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甲骨文,镌刻在龟背上的图腾

来源:中国艺术报 | 黄刚   2018年08月31日14:28

洛水之滨,仓圣执掌而书了二十八个文字符号。

之后,那二十八个稚嫩的汉字,从三秦发轫,像因子一样繁殖、疯长、蔓延两千年。如星火一般燃烧、烛照,燎亮古中原的山水。

徜徉洹水之畔,偶然的一镢头,触碰到一个距今三千年的文明基座:安阳——殷墟。

就是那沉闷的一生碰撞,因商而名的古城——殷都灼亮考古学家渴盼的双眼:

一片甲骨上的文字,成就了一个距今三千多年、寿命六百多年朝代的发现。这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发现!

商都虽废,殷墟再现。

刨开黄土,扫却尘埃,辨析“灰烬” 。复活的华夏上古文明重新璀璨了安阳的晴空、洹水的波浪、历史的星河。

洹河之南,逶迤铺排的数十座殷王宫殿,周遭铸铜、制玉、制骨、烧陶的作坊,以及洹河之北的千余座大小陵墓,无言,却昭示着先吾华远祖的故事。

废墟之下,深藏着两座无价的文化矿藏——

一个时代的文明仓储,一个民族的文化图腾。那正是镌刻、附着在龟甲上的文字——甲骨文。

用刀将图腾刻在长寿的龟背,为一横一竖填充朱砂、精墨。

蛰伏了三千多年,如许不朽的集体图腾呢喃着什么?

天干地支排列时间的简史吗?

烧裂的龟纹隐匿着命运的走向吗?

深刻的刀痕敛藏着一代代商王的功德,还是预卜着天象的秘密,或是丰歉的年景,农夫的期冀?

解读横排竖列在龟背上的文字,它们储存着一个王朝的政治、军事、文化、社会习俗,内含着上古先民的智慧结晶——天文、历法、医药。

搅动黏稠的思想活水,远去的先祖以刀为笔,结构定格了三四百年的吉凶祸福、旖旎的中原风情、激荡的商朝风云。

由此,先民渔捞、征伐、耕种、酿酒的劳作图卷徐徐展开,祈天、祭祀的虔诚亦渐成画卷。

看见了吗?

雄健、深邃龟甲上的刀痕,透射出武丁挥动的臂膀、风尘仆仆的腿脚。

规整、瘦硬龟契迹,这一组字阵仿佛是女将妇好麾下赳赳上阵的勇士……

沉睡地下三千余年,甲骨早已是承载民族文化的“亚化石” :坚硬——古朴——持久——弥新。

据说,龟甲是一味中药,泛名龙骨。而甲骨正好发现于一位有骨、有节的文化人——金石学造诣颇深的晚清进士、“甲骨文之父”王懿荣。他因病购药,一次就重金收购了一千五百多片甲骨。后值八国联军攻占北京,他愤然写下“吾义不可苟生”的遗言,决然不顾地自杀殉国。

甲骨是药。

解痛、救命的中药,疗治灵魂的精神之药。

镌刻在数万片甲骨之上,几千个尚未解码的文字,早已配制成一服服药剂,拯救了无数萎靡不振或行将就木的魂灵。

否则,哪有清朝的覆亡、列强的逃遁、日寇的投降……百年睡狮的觉醒与崛起?

怎会听见弥漫原野上空丰年的笑声,在龟背的字里行间雀跃,怎会有图强的灵感火苗被浓酽的酒浆激活、蒸腾,伴随辐射八极的日月,光耀华夏后裔复兴的理想?

龟背上的图腾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精粹。

作为书法的甲骨文,已经破解的两千八百个文化密码,书写着商朝后三百年不同时段的精神风景:劲健雄浑的盘庚、武丁,谨饬秀丽的祖庚、祖甲,幼稚错乱的廪辛、康丁,劲峭疏朗的武乙、文武,严整古拙型的帝乙、帝辛。

文字的力量焕发于龟背上的图腾。

排列,整合,接续,承传着仓圣的密码。

他们开枝散叶,在骨头和线条的融合中,为一个民族羽翼的飞腾、东方巨龙的吟啸与冲天,积淀无尽的动能。

然而,仰望世界的星空,闪电划开的天幕上,那灼眼的电光地带依稀闪回着这样几行模糊却令人不寒而栗的警语:

要消灭一个民族,首先瓦解它的文化;

要瓦解它的文化,首先消灭承载它的语言。

重新审视殷墟,重新审度甲骨。

我在深夜的屏幕,审慎地敲打出一行行启示——

一个数典忘祖、不知来路,没有记性的民族必然缺血、少钙,落后、挨打甚至消亡;

一个不懂敬畏自然与世界大道的民族,必然要为此付出昂贵的代价,遭受造化与人类的审判;

一个盲目嫁接、听任精神基因异化,所有原初的思想血脉必然硬化,所有文明的河川注定枯竭,所有的梦想只能是幻想。

龟背上的图腾——甲骨文:是富蕴火力的燧石,是能量不竭的光源,

是文明不绝的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