矛盾中隐含的经济、文化、伦理向度,在典型环境中生动地刻划人物,显示了充沛的现实主义力量。
有鉴于此,短篇小说奖评委会决定,授予《父亲的后视镜》、《1987年的浆水和酸菜》、《俗世奇人》(足本)、《出警》、《七层宝塔》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奖。
更多
《超低空飞行》:呈现怎样的文学现场
《超低空飞行:同时代人的写作》是作家李洱的最新文学笔记,他透过一个个写作者(他者与自己),以批评者之姿态贴近、观察文学现场,以写作者之本能参与、表达文学现场。
更多

格式化日常:“日记格”与修身意识的近世演变
当某种格式沦为具文,修身着眼点也发生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