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山水文章 翰墨尽染一一马汉跃诗书画创作的文化思考

来源:新读本(公众号) | 陈忱  2018年08月27日15:58

“泰山之北为齐,泰山之南为鲁”。苏辙有诗云,:“我本生西南,为学慕齐鲁”。马汉跃就出生在文化底蕴深厚的齐鲁之境,5岁始读经典子集,吟诵背记已为常态。从他的《如是我闻一一中国当代艺术家访谈录》和创作的百首格律诗中,可以打开他的山水文章,感受翰墨尽染的文化思考。

马汉跃的事业是动与静、快与慢、求索与积淀参差而行的,从文学青年到一名编辑,到主编;再到作家;又到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的中国画研究院院长,他对文化的思考与担当,一定是凭着超常的努力而到达的。

无论是从他创作的长篇报告文学作品《永远的河流》,长篇小说《多尔衮》、《你是我的宝贝》,散文集《倾听》《永远的红果树》《赠你一朵春》《不沉的舟》《蔷薇集》《箫声》,还是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经济要参》等核心刊物上对他的报道,《艺术走向世界应传承民族精神和时代特征一一中国书画艺术家马汉跃走向海外引发关注的启示》,尤其是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佛罗伦萨历史中心“国际文化交流特别贡献奖”和美国加州政府荣誉奖等等之中,都不难看出他的文化立场与视野高度。

高度决定影响,视野决定方向。随之而来的各种社会兼职让马汉跃迎接不暇,但并没有使他沾沾自喜和手忙脚乱。他把国家一级美术师、作家、画家、书法家,作协、书协、美协会员,理事、常务理事等等,各种头衔理解为文化艺术事业发展中,万里长征路上的补给站和光荣榜。许多笔会和开幕式等各种活动的邀请,他大部分都会婉言谢绝,他希望把更多的时间留给他圆梦之所,北京九鼎山下的一处幽静的画室和书房。

清醒而正确的理解使他认识到,决不能做用自己的职务和荣誉抬高自己艺术水准的事情,只有以文化积淀为基础,方能在诗、书、画的创作上更上层楼,否则,将成为一名“拟古变泥古”的画匠。

新华出版社出版发行马汉跃的《如是我闻一一中国当代艺术名家访谈录》中,他深度采访了油画家冯法祀、靳尚谊,焦墨山水画代表性人物张仃,鉴定家史树青,古建筑专家罗哲文,山水画家周韶华、程大利、苗重安、蒋志鑫,花鸟画家张世简、郭石夫、霍春阳,人物画家吴山明,华其敏,雕塑家钱绍武,书法家王学仲、刘正成等26人。这是马汉跃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中,锲而不舍地用了几年的时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一个小结,也是他对当代诗、书、画创作方向开始思考的起点。

从这二十六位画家的年龄可以分析出来,无论是出生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成长在战争时期的墨海中坚,还是出生在四、五十年代的翰墨英杰们,由于社会因素或者个人原因,都失去了践行的最佳时期。因此,当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中国画研究院从成立之初,再到第一期山水、花鸟工作室招生,马汉跃下定决心,除了是当代名家授课外,美术理论课也要同时进行。

他从“正本清源,贴近文脉”的思想指导下出发,通过文化思考和文化现象分析以及多种笔墨方式的方法求索,反复问自己,如何掌握和理解从书画创作的角度,“贴近文脉”中 “近”与“进”的相同与不同及互补的关系。如何能做到“进”的去,出得来?如何能做到靠的“近”,取其神?

他反复研读古代画论中所述:“竖画三寸,当千仞之高;横墨数尺,体百里之远”。面对古代先贤代表作《游春图》《溪山行旅图》《龙宿郊民图》《落霞孤鹜图》《匡庐图》《幽涧寒松图》等等的精妙绝伦!使他更加理解了“气象萧疏、烟云清旷、毫锋颖脱、墨法精微”之美;更加坚信要用以文化人为起点、以文画山为前提标准,引领学生用多种技法与宏观文脉相为呼应,来展示山水铺陈的大气象!奇绝润泽和居游万千。这些都是他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站在画案前临摹,徘徊在书屋里将古今画论反复精读的结果。

他还要求学生既要继承回望先贤,又要关注当下。每次给学生上课,他都要把“文气入画,画有文气”做为启点要求。

马汉跃为了避免在临摹时出现“儒者泥古,致详于形名度数间,而不知清浊轻重之用”。真正做到“拟古而不拘,尊古而不复”,鼓励学生有自己的见解,还希望学生正确理解“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虽师法一家,而不独守一门”的艺术学习、创作的继承与开拓原则。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马汉跃对山水的寄情除了用文学、诗词抒发胸襟以外,山水画的创作更是他另一个重要的方式。他的文学创作和诗歌吟诵,形成的一种文化积淀的潜移默化,除了贯穿于他的美术教育理念的整体结构里,还总是不经意间的表现于山水画创作和书法的酣畅淋漓上。

满目清山起云烟,

山在二十四品间。

腕底骨法墨华新,

一笔一步一重天。

从马汉跃《论画诗》之第一首中,不难看出他对通过技法将自然山水纳入画中的自豪与自信。

江山如画不似画,

画工巧合自然法。

始知细微托狂放,

妙有剪裁变通达。

《论画诗》之第五十首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的真山真水和“人来鸟不惊”的翰墨山水的更深体悟和取其一隅的欣喜企盼!

由小到大笔相生,

层林日光照眼明。

砚边勾勒八十秋,

留白天籁几人听。

这是马汉跃百首《题画诗》中的第一百首,表达了其对中国山水和山水画的更高层次的“山高我为峰”的长途跋涉和曲高和寡的艰辛与无奈。

马汉跃的山水画从整体效果上,追求气象雄浑而灵动,胸有成竹的留白处见笔墨,有深意而巧炒自然。使观者感到似真山水,又非真山水的妙美润泽!

从整体构图上他追求疏密有度,开合有方。无论厚重石山,还是危岩峭壁内有丘壑,都各因其象的在构图中安好,为审美意趣留下诗情画意。

从技法上看,无论他使用的是中锋线条勾勒结构和点皴,还是用侧锋达到各种皴擦和笔墨表达,都为整体效果和画面结构中的凸处稀、凹处密及云雾、远山,达到了理想的视觉观感。

无论整体效果,还是构图、技法。中国诗书画创作的根本在于“笔之操纵虽在手,而雅俗实发于心”。文化所形成的内心修养与纯静的重要性就显而易见了!

马汉跃认为:“笔墨中所体现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实际上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释、道哲学理念的体现和延伸,文化的作用是巨大的”。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马汉跃知道要想在中国山水画中“突岀重围”最核心的是学养境界的高低,他多次在讲课时反复向同学们强调:“创新中国山水画决不是搞怪猎奇,而是文化积淀和独立思考及笔墨功夫的综合体现的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和涅槃”。

让我们用马汉跃的一首诗来结束对他的山水文章,翰墨尽染的分享。

铁骨铮铮铸千山,

造境履险走极端。

要在形神虚实外,

舍取独得性情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