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弗朗克·维尔切克做客上图举办讲座 邂逅艺术,科学这么美这么生动

来源:文汇报 | 王筱丽 李婷  2018年08月30日07:20

夸克粒子的瞬间释放宛若夜空中绚烂的焰火、超导体电子的运动轨迹与涌流中一致行进的鱼群相似、达·芬奇油画中的隐藏结构让人联想起基本微粒的内外部结构……昨天,当今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和数学家之一弗朗克·维尔切克首次做客上海图书馆,举办“科学与艺术的十字路口”讲座。在两个小时的生动讲述中,这位20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用一幅幅画作和图像拉近科学与日常的距离,让台下观众感叹:原来科学这么美、这么生动。

弗朗克·维尔切克的研究涉及凝聚态物理、天体物理和粒子物理等多个领域。他提出并参与了轴子、任意子、渐进自由、夸克物质的色超导性、量子场论以及时空晶体等理论的发展。其中,因在夸克粒子(自然界中最小的基本粒子)理论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他和大卫·格罗斯、休·波利策共同获得了20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在探索物理学的道路上,弗朗克·维尔切克反复强调图像的作用。“我在思考时,一定会拿出纸笔写写画画,这对我的思考有很大的帮助。图像是必不可少的。图像越精致,科学家的研究理解也就越清晰透彻。”在他看来,“可视化”是人类与自我沟通的一个方式,对于人们的感知和科学研究来说都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人类大脑独一无二的想象力和处理视觉信息的能力推动了科学的进步。

“科学与艺术犹如一个硬币的两面,它们源于人类活动最高尚的部分,都追求着深刻性、普遍性、永恒和富有意义。”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曾这样阐述科学与艺术的关系。光、流体和扭曲空间,自由、精巧和矛盾,这些元素在弗朗克·维尔切克眼中同时并存于科学与艺术中,两者地交织在一起,在人类文明中散发出别样的光芒。

由知名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曼创造的“费曼图”,也是通过图像的方式将量子场中各种粒子相互的作用形象地表现出来。1965年,理查德·费曼因在量子电动力学方面的开拓性成就而收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曾经跟爱因斯坦和玻尔等大师一起讨论物理问题,他的自传更被称为是一封理科生写给世界的情书……

事实上,理查德·费曼除了物理学家这个广为人知的身份外,他也是一名绘画高手。在他的手稿中,常常能见到各类图案和线条。在他看来,科学的一大用处便是用来感受自然之美,而绘画能给他带来同样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