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曾经有一个时代 人人都爱“四王”

来源:北京青年报 | 王建南  2018年09月14日09:08

王鉴 青绿山水图卷(局部)

王时敏 《杜甫诗意图册》

王翚《秋树昏鸦图》

王原祁《神完气足图》

展览:故宫博物院藏清初“四王”绘画特展

时间:2018年9月12日至10月30日

地点:故宫博物院文华殿书画馆

人人都爱“清四僧”,尤其是其中的八大山人与石涛,早已成为艺术圈里最炙手可热的时尚艺术大师。然而在二百多年前,可是一个人人都爱“四王”的时代。是什么促成了这种巨大的转变?“四王绘画”在中国美术史究竟占据何种地位?对此感兴趣的朋友,实在有必要在这个秋季,踏入故宫博物院文华殿,沿着“四王绘画特展”的展陈路线,探究更为真实的答案。

誉之·毁之

“四王”是生活于明末清初的四位王姓画家。他们出生于明代,人生的一部分甚至绝大部分时光在清代度过。“四王”之首的王时敏,最为年长,为“四王”中年龄最小者王原祁的祖父。而王鉴与王时敏亦有子侄辈的关系。两人又成为王翚绘画上的老师。而四人形成的这个绘画核心体,在画学理论与审美追求上直接或间接受到明末书画家董其昌的影响,高举师古、摹古之大旗,坚定不移地将传统绘画的笔墨形式继承了下来,并开拓出各自的面目。

四人的画名在清初已著称朝野,上至帝王,下至百姓,均以拥有“四王”作品为荣,不可辩驳地成为整个清代绘画史上的“正统派”。由于从学者众多,门生、弟子繁衍不衰,直接把“四王”的画风与理念带入了民国时代。到了二十世纪初,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激荡下,以康有为、陈独秀为首的学人开始向“四王”画派的末流发动猛攻,力图在画学上一洗陈陈相因、习弊丛生的丑怪现象。“四王”的正统地位最终被掀翻,直至二十一世纪,批评与厌弃之声不绝于耳,“四王”大有被“妖魔化”的趋势。不过,随着历史情境的变化,在今日绘画传统日渐衰微,宁静恬淡不再的情况下,或许应该正本清源,还“四王绘画”一个真面目,以期更好地接续传统,继往开来。

仿古·创新

“四王”确实在清初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摹古运动,以至世人所见之“四王绘画”作品,多以仿古或摹古的形式呈现。后人往往忽视了他们在此学习过程中对于传统绘画的深切体认,力图创出笔墨新意的追求。

以“四王”中两位后辈王翚和王原祁为例,由于更加熟稔古代绘画的各种图式及其技艺,深受朝廷的器重,有机会担当起大型绘画题材的创作任务,成为如康熙《南巡图》卷和《万寿庆典图》卷绘制工程主持者与主笔。

有必要对“四王绘画”的仿古,做一番深入解析。其实只要抓住了董其昌所倡导的“董巨、三赵、元四家”等古人绘画脉络,必定可以发现“四王”作为一个绘画核心集体的相似之处。在本次展览中,往往一字排开四人对同一位大师的同一幅作品所交出的“作业”,耐心的观众完全有能力比对各家的异同,不难看出四人呈现的笔墨多有互相参照之处。然而,由于天性秉赋上的差异及审美趣味上的不同,“四王”各具不同的“笔性”。这正是本展所应关注的地方。如王时敏的笔墨,为何徐邦达先生定为“圆厚苍润”?而王鉴则是“板实圆厚”?虽同具“圆厚”特点,但“苍润”与“板实”却是不同的笔墨呈现。

领袖·后学

本次展览提供了多层次、多角度研究“四王绘画”的重要素材,无论是专业人员,还是普通艺术爱好者,均可从展出的“四王绘画”典型范例中,打开认识“四王”及他们作品特色的正确门径。

本文按年龄顺序,先请王时敏登场。生于明万历年间的江苏太仓,在清顺治二年,面对兵临城下的清军,率城中父老出城迎降。从此以后,王时敏再也没有出仕为官,过起了远离尘世喧嚣的隐士生活。或许书画在这样一种境遇下,成为了精神上最重要的慰藉和解脱。他活了89岁,有足够漫长的岁月,供他将导师董其昌的理论付诸实践。家中丰富的书画收藏足以支撑他闭门静心耕耘砚田。董其昌去世之后,王时敏以传人身份接过了衣钵,渐渐坐上画坛领袖的地位。

