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施新弟:郑家庄村美民富日子甜

来源:中国作家网 | 施新弟  2018年08月28日15:43

走进洱源县三营镇郑家庄,这里的变化让人惊喜:道路干净整洁,沟渠清泉淙淙,随处可见洋房洋楼耸立、四季飘香的田园风光……藏、白、傣、彝等各民族建筑风格各具特点,墙上的壁画惟妙惟肖……一派村在林中、路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风貌。郑家庄目前已经获得全国文明村镇、“依法治村一面旗”的样板、全省云岭楷模等诸多金字招牌。改革开放40年来,郑家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郑家庄有125户525人,这里居住着汉、藏、白、傣、纳西、傈僳、彝7个民族,一直以来,7个民族和谐相处,亲如一家。民族团结有效助推了村子经济的发展。这里有售卖中药材经验的藏族群众带领其他民族村民走南闯北卖药致富的生动事迹,如今,村子人均收入远远超过了1万元。民族团结有效促进了村子的良好治安。这里,人人秉持“我为全村守一周,全村为我守一年”的信念,村民义务巡防长达24年之久……多年来,村里没有发生过一起刑事案件,没有发生过一起群众上访,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形成“七个民族一家亲”的大家庭。

“想当年,住的是破旧低矮、四面透风的土坯房、茅草房,房子‘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67岁的高汉云对郑家庄的过去记忆犹新。谁能想到,这个风景秀美的村庄,曾经是当地非常贫困的村庄呢?

“通往村子的几条都是土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脚泥’。现在好了,住上了砖瓦房、或几层楼房,柏油路、水泥路通到家门口,家家喝上了自来水,还能在家门口打工挣钱。”高汉云连连感叹生活的变化。“这一切变化主要源于党委国家的好政策。”如果没有40年的改革开放,就没有郑家庄今天的幸福日子。也不可能让郑家庄从一片贫瘠、落后的村庄,历经几番巨变,逐渐蜕变成风景秀丽、产业兴旺的美丽乡村,处处散发着生机和活力。

“40年前,生活比较困难,大家吃饱肚子都成问题。现在,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郑家庄从解决温饱跃上了富裕村、小康村。”高汉云说。“改革开放40年,是郑家庄脱胎换骨、日子一年比一年好的40年。住上这么好的房子,这里环境好,交通便利,出门办事、看病、孩子上学都很方便,真是想也想不到呀”。昔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村民变成了“销售材药”、发展“农家乐”等等的商人;昔日的渔塘、荒地变成了村里的湿地公园;昔日土坯房、茅草房变成高楼大厦……如今,郑家庄喘着浓浓的商业气息和文化内涵,农家乐生意兴隆、文艺表演翻番上演、村里游客络绎不绝……村头时有书声琅琅,希望小学里传出的童声随风荡漾……谁还会想到当年这里曾是个本主的庙堂?

“今天,郑家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开起了‘木瓜园’、‘藏家怡园’、‘彝族小园’等农家乐,吃上了‘旅游饭’。 很多农居改造成了粉墙黛瓦有山居特色的民宿,农户在自家庭院当起老板,日子一天比一天幸福美满。”村党总支书记、主任史显桃说。“如今,全村每户都有人经营中草药材,市场遍及全国各地。2017年,全村年收入达1200万多元。”下一步郑家庄将围绕“乡村游”产业布局,深度挖掘旅游资源潜力,发展乡村旅游业,规划发展花卉观光、中药材种植观光……

“郑家庄的变化实在太大了,生活今非昔比。房子一家比一家盖得漂亮、卫生室方便群众就医少跑路、自来水让全村人喝上干净水、传统产业发展上外出务工和中药材销售、旅游产业发展……村容村貌大变样,改善了村民的生活环境,给村民带来不少好处。”史显桃说。在全村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郑家庄先后投入1600多万元资金,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实现村庄“空间优化形态美、功能配套村容美、业兴民富生活美、生态优良环境美、乡风文明和谐美”。实现了道路硬化、住宅美化、河道净化、环境绿化、路灯亮化、垃圾处理无害化……和水、电、通信、宽带、广播电视进村入户。

“很多人都羡慕我们村的环境,作为郑家庄的村民,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我们感到非常的幸福。”说起村里的变化,村民郑玉秀掩饰不住内心的自豪。“以前农村人都往城里搬,现在门前屋后都是风景,城里人要花钱到乡下来看风景。”一路走来,干净整洁的村庄巷道错落有致,白墙青瓦的农家院落鳞次栉比,潺潺溪流在衬砌改造的溪水在灌渠里缓缓流淌;绿树成荫、小桥流水,宽敞整洁的庭院,宽阔平坦的水泥以及古色古香的白族民居小楼,掩映在蓝天白云下;农家小院里,儿童嬉笑打闹,老年人闲唠家常,左临右舍笑靥如花;文化广场上孩子们欢快地嬉戏、大人们跳起了广场舞、村民们三三两两悠闲地散步聊天……村民们脸上挂着幸福的喜悦……出门穿皮鞋,进门穿拖鞋,赶集坐车或开私家车……现在的生活与城里人没什么两样。沿路两旁,塑料垃圾桶、文明提示、警示牌……随处可见。这些在40年前,人们想也不敢想。

“有了坚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有了敢于担当、无私奉献的领导班子,今后,要把郑家庄打造成民族旅游示范村,建设民族文化展示厅,打造社会主义美丽乡村,建美丽家园。”支部书记何国祥说。“突出‘民族团结’、‘七个民族一家亲’主题,统筹整合各方面资源,把旅游、观光、休闲、农业生产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提高村民生活水平,改善农村生活环境,以此拉动郑家庄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群众增收致富。”

每年的春节、火把节、中秋节等重大节日,全村各族群众都要聚集在村里的广场上,团团围坐,共进团圆餐、共饮团圆酒。手拉手、肩并肩,伴随着和谐的音符,跳起欢快的舞蹈。藏族的“锅庄舞”、白族的“霸王鞭”、傣族的“孔雀舞”等一个个富有民族特色的舞蹈,将你带进一个各民族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大家园。村里组建了阳光文艺队、老年文艺等,定期开展文艺汇演,还在家门口举办了自编自导的文艺晚会。这些不仅极大地丰富了农民的文化生活,也有效地改变了农民的精神面貌,不断提升美丽幸福郑家庄建设的层次和水平。

如今,这座民族村落已经初步展现出了既有地域民族风情,又有现代氛围,同时体现绿色生态理念的崭新风貌,像一片青翠欲滴、充满生机的茶树新叶一样,镶嵌在洱海源头大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