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星火》2018年第5期|徐可:冬天,到鄱阳湖去看鸟

来源:《星火》2018年第5期 | 徐 可  2018年08月28日16:33

徐可,江苏如皋人,中国作协会员,启功研究会理事,高级编辑,现居北京。著有《三更有梦书当枕(之一、之二)》《三读启功》等,译著有《汤姆·索亚历险记》《六个恐怖的故事》等。获奖若干。

大寒那天,与朋友相约到鄱阳湖去看鸟。

大寒是全年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每年公历1月20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00°时,即为大寒。清代官修的综合性农书《授时通考·天时》引《三礼义宗》曰:“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俗语云:“小寒大寒,冻成一团。”大寒节气是中国大部分地区一年中的最冷时期,风大,低温,地面积雪不化,呈现出冰天雪地、天寒地冻的严寒景象。宋代邵雍《大寒吟》这样描述大寒的景象:“旧雪未及消,新雪又拥户。阶前冻银床,檐头冰钟乳。清日无光辉,烈风正号怒。人口各有舌,语言不能吐。”人被冻得不能张嘴说话,可见寒到极点了。

我们是2018年1月20日到的鄱阳县,那天正是大寒。冬天的鄱阳湖畔,萧瑟冷清,了无生趣,是南来的候鸟给它带来了生气和活力。

鄱阳湖,古称彭蠡、彭蠡泽、彭泽,位于江西省东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是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水五大河流的入江总汇,江西向心水系的中心,下接长江。南北长173公里,东西最大宽度74公里。湖区面积在平水位(14—15米)时为3150平方公里,高水位(20米)时为4125平方公里以上。丰水季节浪涌波腾,浩瀚万顷,水天相连。鄱阳湖中有水生维管束植物102种、浮游生物266种、鱼类122种、豚类2种、已鉴定的贝类87种。江豚在鄱阳湖中的数量约200-300头。此外,还出产众多的贝类、虾、蟹、水禽、莲藕和湖草等水生动植物。

优良的地理、水文条件,使鄱阳湖区成为亚洲最大的越冬候鸟栖息地,世界最大的鸟类保护区。每年秋末冬初,有成千上万只候鸟,从俄罗斯西伯利亚、蒙古、日本、朝鲜以及中国东北、西北等地来此越冬。如今,保护区内鸟类有300多种,近百万只,其中白鹤等珍禽50多种。占世界总数98%以上的白鹤、80%以上的东方白鹤、70%以上的白枕鹤都在鄱阳湖区越冬。这里是世界上最大的鸿雁种群越冬地,数量达6万多只;还是中国最大的小天鹅种群越冬地,最高数量达7万多只。同时也是大量珍稀候鸟的重要迁徙通道和停歇地,鄱阳湖是白鹤的天堂,天鹅的故乡,被称为“白鹤世界”“珍禽王国”。

大量候鸟的到来,让冷清的鄱阳湖有了生趣,也吸引了天南地北的爱鸟者,冬天到鄱阳湖观鸟成为一项热门的旅游项目。每年冬天,都有成千上万的客人专程来鄱阳湖看鸟。

随着气温逐渐下降,每年的10月下旬到11月初,鄱阳湖进入越冬候鸟迁徙高峰期。

最先到达的是鸿雁。鸿雁似乎格外性急,每年的9月下旬就匆匆赶往鄱阳湖。

鸿雁,又称大雁。每当秋冬季节,它们就从老家西伯利亚一带,成群结队、浩浩荡荡地飞到鄱阳湖过冬,第二年春天再回到西伯利亚产蛋繁殖。大雁的飞行速度很快,每小时能飞68—90公里,它们能够飞行几千公里的漫长旅途。

很多人对大雁的队形印象都非常深刻。在长途旅行中,它们常常排成人字形或一字形,这可不是飞行表演,而是为了保存体力和保障安全。在这种队形中,头雁扇动翅膀带动气流,在其身后形成一个低气压区,后面的大雁就可以利用这个低气压区减少空气的阻力,飞起来会很轻松,有利于整个群体的持续飞行能力。同时,这种队形也有利于防御敌害。它们一边飞着,还不断发出“嘎、嘎”的叫声,起到互相照顾、呼唤、起飞和停歇等信号作用。在飞行中,带队的大雁体力消耗得很厉害,因而它常与别的大雁交换位置。幼鸟和体弱的鸟,大都插在队伍的中间。停歇在水边找食水草时,总由一只有经验的老雁担任哨兵。人们常说:“大雁飞得高,全靠头雁带。”确实如此,头雁一般是很有力量、很有经验的。同时也可见大雁强烈的集体意识。

紧随其后的是苍鹭、豆雁、斑嘴鸭、鸬鹚等候鸟。苍鹭又称灰鹭,大型水边鸟类,头、颈、脚和嘴均甚长,因而身体显得细瘦。苍鹭喜欢独处,常常长时间地在水边站立不动,两脚交替,可达数小时之久而不动,就像一个在思考终极命题的思想家。豆雁属大型雁类,体型大小似家鹅,性机警,不易接近,常在距人500米外就起飞。斑嘴鸭属大型鸭类,体型大小和绿头鸭相似,鸣声洪亮而清脆,很远即可听见。鸬鹚是我们熟悉的大型食鱼游禽,善于潜水,嘴强而长,锥状,先端具锐钩,适于啄鱼,下喉有小囊,常被人驯化用以捕鱼。我们小时候常常看到“鱼佬”在它喉部系着绳子,让它下水捕鱼,捕到后吐到鱼篓里或船舱里。捕完鱼后,鱼佬会喂给它一些小鱼小虾作为奖励。

