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以艺术青年姿态,掀起批评“新浪潮”

来源:文学报 | 郑周明  2018年08月27日13:21

文学史上有这样一群特殊的写作者存在,他们既是原创者也是评论者,他们很少会苦恼于自己夹在创作与评论之间如何自处,像王尔德、T.S.艾略特、卡尔维诺、布罗茨基等作家,十分明白让自己心甘情愿去评论的同行,就是自己内心想要取悦的影子。当上海书展上,11位上海青年评论家齐齐坐定,正式向外界公布各自汇聚而成的评论文集“述而批评丛书”时,许多人都感受到了他们身上特殊的气质,更准确些说,他们回应了文学史上那些跨界者,从诗歌、小说、散文到文学评论,他们一一涉足不显慌乱,更以艺术青年姿态,尝试掀起属于这代人的文学批评“新浪潮”。

这套“述而批评丛书”打破了许多读者对文学批评“论文化”、“套路化”的印象,涉猎的话题广泛而切近,采用的语言丰富而有个性,许多文章读起来并非是在枯燥地阐释评论对象,而是见到一个青年评论者的审美趣味和阅读视野。恰如上海市作协党组书记王伟推荐时所言,这些批评家都是多面手和跨界者,不仅在批评的世界激扬文字,还常常游走于创作的天地,视野开阔的青年一代,在坚持中国文学批评优秀传统的同时,善于运用世界文学发展的新潮流和新标准,与时俱进地开展科学的、有见地的批评。“他们不仅在上海,也在中国,甚至出现在国际文学交流的舞台上,和前辈批评家一起,为上海文学创作的创新、创造和繁荣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也预示着上海文学批评发展的前景和未来。”

11位青年评论家多年的准备,也为改善文学批评的形象打开了新的途径,他们从一部作品延伸到另一部作品,从对方世界回归到自身世界,作者之一的李伟长如此定义自己的工作:“发现一个人的才华,发现一个好的作品,也发现自己。”从评论编织起文学世界的弹性与延展性角度而言,他们确证了艾柯《玫瑰的名字》中窃窃私语对话的藏书室或是博尔赫斯笔下通天塔图书馆的真实存在,将散落在文学世界的一个个孤独文本精密串联起来,投射自己的影子,传递阅读乐趣。

黄德海在评论文集《驯养生活》中展开了自己广泛的阅读谱系,他相信批评家与作家之间的关系不是敌人、朋友,而是竞争者,一同进入泳池之中,一起奋力前行,不作壁上观。金理《写在文学史边上》擅长通过对文学史的阅读而激发传统与当代的沟通和重新梳理,并建立起文学史叙述的途径。黄平《自我的踪迹》与李伟长《珀金斯的帽子》涉及不同题材,但都希望在社会大变迁背后寻找自我身份的文化意义。将自己的艺术敏锐和审美代入评论对象之中,使“灵魂的深”以及“无远弗届的美”得到展现,则是木叶《先锋之刃》、来颖燕《感受即命名》这类评论所期待的。还有一类评论者,视评论为自己的日常状态,透过文学看见生命的质地、世界的尺度,吕永林《销魂者考》、张定浩《竭尽全力的轻盈》、项静《在结束的地方开始》带来的是思想洞见与优美文笔的叠合。在这些青年评论家笔下,还反映出上海文学原创的繁荣,杨斌华《旋入灵魂的磁场》与张屏瑾《追随巨大的灵魂》都因目之所及的新作阵容而激发出评论的激情。

对一代青年批评家的培养,不仅需要趣味、远见、格局,也需要多元的文化场域提供可以形成对话碰撞的空间。这些评论家身上有多重文化身份带来的开阔视野,也有着对中西文学交流的深度汲取和提炼。同期在上海书展的另一场对话中,张定浩以《取瑟而歌》和包慧怡的《缮写室》对话,进一步展现了当下青年评论家如何将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融汇于自身,形成自己独特的写作资源。

《取瑟而歌》和《缮写室》虽然题材并不相同,却有许多相似的内在,它们是两位作者以地图导览方式引导读者进入自己的阅读世界,一个是理解新诗带给读者重温母语文化,一个是理解欧洲文学传统的源流,两部作品并不带给读者枯燥的文学史常识或是确定的答案,来自作者敏感且敏锐的内心更希望带领读者进入文学之美的深处。张定浩说,如果想要理解新诗的大致面貌,可以从林徽因、穆旦、顾城、海子、马雁这五位诗人的作品开始。介绍他们作品时,他一反那种诗歌解读陷入神秘主义的论调,在他看来,优秀的诗人写出的诗句并不追求高深莫测、曲高和寡,作为一个评论家以及诗人的身份,他相信自己有能力为读者评析那些新诗美在何处。通过对这五位诗人作品的解读,通往的则是更大的新诗地图,就像唐诗有云,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如果读者能够因此而对新诗留下一些美好印象,并触及更大的世界,那正是他所期待的。

同样作为一个跨界评论者,包慧怡是诗人和文学翻译者,她借欧洲中世纪制作书籍的地方“缮写室”作为书名,搜寻了诸如米开朗基罗、莎士比亚、刘易斯·卡罗尔、王尔德等一系列支撑起欧洲文学传统的作家,以今天的观点来看,他们在自己的时代也是一个跨界艺术家。包慧怡说她理想中的评论就像王尔德在《作为艺术家的批评家》中所说的,好的评论必须本身就是一篇非常漂亮的文字,能够独自作为艺术作品而存在。更进一步说,这样的文学评论有助于作者自身进入写作的边界之中,探索未知的领域,而读者也跟随一起探险文学的迷人之处。包慧怡在这本书中还涉及到了一个写作者的姿态问题,她以中世纪作家为例,提到许多人都会致谢前辈作家付出的努力,让自己的作品能够折射出前人的智慧,也能指引下一本书的开启,这种文学作品之间的互文性造就了一幅璀璨的文学地图。

这个观点也与前文的 “述而批评丛书”的命名形成了呼应,述而后作,这些青年评论家让文学通过自己富有个性而提纯的声音分享给更多人,一个更完整的自己也在写作中得以成型。因为这样的评论,阅读被过滤了噪音和杂音,批评的传统也被一代人赋予了新的生命。