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今夏卫视收视率“凉凉”,但“爆款”网剧真的赢了吗 还迷信明星和大IP?再这么玩行不通了!
来源:新闻晨报 | 曾索狄  2018年09月11日07:15

平均收视率超过0.5%的作品仅有16部,多部高期待IP剧收视低迷,整体收视率创5年新低……今年暑期档,各大卫视电视剧交出的成绩单颇为惨淡;相比之下,《延禧攻略》《镇魂》等网剧走红,在赢得流量的同时也掀起了讨论的热潮。

市场到底发生了什么?复盘过去两个月剧集的表现,不难看出,“大IP+大明星”的制作理念正在逐渐退潮,好故事、好表演、好制作才是吸引观众的唯一法则。

“大IP”不再百试百灵

杨幂、阮经天的《扶摇》,杨洋、张天爱的《武动乾坤》,陈坤、倪妮的《天盛长歌》……今年夏天,缺席荧屏大半年的古装剧扎堆上阵,一度被认为是卫视平台最有力的“收视弹药”。然而,这些坐拥大IP、大明星的作品却最终折戟,更有网友评论暑期档充满了意料之外的感觉:“以为会爆的,都扑了!”

其实,从制作上看,这些古装剧不乏可圈可点之处:《扶摇》服装精致、场景众多;《武动乾坤》镜头、剪辑老到,贴近现实;《天盛长歌》更以古典的配色呈现出了电影的高规格。然而,一旦将关注点回到内容本身,这些古装剧的表现就不那么令人满意了:过度注水的情节让《扶摇》的“玛丽苏”内核无从遁形;杂乱的情节和“油腻“的表演让《武动乾坤》显得无趣而冗长;而有铺垫没高潮的拖沓节奏,让更使很多观众对《天盛长歌》望而却步。

除此之外,部分走“大IP+大明星”路线的现代剧也遭遇滑铁卢。备受关注的《流星花园》制作陈旧、内容浮夸;鹿晗、关晓彤的定情之作《甜蜜暴击》演技平平;改编自《我可能不会爱你》的都市剧《爱情进化论》,并没有因为选用了《我的前半生》的制作班底而变得“接地气”,与当下生活脱节的故事脉络饱受争议。

由此可见,“大IP+大明星”的套路,不再是荧屏上“百试百灵”的收视王牌。对观众而言,没有合理的情节与可信的表演,再高级的制作、再深刻的立意,都不过是主创的自娱自乐。

“赢家”逃不过口碑争议

大IP失灵的情况下,今年暑期档整体收视率相当惨淡。从CSM 52城数据看,卫视黄金档电视剧平均收视率破1%的仅有《香蜜沉沉烬如霜》《面具》《猎毒人》《一千零一夜》四部,而除了豆瓣评分8.0的《面具》实现了口碑、收视双丰收,其他三部“收视赢家”都在不同程度上遭遇口碑争议。

比如,以CSM 52城平均收视率1.3%、市场份额4.82%收官的《香蜜沉沉烬如霜》,一度因为演员演技在线、制作费花得到位,赢来了许多“自来水”。但很快,不合理的支线设计以及主角人物刻画的单薄,让这部作品陷入了口水战:男女主角的粉丝不满男二号的戏份多;原著书迷批评小说作者给男二号加戏;编剧团队更是和制片方隔空对掐,编剧团队称剧组用了“阴阳剧本”,原定43集的剧集被“注水”到63集,制片方则批评编剧剧本“写得烂”……

同样,迪丽热巴、邓伦的《一千零一夜》,虽然主打“高甜”情节,但剧集充斥着浮夸的情节与尴尬的特效,结局看得人莫名其妙。警匪剧《猎毒人》,虽有于和伟、吴秀波、徐峥、王劲松等实力派演员坐镇,但剧情漏洞不断。

可见,不仅仅是年轻的“流量明星”逐渐“失效”,实力派演员同样会被经不起推敲的剧情拖累。

网剧爆款经不起推敲

与“凉凉”的卫视收视率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今夏网剧市场的火热:《延禧攻略》以百亿流量成功“出圈”,成了“三百六十行,行行来借势”的爆款;在粉丝圈热火朝天的《镇魂》,成功地让朱一龙、白宇两大主演跻身“流量明星”的行列;而由台转网的《如懿传》,也凭借周迅自然内化的表演,在口碑低开之后实现逆转,逐渐走高。

然而,这种火热,真的是网剧和视频平台的胜利吗?的确,随着视频网站多年的积累和发展,越来越多观众习惯于移动端的付费和观看模式,专注“小而美”的网生内容也在一定程度上直接触及目标受众,造就了一批为特定群体所喜爱的“爆款”。

但细究这些热门网剧的质量,不难发现,在今夏的网剧市场,对“大IP+大明星”的迷思同样存在,许多“爆款”难逃剧情硬伤,甚至根本没能如去年夏天一样出现《白夜追凶》《河神》等口碑、质量、流量多方共赢的作品。

比如,《镇魂》在题材上大打神鬼擦边球,特效粗制滥造,只靠两位主演的演技勉强支撑,其走红有不小的偶然因素。比如,原本卖相不错的大IP之作《沙海》在剧情进入中段后迅速“注水”,配角“张日山”的戏份远远超过了秦昊、吴磊等主角,内容乏善可陈;而在调色、细节上大受好评的《延禧攻略》,不仅难逃抄袭质疑,后期也迎来了“越看越雷”的评价,女主角“开挂”的“爽剧情”经不起推敲。

从这个角度上说,今夏的网剧市场远远称不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