最有名的当然是白鹤了。白鹤是大型涉禽,略小于丹顶鹤,站立时通体白色,胸和前额鲜红色,嘴和脚暗红色;飞翔时,翅尖黑色,其余羽毛白色,分布于中国、印度、伊朗、阿富汗和日本等地。白鹤为世界濒危物种,属国家一级保护鸟类,是鄱阳湖保护区的最重点保护对象之一。全球的白鹤总数大约为4000多只,其中98%都要从北方飞抵鄱阳湖越冬。在鄱阳湖越冬的白鹤,10月下旬飞来,至翌年3月底全部迁走,越冬期达150天。活动时主要以家庭为单位,觅食时,双亲还要饲喂幼鹤,直到翌年2月中旬幼鹤才开始自己挖泥取食。在鄱阳湖越冬白鹤的种群数量,1980年冬季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科研人员,首次在大湖池发现有91只,此后历年统计,逐年增加,到2002年越冬种群总数达4000只以上。

冬季,人们从四面八方赶到鄱阳湖,来欣赏那种“飞时遮尽云和月,落时不见湖边草”的壮观美景。

在鄱阳,我与白鹤相遇。

鄱阳可以观鸟的地方很多,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是最佳的观赏地。鄱阳湖湿地公园以湖泊、河流、草洲、泥滩、岛屿、泛滥地、池塘等湿地为主体景观,湿地资源丰富,类型众多而极具代表性,是亚洲最大湿地、世界六大湿地之一,湿地物种非常丰富。公园有鸟类17目41科86属132种,其种数为江西已知鸟类的36%,尤其以鹭鸟最多。据观察,仅鹭鸟就有9种。它们是小白鹭、中白鹭、大白鹭、夜鹭、池鹭、苍鹭、草鹭、牛背鹭、白琵鹭。

我就是在湿地公园见到白鹤的。进入汉池湖水禽栖息地保护与保育区,进门左侧是一大块用栅栏围起来的区域,这就是鹤园,里面活动着白鹤,和它们的本家丹顶鹤在一起。还有东方白鹳、灰鹤、蓑羽鹤等。这是我第一次见到白鹤,它和丹顶鹤实在太像了。白鹤体长大约130-140厘米,长长的颈项,通体白色,优雅而高贵。白鹤一点也不怯生,大大方方地在游人手中啄食,让游人照相。鹤的自然寿命很长,可以活到五六十岁,是长寿动物,被视为吉祥长寿的象征。白鹤对环境条件的要求非常高,是环境状况的重要指示物种,每年冬天竟近乎悉数选择到鄱阳湖越冬,是因为它们在这里受到了最好的呵护。

过了鹤园就是天鹅湖,白天鹅、黑天鹅在水中悠闲地游来游去。天鹅们都是成双成对的。解说员告诉我们,人们认为鸳鸯是坚贞爱情的象征,其实鸳鸯对彼此并没有那么忠诚,它们很容易移情别恋。真正忠于爱情的,是天鹅。如果配偶去世,另一个会一边哀婉地鸣叫,一边使尽全身力气飞到高空,直到精疲力竭从空中直摔落地而亡。

我们平时看到的大雁,是在天空中飞行的,它们那一字形或人字形的雁阵,每次都会引得我们驻足抬头仰望。在这里,我们第一次近距离看到了停留在陆地上的大雁,它们在一片开阔的滩涂上悠闲地散步,也有的在芦苇丛中觅食。可以看到,它们颈部至腹部为白色,头部到脖子为黑色,背部、双翼为灰色。时时有大雁从远处飞来降落,也时时有大雁从滩涂上起飞远去。

在鄱阳大地行走,随时、随处可以看到各种鸟类。它们在沟渠,在水田,在水边,在一切有水的地方。鄱阳湖两岸的草滩上,茂盛的冬草像梳理过一样密集整齐,无边无际。湖边的草滩上成群结队的大雁静静地耳鬓厮磨。湖中的白天鹅黑天鹅尽情嬉戏,时而在水面上滑行,时而展翅高飞,一会又淹没在青草丛中。偏僻的湖岔,丹顶鹤、灰鹤在自由地觅食。一只孤鹜突然从芦苇中惊飞,直冲云霄,消逝在晚霞之中。候鸟们把这里当作第二故乡,悠闲地生活着。

为了给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提供最佳的越冬环境,鄱阳湖保护区采取了最严格也最周全的保护措施。连续多年对白鹤等珍稀候鸟的主要食物苦草进行调查,监测其生长状况,还通过科学调控水位,营造适宜的觅食环境。沿湖各保护站都有人员在湖区监测和巡护,营造安全的栖息环境,让这些尊贵的客人“住得安心,吃得舒心”。

其实,把鸟儿们当成“客人”,那是见外了。俗话说:“花木管时令,鸟鸣报农时。” 花草树木、鸟兽飞禽均按照季节活动,因此它们规律性的行动,被看作区分时令节气的重要标志。所以,候鸟是原始的气象专家。在传统的农耕社会,人们根据它们南来北往的节奏,正确地顺天应人,治人事天,恪守大道和天地的度、数、信,给生存带来幸福与安宁。所以,与其说它们是人类的朋友,不如说它们是人类的老师,更为贴切。

人类与万物和谐共处,这就是生态文明的核心要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