除了自身的精进,他的另一突出贡献在于奖掖后学。他对王翚、吴历、恽寿平等后起之秀的提携与勉励,成功地扩大了“南宗正脉”的阵营与影响。展览中观众可以看到王时敏早、中、晚不同时期的绘画精品,从中把握他的绘画思路与技艺进阶的重要结点。作为“四王”画派的奠基人和“娄东派”“虞山派”两大画派的开启者,王时敏在吸收古代传统技法和运用传统技法方面,均有独到之处。作为一名画者,他坚持了他想坚持的,画了他想画的,只不过后世对他的曲解颇多。

第二出场者王鉴,同属明万历年间人。在良好的家庭氛围下,幼年的王鉴学业优良。他在成年后于崇祯六年考中举人,曾长期出任廉州知府一职。王鉴的早期绘画可截止到1640年,大量临习了董源与巨然画风。由于有幸拜在董其昌门下,受到提携。从1641年开始,离职回到家乡的王鉴,专注于绘事,系统研究了古人绘画,宗法诸家,变化多端,风格多样。此时他醉心于王蒙,并对黄公望青绿山水下了一番工夫。

以他创作于1661年的《仿古山水图》为例,集中了宋元等诸家笔墨。虽是十二种风格,却能形成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格调。纵观王鉴的作品,沉雄古逸,书卷气盎然。他的中锋运笔,用墨浓厚而润泽。在其擅长的青绿山水上,以赵令穰、赵伯驹和赵孟頫为宗,发展并完善了中国传统青绿山水技法。他虽喜用重色,但于色彩浓丽中不失清润之气。除了董其昌所倡导的“南宋”山水外,他虚心学习“北宗”中的荆、关、李、范。这种兼取“南北二宗”之长的治学态度,造就了王鉴更为全面的技法,作品显示出多种风貌。

出身平民的王翚,初学画时,正值明、清两朝政权更迭,面对庞杂纷呈的流派,幸有恩师王时敏和王鉴提携,接受了董其昌关于“正脉”与“师古”的艺术观念,最终也走上了向传统致敬的道路。然而,他亦有自己的思考与判断。从他38岁起,便“自喜不复为流派所惑”,主张体备众法,并顺应市场上对“北宗”山水的需求。他能大胆突破祖师与师傅以“南北宗论”设定的界限,对南宋画家的作品情有独钟,经过潜心临习,最终撷取唐宋之精粹、漱元明之芳泽,在厚积薄发的创作理念下,形成了自家的丰富风貌,走出一条游艺于名家古迹间的“融古出新”之路,达到了他所追求的“以元人笔墨,运宋人丘壑,而泽以唐人气韵,乃为大成。”乾隆皇帝对王翚甚为喜爱,在其作品上留下了大量题跋或题诗。

最后一位出场者为王原祁,“四王”中年纪最轻者。他恪守祖父王时敏“以继我学”的训导,一生致力于山水画的创作。除了祖父的直接训教,他周围还聚集了数量众多的良师益友,这使得王原祁在小小年纪时已经掌握了前贤各家的笔墨技法。他有机会在还未到盛年之际便开始思考,在摹古、临古这条路上,如何才能超越前人,开创出自己的笔墨天地呢?他以一部理论著作《雨窗漫笔》做出了精彩的回答。全书就画中布局、笔墨、设色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我个人认为,在“四王”之中,王原祁是真正的大师,他完全演化出了独属于自己的一整套绘画理论与独具气质的作品,可以用他的作品《神完气足图》作为概括总结。王原祁首先是一位山水结构大师,他笔下的块面表面看是山形,是水势,是林间氤氲,在深层次看,块面组合的背后,铺陈出一种近似大提琴般的音调,沉稳回首之态,一路演进,时紧时松,时疏时密,时快时慢。他所追求的“以小块积成大块”画面构成方式,成为独树一帜的“王原祁式”丘壑布局法。他曾在题跋中写道“运以体裁汇成结构”以至“千岩万壑,别开生面”。这个“别开生面”已完全不同于另外“三王”的追求。他真正筑垒起足以触及现代艺术神经的通道。淡中取浓,是他另一个高明之处。为此,他笔墨呈现出“不生不熟”的状态,有名的“笔端金刚杵”,便点明了此意。如果参透了王原祁“淡中取浓”的要领,辩证地思考他的绘画思想,浓笔也可以理解为“以色代墨”之笔。色彩同样能够展现水墨的韵律感,达到出人意料的效果。王原祁的《仿黄山水图卷》,虽赭色漫卷,仍一派清淡和润之气,山峦连绵之中,气息周转于山间,如一个心平气和者的呼吸,平缓而舒畅。

欲详解“四王绘画”,必要见真品,赏精品。故宫博物院藏“四王”作品最为丰富,达800余件/套。本次特展,精选了100余件/套,均为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作品。期待今人,以沉静的心绪,重温传统,在“四王”的精彩画作中,寻觅到久已失传的笔墨精髓,为自己学习绘画与欣赏中国山水画艺术,打开一扇吐故纳新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