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决胜“三区三州”在行动 小黑陶,大产业 

来源:中国民族报 | 肖静芳  2018年08月28日13:33

尼西黑陶制作技艺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当珍批初。 肖静芳摄

1997年,一支考古队在云南省香格里拉市尼西乡幸福村发现一座距今1800多年的石棺墓,陪葬品中有负于盛名的尼西黑陶,证明尼西黑陶的历史由来已久。

“尼西黑陶应该有3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尼西黑陶制作技艺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当珍批初说。今年48岁的当珍批初是家族的第七代传人,他的父亲也是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不过,与前辈人大不相同的是,当珍批初是第一个走出香格里拉,将尼西黑陶带到外面世界的人,也是第一个开办公司,在市场经济中大显身手的黑陶艺人。

当珍批初7岁就跟着爷爷和爸爸做黑陶,他所在的尼西乡汤满村汤堆片区过去几乎家家做陶。可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尼西黑陶出现没落之势,使用尼西黑陶的人少了,村子里做黑陶的也没剩几户。

当珍批初不甘心,他想到外面闯闯。1997年,年轻的他背着自己做的几件黑陶用具到上海外滩摆地摊。起初,一连几天都无人问津,直到一位罗马尼亚人慧眼识珠,不但出高价一口气将当珍批初的尼西黑陶全部买下,还详细地向他询问制作过程,鼓励他将这项古老独特的手艺传承下去。

老外的赏识给了当珍批初坚持下去的信心。没多久,他就迎来了尼西黑陶的又一个春天。“非遗热”的兴起让尼西黑陶成功入列国家级“非遗”名录,赢得广泛关注。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又使尼西黑陶成为文化产业扶贫的载体。

当珍批初告诉记者,过去尼西黑陶是生活器具,器型大,工艺上不是很考究。为了推陈出新,他将尼西黑陶向工艺化方面拓展,将一些原有器型做小、做精,同时开发出藏八宝等装饰性陶艺作品,便于观赏和收藏。

2005年,当珍批初和几个黑陶艺人一起成立了尼西土陶开发与保护协会和尼西黑陶有限责任公司。此后,他们不但到多地考察学习陶艺制作和产业发展,还频繁参与各种展览会,宣传尼西黑陶,提高尼西黑陶的知名度。

如今,当珍批初的公司越做越大,已经成为带动当地贫困户学手艺脱贫的重要平台。“贫困户跟我学做陶不但不收费,每月还给他们200元生活补助。”当珍批初说,“他们制作合格的黑陶制品,由我们公司统一对外销售。”

目前,全村已经有30多户贫困户跟着当珍批初学成出师,还有五六户仍在学习。如今,在尼西汤满村汤堆片区,一大半人都在从事黑陶制作。去年黑陶产业产值达600多万元,带动户均增收超8000元,成为名副其实的黑陶村。

当珍批初的儿子,26岁的拉茸肖巴,从云南民族大学毕业后选择回乡跟父亲做陶。这个年轻人对尼西黑陶在新时代的发展有着自己的思考。他帮父亲购置了现代化烧陶设备,扩建了厂房,还建立了一座尼西黑陶作品展示馆,里面陈列了各种精品。拉茸肖巴对失传的器型很有兴趣,还喜欢制作富于创意性的作品。他认为跟着父亲已学到了六成多,“技术层面几年就学会了,而艺术的精神需要一辈子去领会。”拉茸肖巴说,“藏族的尼西黑陶在中国陶器史上也是独树一帜的,我要把它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